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腰椎间盘假体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105889B

    公开(公告)日:2017-11-10

    申请号:CN201510546414.9

    申请日:2015-08-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腰椎间盘假体,其特征在于:由上终板10、髓核20、下终板30构成“三明治”结构;所述髓核20由上部结构21和下部结构22组成,所述上部结构21为球形穹顶结构,下部结构22为凸台形结构且沿其下平面横径方向设有伸出的导轨23;所述上终板10下平面上设有的凹面11与髓核20的上部结构21的球形穹顶结构配合连接形成球窝关节;所述下终板30上平面上设有的凹槽31和沿凹槽31横径方向设有伸出的导槽32分别与髓核20的下部结构22及导轨23配合连接。本发明的人工腰椎间盘假体是针对中国国人骨骼解剖学结构参数特征所设计,可实现一定范围的前屈、后伸、左旋转、右旋转、左侧弯以及右侧弯六工况运动;同时,旋转运动和平移运动又可实现全方位的运动。

    一种人工腰椎间盘假体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105889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546414.9

    申请日:2015-08-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腰椎间盘假体,其特征在于:由上终板10、髓核20、下终板30构成“三明治”结构;所述髓核20由上部结构21和下部结构22组成,所述上部结构21为球形穹顶结构,下部结构22为凸台形结构且沿其下平面横径方向设有伸出的导轨23;所述上终板10下平面上设有的凹面11与髓核20的上部结构21的球形穹顶结构配合连接形成球窝关节;所述下终板30上平面上设有的凹槽31和沿凹槽31横径方向设有伸出的导槽32分别与髓核20的下部结构22及导轨23配合连接。本发明的人工腰椎间盘假体是针对中国人骨骼解剖学结构参数特征所设计,可实现一定范围的前屈、后伸、左旋转、右旋转、左侧弯以及右侧弯六工况运动;同时,旋转运动和平移运动又可实现全方位的运动。

    人体运动评测方法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796110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10131572.2

    申请日:2016-03-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B5/11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人体运动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人体的下肢分为小腿和大腿,将人体的躯干分为下腰段、中腰段、上腰段、下胸段和上胸段;对所述小腿、所述大腿、盆骨、所述下腰段、所述中腰段、所述上腰段、所述下胸段和所述上胸段中若干进行标记;对标记的各部位进行运动捕捉并对所述运动捕捉数据运算得到运动学参数,以所述运动学参数作为驱动尸体实验数据驱动所述尸体运动并对所述尸体运动分析得到运动学转动中心,将所述运动学转动中心作为仿真模型的约束条件,以所述运动学参数驱动所述仿真模型运动并对所述仿真模型运动进行分析得到人体的动力学参数。本发明通过对人体躯干进行精细划分以及约束条件的优化使得人体运动评测更加准确。

    人体运动评测方法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796110B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610131572.2

    申请日:2016-03-09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人体运动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人体的下肢分为小腿和大腿,将人体的躯干分为下腰段、中腰段、上腰段、下胸段和上胸段;对所述小腿、所述大腿、盆骨、所述下腰段、所述中腰段、所述上腰段、所述下胸段和所述上胸段中若干进行标记;对标记的各部位进行运动捕捉并对所述运动捕捉数据运算得到运动学参数,以所述运动学参数作为驱动尸体实验数据驱动所述尸体运动并对所述尸体运动分析得到运动学转动中心,将所述运动学转动中心作为仿真模型的约束条件,以所述运动学参数驱动所述仿真模型运动并对所述仿真模型运动进行分析得到人体的动力学参数。本发明通过对人体躯干进行精细划分以及约束条件的优化使得人体运动评测更加准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