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适应快速管夹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874656A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510289748.2

    申请日:2015-05-2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11/22

    Abstract: 一种自适应快速管夹,包括:夹座、夹盖、夹座垫块、夹盖垫块、夹座垫块螺钉、夹盖垫块螺钉、夹紧螺钉、连接螺钉和连接螺母;夹座垫块通过夹座垫块螺钉固定在夹座上;夹盖垫块通过夹盖垫块螺钉固定在夹盖上;夹座垫块和夹盖垫块均为高强度非金属材料;夹盖上端通过连接螺钉与夹座上端铰接,下端通过夹紧螺钉与夹座下端连接,工作时通过拧紧夹紧螺钉使得夹盖垫块与夹座垫块抱紧管子,之后拉动夹座底部的圆柱杆可以实现对管子施加外力的作用。本发明显著特点是结构紧凑、操作方便、可重复使用、不会在管壁造成划痕和压痕、结构强度高、对管子外径尺寸精度要求低、可自适应地抱紧管壁,适用于需要反复在管子上施加较大外力且不能在管壁造成划痕和压痕的场合。

    一种小型便携式自适应液压弯管机

    公开(公告)号:CN103316972B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310228481.7

    申请日:2013-06-0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型便携式自适应液压弯管机,包括:胎膜、压杆、连杆、活塞、管卡、压块、胎膜销轴、压杆销轴、压块销轴、手动液压泵和高压软管;胎膜为主体结构,管卡和压杆的一端通过胎膜销轴与胎膜铰接;压杆中部与连杆通过压杆销轴铰接;压块与压杆的另一端通过压块销轴铰接;活塞位于胎膜内部的油缸内;利用手动液压泵提供油压。工作时用管卡和压块将待弯曲的直管贴靠在胎膜上,反复按压手动液压泵产生高压油推动活塞运动,活塞推动连杆,连杆拉动压杆转动,压杆推动压块对管子施加弯矩使其弯曲。本发明显著特点是便携、结构紧凑、弯曲力矩大且自适应变化,适用于有操作空间限制的管束弯曲,且不会在管表面产生凹陷、压痕等缺陷。

    一种小型便携式自适应液压弯管机

    公开(公告)号:CN103316972A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310228481.7

    申请日:2013-06-0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型便携式自适应液压弯管机,包括:胎膜、压杆、连杆、活塞、管卡、压块、胎膜销轴、压杆销轴、压块销轴、手动液压泵和高压软管;胎膜为主体结构,管卡和压杆的一端通过胎膜销轴与胎膜铰接;压杆中部与连杆通过压杆销轴铰接;压块与压杆的另一端通过压块销轴铰接;活塞位于胎膜内部的油缸内;利用手动液压泵提供油压。工作时用管卡和压块将待弯曲的直管贴靠在胎膜上,反复按压手动液压泵产生高压油推动活塞运动,活塞推动连杆,连杆拉动压杆转动,压杆推动压块对管子施加弯矩使其弯曲。本发明显著特点是便携、结构紧凑、弯曲力矩大且自适应变化,适用于有操作空间限制的管束弯曲,且不会在管表面产生凹陷、压痕等缺陷。

    用于检测管式结构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818845A

    公开(公告)日:2012-12-12

    申请号:CN201210262883.4

    申请日:2012-07-2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管式结构的装置,包括:可更换的检查探头,用于对管式结构进行检查,所述检查包括体积检查和表面检查;电缆,与所述可更换的检查探头相连,用于将所述可更换的检查探头检测得到的信号传输到控制系统;电缆送入和抽出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电缆送入和抽出的速度,以及对所述管式结构中存在的缺陷进行轴向定位;水力驱动装置,用于在所述管式结构内产生水流以驱动所述电缆;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电缆送入和抽出装置和所述水力驱动装置,以及对来自电缆的检测信号进行处理。本发明采用水力驱动的方法,解决螺旋管式换热器或蒸汽发生器的可达性难题,以实现螺旋管式换热器或蒸汽发生器的体积以及表面检查。

    一种从高温换热管材料过渡到压力容器壳体材料的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1907288B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1010237739.6

    申请日:2010-07-2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高温换热管材料过渡到压力容器壳体材料的结构,包括换热管(1),采用了耐高温材料Incoloy 800H;管板(2),采用Incoloy 800H锻件;联箱筒体(5),采用Incoloy 800H锻件;联箱连接件(6),采用Incoloy 800H锻件;管嘴(4),采用SA-508-3的锻材,一端与所述联箱连接件(6)的延展较长的一端通过焊接连接;压力容器壳体(3),采用了SA-508-3的锻材或者SB-533-B板材,与所述管嘴(4)的另一端通过焊接连接。本发明提供一种从高温换热管材料过渡到压力容器壳体材料的结构,不仅可以在高温条件下运行,而且也减少了异种材料焊缝个数,并且可以免除焊后热处理操作。

