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材料连接方法及超强纳米管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3798712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11037540.3

    申请日:2021-09-0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纳米材料连接方法及超强纳米管结构,其中的连接方法包括:对待连接的两部分纳米材料进行合成,形成局部重合的合成管束或合成点;在合成管束的重合位置沉积连接料,通过连接料完成两部分纳米材料的连接;其中,重合位置包括线状重合的合成管束以及点状重合的合成点。利用上述发明能够实现快捷、高质量的纳米材料连接,且连接强度能够满足产品本征强度的要求。

    一种碳纳米管飞轮以及飞轮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8258844A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810036479.2

    申请日:2018-01-1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6 H02K7/025 H02J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碳纳米管飞轮以及飞轮电池,涉及飞轮储能技术领域,包括飞轮盘体,所述飞轮盘体全部或者轮缘部分采用碳纳米管基材质制成。碳纳米管作为一维纳米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高的特点。当所述飞轮盘体采用了碳纳米管基材质来制造的话,便可以通过碳纳米管的超高强度来提高飞轮结构的环向抗拉强度,抵抗飞轮高速旋转的时候产生的离心力,为飞轮盘体的转速提供更高的极限数值,进而获得更高的储能密度和功率密度。

    超长手性碳纳米管和制备方法、应用及高性能光电器件

    公开(公告)号:CN111017906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363396.5

    申请日:2019-12-2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长手性碳纳米管和制备方法、应用及高性能光电器件,涉及碳纳米管技术领域,所述超长手性碳纳米管的直径为1.5-5.5nm,长度为100-650mm;其中,所述超长手性碳纳米管包括双壁碳纳米管和三壁碳纳米管,各管层均为半导体性且螺旋角均大于10°,本发明提供的超长手性碳纳米管包括双壁碳纳米管和三壁碳纳米管,其原子排列完美,结构稳定,具有窄手性分布,且管壁间具有独特的手性关联性,因而具有优异光、电、力和热学性能,在高性能光电器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碳纳米管环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14297B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111315430.9

    申请日:2021-11-0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的一种碳纳米管环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碳纳米管环,由单根直径为0.4‑10nm、管壁数为1‑5、长度>10μm、结构完美的碳纳米管盘绕形成,平均曲率半径分布在50nm‑2μm之间。制备方法通过生成碳纳米管反应器的末端引入外场,使得碳纳米管在外场诱导下发生分离;并在外场范围内喷洒雾滴,并通过基底收集即得碳纳米管环。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在原位制备的同时实现了不同手性结构碳纳米管的无损分离,获得高纯度、高密度、特定拓扑结构的碳纳米管。通过改变雾滴的大小实现碳纳米管环尺寸从纳米级到微米级的精确调控,为单根碳纳米管的可视化和操纵提供了更好的平台。

    纳米材料连接方法及超强纳米管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3798712B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111037540.3

    申请日:2021-09-0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纳米材料连接方法及超强纳米管结构,其中的连接方法包括:对待连接的两部分纳米材料进行合成,形成局部重合的合成管束或合成点;在合成管束的重合位置沉积连接料,通过连接料完成两部分纳米材料的连接;其中,重合位置包括线状重合的合成管束以及点状重合的合成点。利用上述发明能够实现快捷、高质量的纳米材料连接,且连接强度能够满足产品本征强度的要求。

    一种碳纳米管环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14297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315430.9

    申请日:2021-11-0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的一种碳纳米管环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碳纳米管环,由单根直径为0.4‑10nm、管壁数为1‑5、长度>10μm、结构完美的碳纳米管盘绕形成,平均曲率半径分布在50nm‑2μm之间。制备方法通过生成碳纳米管反应器的末端引入外场,使得碳纳米管在外场诱导下发生分离;并在外场范围内喷洒雾滴,并通过基底收集即得碳纳米管环。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在原位制备的同时实现了不同手性结构碳纳米管的无损分离,获得高纯度、高密度、特定拓扑结构的碳纳米管。通过改变雾滴的大小实现碳纳米管环尺寸从纳米级到微米级的精确调控,为单根碳纳米管的可视化和操纵提供了更好的平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