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6839C
公开(公告)日:2004-09-15
申请号:CN02129366.X
申请日:2002-09-0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E02D29/045 , E02D33/00 , E02F5/00
Abstract: 一种实体模型试验中隐蔽洞室开挖的方法及专用设备,利用在绝对坐标系下建立随预埋仪器同时产生位移的轴线标识物,同时采用三级逐级传递的定位方法,将绝对坐标系下的绝对定位系统转变为相对定位系统,并设计了专用的设备进行开挖。本发明有效地避免了由于异质模型所造成的模型严重失真以及在实际挖掘过程中其应力场变化严重失真的缺陷,不仅实现了按施工进程模拟经由开放洞室挖掘隐蔽洞室的要求,从而反映开挖中应力场和位移场的连续变化,而且保证了变截面洞室的形状精度要求和相对于预埋仪器的位置精度要求。实验证明,此法可最大限度地消除其它间接定位方法引起的隐蔽洞室与预埋仪器之间的位置误差,并有效降低了试验费用。
-
公开(公告)号:CN1311927C
公开(公告)日:2007-04-25
申请号:CN200510085368.3
申请日:2005-07-2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镁合金管热弯方法及其设备,应用于镁合金管材的弯曲成形加工技术领域。在管坯内装填填充物、划线确定管坯加热的长度和位置、涂抹润滑剂、管坯装卡、预热、通过脚踏机构加压使电极与管坯紧密接触、采用二次加热工艺将管坯加热至所需温度、切断电源,在弯曲成形模具上一次性完成管坯的弯曲成形加工。弯曲设备包括:(1)电阻加热电源;(2)加压通电机构;(3)循环冷却系统;(4)弯曲模具。本发明加热效率高;电阻加热弯曲设备操作简便、适应性好、工作稳定可靠;镁合金管材弯曲质量好,管材弯曲段外弧侧无破裂、内弧侧无失稳起皱,平均每5分钟可以完成一个镁合金管的弯曲成形加工。在管材加工技术领域有巨大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401861A
公开(公告)日:2003-03-12
申请号:CN02129366.X
申请日:2002-09-0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E02D33/00 , E02D29/045 , E02F5/00
Abstract: 一种实体模型试验中隐蔽洞室开挖的方法及专用设备,利用在绝对坐标系下建立随预埋仪器同时产生位移的轴线标识物,同时采用三级逐级传递的定位方法,将绝对坐标系下的绝对定位系统转变为相对定位系统,并设计了专用的设备进行开挖。本发明有效地避免了由于异质模型所造成的模型严重失真以及在实际挖掘过程中其应力场变化严重失真的缺陷,不仅实现了按施工进程模拟经由开放洞室挖掘隐蔽洞室的要求,从而反映开挖中应力场和位移场的连续变化,而且保证了变截面洞室的形状精度要求和相对于预埋仪器的位置精度要求。实验证明,此法可最大限度地消除其它间接定位方法引起的隐蔽洞室与预埋仪器之间的位置误差,并有效降低了试验费用。
-
公开(公告)号:CN1319375A
公开(公告)日:2001-10-31
申请号:CN01109418.4
申请日:2001-03-0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体质体能自动测试装置,被测者通过命令键盘输入测试号,传感器接受被测人体的测试指标信号,单片机将该信号处理成十进制表示的数值,该数值存储在单片机的数据存储器内,计算机通过通讯方式发出对应于该单片机的信号,并选通单片机串口与计算机串口通信,相应的测试指标的数值就读入到计算机内,完成相应的测量及数据自动传递。本发明的装置工作可靠、性能稳定、操作简便,适合面广。
-
公开(公告)号:CN1709607A
公开(公告)日:2005-12-21
申请号:CN200510085368.3
申请日:2005-07-2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镁合金管热弯方法及其设备,应用于镁合金管材的弯曲成形加工技术领域。在管坯内装填填充物、划线确定管坯加热的长度和位置、涂抹润滑剂、管坯装卡、预热、通过脚踏机构加压使电极与管坯紧密接触、采用二次加热工艺将管坯加热至所需温度、切断电源,在弯曲成形模具上一次性完成管坯的弯曲成形加工。弯曲设备包括:(1)电阻加热电源;(2)加压通电机构;(3)循环冷却系统;(4)弯曲模具。本发明加热效率高;电阻加热弯曲设备操作简便、适应性好、工作稳定可靠;镁合金管材弯曲质量好,管材弯曲段外弧侧无破裂、内弧侧无失稳起皱,平均每5分钟可以完成一个镁合金管的弯曲成形加工。在管材加工技术领域有巨大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6506C
公开(公告)日:2003-11-05
申请号:CN01109418.4
申请日:2001-03-0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A61B5/00 , A61B19/00 , G06F17/00 , G06F19/00 , G06F15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体质体能自动测试装置,被测者通过命令键盘输入测试号,传感器接受被测人体的测试指标信号,单片机将该信号处理成十进制表示的数值,该数值存储在单片机的数据存储器内,计算机通过通讯方式发出对应于该单片机的信号,并选通单片机串口与计算机串口通信,相应的测试指标的数值就读入到计算机内,完成相应的测量及数据自动传递。
-
公开(公告)号:CN219143637U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222928146.5
申请日:2022-11-0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09B2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飞轮储能实验教学装置,包括支撑机构、驱动机构、储能机构以及调节机构,支撑机构包括飞轮支撑组件和电机支撑组件,驱动机构设置于支撑机构上,包括驱动电机和转轴,驱动电机与转轴之间设置联轴器,储能机构设置于转轴,包括飞轮和固定件,飞轮通过固定件与转轴连接,调节机构设置于支撑机构底部。该飞轮储能实验教学装置通过设置支撑机构,保证了驱动机构和储能机构之间的垂直度和定位精度,通过设置固定轴承座和胀套,使飞轮与驱动机构保证同轴度,限制飞轮圆跳动量,使装置在工作中不会产生晃动,提高了装置安全性;通过设置调节机构能够调整整个装置水平度,实现对装置进行精确固定,提高了装置的适用性。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