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029C
公开(公告)日:2004-12-29
申请号:CN03119129.0
申请日:2003-03-1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C01B31/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化硅纳米棒的制备方法,属于碳化硅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方法以碳纳米管和聚碳硅烷溶液为原料,采用浸渍和裂解工艺制备。其制备步骤为:将碳纳米管原料空气氧化处理并在浓硝酸中浸泡,水洗后烘干;烘干后的碳纳米管浸入浓度为5wt%~30wt%的聚碳硅烷溶液,并超声分散;抽空过滤,固液分离;固体沉降物放入炉内,在惰性气体下按2~10℃/分钟的升温速度加热至1000~1300℃,保温,使碳纳米管吸附的聚碳硅烷裂解,即得碳化硅纳米棒。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碳化硅纳米棒,其工艺实施简单、易于大批量生产、制备温度低、成本低、节能,所制备的碳化硅纳米棒管径10~40纳米,作为结构增强材料、半导体材料以及功能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214986C
公开(公告)日:2005-08-17
申请号:CN03109840.1
申请日:2003-04-1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C01G2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化工原料及核燃料制备技术领域的一种水解硝酸氧锆制备二氧化锆纳米粉体工艺。是在浓硝酸氧锆的水溶液中加入碳纳米管回流煮沸、烘干、烧结后即得到7-20纳米的二氧化锆纳米粉体。该工艺简单、省去过滤,洗涤工序在低温下就可以得到稳定的立方相,所得二氧化锆纳米粉体广泛应用于制造压电元件、陶瓷电容器、气敏元件、固体电解质电池、陶瓷内燃机引擎、光学玻璃和二氧化锆纤维及锆催化剂等。
-
公开(公告)号:CN1182760C
公开(公告)日:2004-12-29
申请号:CN03100567.5
申请日:2003-01-2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核技术中惰性基体材料制备技术范围,特别涉及应用于核燃料循环处理工艺、能形成单分散颗粒的一种氧化锆纳米球堆积嬗变靶的制备方法。该工艺是以双液相沉淀法中先在含有AOT的不溶于水的相同体积有机溶液加入碳纳米管,经过超声分散、沉淀得到双液相反胶团包裹的氧化锆纳米颗粒,并防止氧化物纳米粒子的团聚,将嬗变靶坯体浸入Pu或MA硝酸溶液中,得到含有Pu或MA的二氧化锆陶瓷嬗变靶坯体。高温烧结后Pu、MA在靶内部分布均匀,Pu或MA含量高。得到的粉体与微乳法制备的粉体类似,从几纳米到几十纳米。原料利用率高,工艺简单,工艺条件不苛刻。
-
公开(公告)号:CN100427405C
公开(公告)日:2008-10-22
申请号:CN03109841.X
申请日:2003-04-1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C01G2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化工原料制备技术领域段的一种用双液相水解法制备二氧化锆纳米粉。是将水解过程移入双液相中,水油共沸来实现氯氧化锆或硝酸氧锆的水解,去除水解产物HCl或HNO3,再经烘干、培烧处理得到均匀分散的颗粒大小10纳米左右,形状为球形的氧化锆纳米粉体,应用于信息功能陶瓷,结构陶瓷,化工原料。整个工艺简单,操作性强,容易扩大规模实验;同时对有机相的回收可以反复使用,原料利用率高,并且与锆矿处理工艺容易实现搭接;工艺过程无须引入氨水,从而减少了前驱体形成过程中的洗涤问题,可以实现流水性作业;采用良好的水热循环系统,可以节约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214985C
公开(公告)日:2005-08-17
申请号:CN03100569.1
申请日:2003-01-2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催化剂制备范围的一种以碳纳米管辅助双液相沉淀制备氧化锆纳米球堆积坯体的方法,该工艺是以双液相沉淀法中先在含有AOT的不溶于水的有机溶液加入碳纳米管,经过超声分散、沉淀得到双液相反胶团包裹的氧化锆纳米颗粒,并防止氧化物纳米粒子的团聚,而得到大比表面积的氧化锆纳米球堆积坯体。能形成单分散的氧化锆纳米颗粒,原料利用率高,工艺简单,工艺条件不苛刻。得到的粉体与微乳法制备的粉体类似,从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的单分散粒径均可实现。应用于催化学工业,信息功能陶瓷,结构陶瓷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482066A
公开(公告)日:2004-03-17
