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348955A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1811574162.0

    申请日:2018-12-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复合肥,按照质量份数计,包括100份~200份的灰分、110份~400份的氮肥、100份~200份的磷肥及150份~300份的钾肥,其中,灰分选自鸡粪灰分、鸭粪灰分及鹅粪灰分中的至少一种。上述复合肥中以灰分为主要原料,且灰分选自鸡粪灰分、鸭粪灰分及鹅粪灰分中的至少一种,灰分中含有丰富的磷元素、钾元素,可以代替部分磷肥及钾肥,灰分作为废弃物,其成本低于传统的磷肥和钾肥,能够大大降低复合肥的成本。因此,上述复合肥具有成本较低的优点。

    作物增甜的肥料添加剂及增甜肥料

    公开(公告)号:CN108329103A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810253462.2

    申请日:2018-0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作物增甜的肥料添加剂,包括乙酰水杨酸1~3份、糖醇1~5份、聚合氨基酸1~5份、微量元素5~10份、液体有机碳40~60份。采用本发明的上述作物增甜的肥料添加剂,在作物生长代谢的基础上补充功能性的促进成分液态有机碳、糖、氨基酸等,施用于作物之后不需要降解转化能够直接透过植物表皮细胞被植物吸收利用,不仅能够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充足碳源,还能够促进叶绿素的形成,提升光合效率。同时搭配辅助的营养元素提升参与糖合成的酶的活性,加速有机物的积累从而提高糖合成所需底物的浓度,最终提高作物的含糖量,进而提高糖酸比使作物增甜。

    富锌大米的种植方法及富锌大米

    公开(公告)号:CN109997631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194887.5

    申请日:2019-0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锌大米的种植方法,包括:将水稻种子用质量分数0.5~0.9%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处理;将水稻种子进行育苗,获得秧苗;将秧苗于施有底肥的水稻种植田中进行移栽后,进行种植;并在从水稻抽穗至灌浆的种植过程中,每隔10~15天以喷施的方式施一次富锌液体肥,富锌液体肥的喷施按照每茬喷2~4次、每亩每次300~500g兑水50~200倍进行;其中,富锌液体肥包括各质量份的液态有机碳500~600份、氨基酸100~250份、有机锌50~200份、磷酸二氢钾50~100份、尿素或硝铵磷30~100份。本发明以上方法结合有机液体锌肥,调整稻株吸收,从而可以快速有效的将液体肥中的锌导入稻株体内,种植的大米品质更易控制,富锌效果更稳定。

    荔枝专用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40117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442615.8

    申请日:2018-0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荔枝专用肥制备方法,包括:将如下各质量份的硼2~7份、镁5~15份、钼5~15份、钙10~15份和锌5~15份加入至水溶纳米有机碳20~100份中,制成络合溶液;将络合溶液与大量元素肥料混合造粒,制成料粒;于料粒表面包覆微生物菌。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首先通过调整肥料中营养元素的比例,一方面具有适合荔枝生长的完整的元素成分,另一方面恰当比例搭配的协调促进各养分的均势吸收,能够解决荔枝在生长过程的缺素症状,从而增强荔枝的抗突尖病、减少杂枝、增强树势和果实累积。其次,引入有机和微生物菌活性成分,从土壤层级和根系代谢中能促进植株根系生长和根部呼吸,促进作物生长和吸收,从而提升果实品质。

    一种富钙甘薯的栽培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731916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417952.8

    申请日:2022-04-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钙甘薯的栽培方法,涉及农业肥料技术领域。其包括:在甘薯种苗定植前、定植后45‑60d,使用甘薯富钙专用肥,其中,甘薯富钙专用肥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生物活性钙600‑800份、腐殖酸盐100‑200份、氨基酸50‑100份、木质素类添加剂10‑50份及微生物菌剂1‑2份。本发明采用的富钙专用肥,除了作为钙肥提供钙营养外,其还具有保肥、抗病、调酸压盐、吸附重金属及其他离子等功能,可以有效的为甘薯提供钙营养,保证甘薯块根钙的积累,同时在甘薯不同生育期施用不同的专用肥,合理搭配肥料养分及施用方式,解决了不同元素间的相互作用,提高和甘薯的抗逆能力,以及风味和营养品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