    一种从高温换热管材料过渡到压力容器壳体材料的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1907288A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1010237739.6

    申请日:2010-07-2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高温换热管材料过渡到压力容器壳体材料的结构,包括换热管(1),采用了耐高温材料Incoloy 800H;管板(2),采用Incoloy 800H锻件;联箱筒体(5),采用Incoloy 800H锻件;联箱连接件(6),采用Incoloy 800H锻件;管嘴(4),采用SA-508-3的锻材,一端与所述联箱连接件(6)的延展较长的一端通过焊接连接;压力容器壳体(3),采用了SA-508-3的锻材或者SB-533-B板材,与所述管嘴(4)的另一端通过焊接连接。本发明提供一种从高温换热管材料过渡到压力容器壳体材料的结构,不仅可以在高温条件下运行,而且也减少了异种材料焊缝个数,并且可以免除焊后热处理操作。

    保温层结构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832448A

    公开(公告)日:2010-09-15

    申请号:CN201010182102.1

    申请日:2010-05-1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温层结构,其包括:固定板(5),通过一次固定件(1)和二次固定件(3)与所述固定板(5)固定连接的覆盖板(2),在所述覆盖板(2)和固定板(5)之间铺设有保温材料(4),在所述保温材料(4)上设置有密封膜(7),所述一次固定件(1)位于所述覆盖板(2)的中间位置,所述二次固定件(3)位于所述覆盖板(2)的周边位置。本发明突破了普通保温层结构应用领域的局限性,可以应用于高温、高速、高压的气体介质的大尺度保温,解决了保温层两侧因温度不同而产生的热膨胀问题。

    一种铝合金和不锈钢法兰的密封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272566C

    公开(公告)日:2006-08-30

    申请号:CN200410009945.6

    申请日:2004-12-0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铝合金和不锈钢法兰的密封结构,属于密封结构技术领域。为了解决不锈钢法兰和铝合金法兰之间的密封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密封装置,保证在介质升高温度或者提高压力的情况下,仍能达到密封要求。本发明公开的铝合金和不锈钢法兰的密封结构,包括铝合金法兰、不锈钢法兰和两个金属密封环,不锈钢法兰接触面上开有内、外双道密封槽,两个金属密封环分别安装在密封槽中,两个法兰通过螺栓和螺母联接提供的预紧力将两个金属密封环压紧在密封面上,所述密封槽的深度为所述金属密封环的外径尺寸减去1mm,所述密封槽深度的公差为0+0.1,所述不锈钢法兰4外道密封槽外侧的法兰厚度比外道密封槽内侧的法兰厚度薄1~2mm。

    一种铝合金和不锈钢法兰的密封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619202A

    公开(公告)日:2005-05-25

    申请号:CN200410009945.6

    申请日:2004-12-0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铝合金和不锈钢法兰的密封结构,属于密封结构技术领域。为了解决不锈钢法兰和铝合金法兰之间的密封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密封装置,保证在介质升高温度或者提高压力的情况下,仍能达到密封要求。本发明公开的铝合金和不锈钢法兰的密封结构,包括铝合金法兰、不锈钢法兰和两个金属密封环,不锈钢法兰接触面上开有内、外双道密封槽,两个金属密封环分别安装在密封槽中,两个法兰通过螺栓和螺母联接提供的预紧力将两个金属密封环压紧在密封面上,所述密封槽的深度为所述金属密封环的外径尺寸减去1mm,所述密封槽深度的公差为0+0.1,所述不锈钢法兰4外道密封槽外侧的法兰厚度比外道密封槽内侧的法兰厚度薄1~2mm。

    一种铠装热电偶热端固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44364A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710241361.9

    申请日:2017-04-1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K1/14 G01K7/0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电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铠装热电偶热端固定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将固定套管套设在所述铠装热电偶的热端,且所述热端的端头伸出所述固定套管;S2、将所述固定套管弯曲成平滑过渡的形状使其紧包所述热端的铠装壳外壁;S3、固定弯曲后的固定套管以实现所述铠装热电偶热端的固定。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铠装热电偶热端在高温高速管口结构处固定不可靠的问题,能够用于高温高速流体温度的长期测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