申请号:CN03109841.X
申请日:2003-04-1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C01G2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化工原料制备技术领域段的一种用双液相水解法制备二氧化锆纳米粉。是将水解过程移入双液相中,水油共沸来实现氯氧化锆或硝酸氧锆的水解,去除水解产物HCl或HNO3,再经烘干、焙烧处理得到均匀分散的颗粒大小10纳米左右,形状为球形的氧化锆纳米粉体,应用于信息功能陶瓷,结构陶瓷,化工原料。整个工艺简单,操作性强,容易扩大规模实验;同时对有机相的回收可以反复使用,原料利用率高,并且与锆矿处理工艺容易实现搭接;工艺过程无须引入氨水,从而减少了前驱体形成过程中的洗涤问题,可以实现流水性作业;采用良好的水热循环系统,可以节约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482065A
公开(公告)日:2004-03-17
申请号:CN03109840.1
申请日:2003-04-1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C01G2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化工原料及核燃料制备技术领域的一种水解硝酸氧锆制备二氧化锆纳米粉体工艺。是在浓硝酸氧锆的水溶液中加入碳纳米管回流煮沸、烘干、烧结后即得到7-20纳米的二氧化锆纳米粉体。该工艺简单、省去过滤,洗涤工序在低温下就可以得到稳定的立方相,所得二氧化锆纳米粉体广泛应用于制造压电元件、陶瓷电容器、气敏元件、固体电解质电池、陶瓷内燃机引擎、光学玻璃和二氧化锆纤维及锆催化剂等。
-
公开(公告)号:CN1436724A
公开(公告)日:2003-08-20
申请号:CN03119129.0
申请日:2003-03-1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C01B31/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化硅纳米棒的制备方法,属于碳化硅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方法以碳纳米管和聚碳硅烷溶液为原料,采用浸渍和裂解工艺制备。其制备步骤为:将碳纳米管原料空气氧化处理并在浓硝酸中浸泡,水洗后烘干;烘干后的碳纳米管浸入浓度为5wt%~30wt%的聚碳硅烷溶液,并超声分散;抽空过滤,固液分离;固体沉降物放入炉内,在惰性气体下按2~10℃/分钟的升温速度加热至1000~1300℃保温,使碳纳米管吸附的聚碳硅烷裂解,即得碳化硅纳米棒。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碳化硅纳米棒,其工艺实施简单、易于大批量生产、制备温度低、成本低、节能,所制备的碳化硅纳米棒管径10~40纳米,作为结构增强材料、半导体材料以及功能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425614A
公开(公告)日:2003-06-25
申请号:CN03100569.1
申请日:2003-01-2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催化剂制备范围的一种以碳纳米管辅助双液相沉淀制备氧化锆纳米球堆积坯体的方法,该工艺是以双液相沉淀法中先在含有AOT的不溶于水的相同体积有机溶液加入碳纳米管,经过超声分散、沉淀得到双液相反胶团包裹的氧化锆纳米颗粒,并防止氧化物纳米粒子的团聚,而得到大比表面积的氧化锆纳米球堆积坯体。能形成单分散的氧化锆纳米颗粒,原料利用率高,工艺简单,工艺条件不苛刻。得到的粉体与微乳法制备的粉体类似,从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的单分散粒径均可实现。应用于催化学工业,信息功能陶瓷,结构陶瓷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424726A
公开(公告)日:2003-06-18
申请号:CN03100567.5
申请日:2003-01-2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21C3/4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核技术中惰性基体材料制备技术范围,特别涉及应用于核燃料循环处理工艺、能形成单分散颗粒的一种氧化锆纳米球堆积嬗变靶的制备方法。该工艺是以双液相沉淀法中先在含有AOT的不溶于水的相同体积有机溶液加入碳纳米管,经过超声分散、沉淀得到双液相反胶团包裹的氧化锆纳米颗粒,并防止氧化物纳米粒子的团聚,将嬗变靶坯体浸入Pu或MA硝酸溶液中,得到含有Pu或MA的二氧化锆陶瓷嬗变靶坯体。高温烧结后Pu、MA在靶内部分布均匀,Pu或MA含量高。得到的粉体与微乳法制备的粉体类似,从几纳米到几十纳米。原料利用率高,工艺简单,工艺条件不苛刻。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