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487627B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210002177.X
申请日:2022-01-0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01R29/24
Abstract: 本申请高电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绝缘介质局部空间电荷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一种绝缘介质局部空间电荷测试方法,包括:在绝缘介质内部的电极上施加脉冲电压,使得绝缘介质内部产生不均匀电场;绝缘介质内部的局部空间电荷在不均匀电场的作用下产生超声信号并向外传播;基于时间反演算法,根据超声信号确定局部空间电荷的二维或三维分布情况。采用上述方案的本申请通过不均匀场的设计使得绝缘介质内部不同位置处的电场方向不同,进而监测局部空间电荷在不均匀电场的作用下产生的超声信号,从而实现对局部电荷的二维与三维的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058031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0957711.1
申请日:2024-07-1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宝胜高压电缆有限公司
Inventor: 黄上师 , 何金良 , 李琦 , 胡世勋 , 胡军 , 张波 , 周榆晓 , 李涛 , 袁浩 , 王铭锑 , 袁骏 , 吴兴林 , 杨长龙 , 鲁旭臣 , 邵清 , 张雅茹 , 张琦 , 朱宝军 , 施云峰 , 房权生 , 董新华 , 张雯嘉 , 姚驰 , 童成 , 张熙宇 , 郭昱彬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热塑性聚丙烯电力电缆的电缆接头模具、制备聚丙烯层的方法及聚丙烯层。所述电缆接头模具包括:模具主体,所述模具主体为贯通的筒体,所述筒体的内部具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用于容纳半成型电缆;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设置在所述模具主体的两端,以固定位于所述筒体内的半成型电缆;第一加工口,所述第一加工口位于相邻的所述固定件之间,且所述第一加工口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第二加工口,所述第二加工口位于相邻的所述固定件之间,且所述第二加工口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加工形成的聚丙烯层能与电缆自身的聚丙烯层平滑过渡,形成连续的密闭结构,实现电力电缆的接头连接,且加工方法简单,易于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5895162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110893193.8
申请日:2021-08-0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聚合物领域,涉及一种功能化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包括改性的聚丙烯(A)与聚烯烃弹性体(B),所述改性的聚丙烯(A)为含烯基功能性单体和酸酐单体接枝改性的聚丙烯;所述功能化聚丙烯复合材料的二甲苯可溶物含量为10~75wt%;所述功能化聚丙烯复合材料中处于接枝状态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0.3~5wt%,其中衍生自酸酐单体且处于接枝态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0.05~2wt%;衍生自含烯基功能性单体和酸酐单体的接枝相的D50小于170nm;所述功能化聚丙烯复合材料具有200~1000MPa的弯曲模量。本发明的功能化聚丙烯复合材料可在较高工作温度下兼顾机械性能和电性能,适用于高温、高运行场强工况。
-
公开(公告)号:CN118174932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308151.7
申请日:2024-03-1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单端部署的TCP混淆数据包插入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其中,方法包括:接收目标接收端发送的确认消息包,并获取确认消息包的确认序号;基于确认消息包,生成TCP混淆数据包,并根据确认序号确定TCP混淆数据包的可行序列号;基于可行序列号,将TCP混淆数据包插入待发送的目标数据包中,得到目标插入数据包,并将目标插入数据包发送至目标接收端。由此,解决了现有技术容易在TCP流量中单端部署插入混淆数据包的同时,对通信语义造成影响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598159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010406635.7
申请日:2020-05-1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IPC: G06F18/214 , G06N20/00 , G06F18/2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机器学习模型的训练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机器学习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样本用户帐号对应的行为序列集,行为序列集包括样本用户帐号执行的按照时间排序的多个行为事件,样本用户帐号对应有标签;根据自定义的行为模式筛选条件从行为序列集中,提取样本用户帐号的行为模式集,行为模式集采用行为子序列集表示,行为子序列集是行为序列集的子集;从行为模式集中筛选出行为特征表示集,行为特征表示集包括样本用户帐号对应的普遍行为模式集和罕见行为模式集中的至少一种集合;将行为特征表示集和标签作为样本,对机器学习模型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后的机器学习模型。本申请提升了机器学习模型的训练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178768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310040769.5
申请日:2023-01-1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合物基电介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聚合物基电介质包括空穴阻挡层、电子阻挡层以及位于空穴阻挡层、电子阻挡层之间的聚合物层;其中,所述电子阻挡层的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能级高于所述聚合物层的所述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能级;所述空穴阻挡层的最高占据分子轨道能级低于所述聚合物层的最高占据分子轨道能级,能够显著改善薄膜电容器耐高温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567830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210945889.5
申请日:2022-08-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IPC: C08L51/06 , C08J5/18 , C08F255/02 , C08F212/08 , C08F220/14 , C08F222/06 , H01G4/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聚合物领域,涉及一种高工作温度聚丙烯介电储能材料及其在制备高温储能介电材料中的应用与电容膜。该聚丙烯介电储能材料包括作为基体相的衍生自聚丙烯的结构单元,以及作为分散相的衍生自含烯基功能性单体的结构单元;所述聚丙烯介电储能材料的灰分含量小于50ppm;所述聚丙烯介电储能材料中衍生自含烯基功能性单体且处于接枝态的结构单元与衍生自含烯基功能性单体且处于自聚态的结构单元的质量比大于等于1.5;所述聚丙烯介电储能材料在120℃、200MV/m场强下的直流体积电阻率为1.5×1014Ω·m~0.9×1020Ω·m。本发明的聚丙烯介电储能材料可在较高工作温度下保持良好的介电性能和储能性能,适用于高温、高运行场强工况。
-
公开(公告)号:CN117567829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210945062.4
申请日:2022-08-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IPC: C08L51/06 , C08F255/02 , C08F212/08 , C08F220/14 , C08F222/08 , C08J5/18 , H01G4/33 , H01G4/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聚合物领域,涉及一种改性聚丙烯组合物、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及应用与聚丙烯电容膜。所述改性聚丙烯组合物包括含烯基功能性单体接枝的改性聚丙烯、抗氧剂、加工助剂,所述含烯基功能性单体接枝的改性聚丙烯包括作为基体相的衍生自聚丙烯的结构单元,以及作为分散相的衍生自含烯基功能性单体的结构单元;所述含烯基功能性单体接枝的改性聚丙烯中衍生自含烯基功能性单体且处于接枝态的结构单元与衍生自含烯基功能性单体且处于自聚态的结构单元的质量比大于等于1.5。本发明的改性聚丙烯组合物以及由其制得的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和聚丙烯电容膜的工作温度范围很宽,在较高工作温度下也可以保持良好的介电性能和储能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563524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011190957.9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清华大学
IPC: C08F255/04 , C08F230/08 , C08L51/06 , H01B3/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材料领域,涉及一种硅烷改性的聚丙烯接枝物作为绝缘材料的应用和绝缘材料。该硅烷改性的聚丙烯接枝物包括衍生自共聚聚丙烯的结构单元和衍生自含烯基的硅烷类单体的结构单元;以硅烷改性的聚丙烯接枝物的重量为基准,所述硅烷改性的聚丙烯接枝物中衍生自含烯基的硅烷类单体且处于接枝态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0.2~6wt%。本发明所用的硅烷改性的聚丙烯接枝物可在较高工作温度下兼顾机械性能和电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343543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344585.4
申请日:2023-10-1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老化自诊断绝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电老化自诊断绝缘材料,包含有机小分子指示剂和聚合物电介质基体;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有机小分子指示剂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得到第一有机溶液;将聚合物或制备聚合物所用组分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得到第二有机溶液;将第一有机溶液和第二有机溶液混合均匀,干燥清除有机溶剂后,直接恢复聚合物基体状态或通过合成反应,得到电老化自诊断绝缘材料。该材料通过在电气老化过程中产生的具有较强化学活性的自由基,自发地诱导基体中的有机小分子指示剂产生化学结构的变化,使指示剂结构中出现新的发色团,引起老化区域产生肉眼或光学监测设备可辨识的颜色变化,从而实现电气设备的故障早期预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