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78611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518363.X
申请日:2023-11-14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清华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华 , 邵宝珠 , 谢小荣 , 梁毅 , 董文凯 , 陆明璇 , 龚振 , 窦文雷 , 韩震焘 , 周沫 , 佟永吉 , 朱洪波 , 芦思辰 , 潘霄 , 杨博 , 张晓天 , 仲崇飞 , 赵菁铭 , 王子蕴 , 方秋实 , 叶小忱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新能源并网低短路比地区调相机优化配置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新能源系统的网络拓扑和参数、新能源机组装机容量和数量、无功补偿配置情况、主变参数和外部电网等值参数中的至少一项目标系统参数;基于新能源场站间调相机容量配比的均衡性,根据至少一项约束条件确定新能源机组并网点短路比要求;根据调相机可接入的节点和配置中的调相机额定容量确定优化模型参数;根据预设迭代次数对优化模型参数和最优解进行更新。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考虑不同型号和容量开展调相机优化配置时,面临复杂非线性整数规划问题,未有新能源场站间调相机配比均衡性的衡量指标且未在调相机优化配置中对配比均衡性加以考虑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595359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380154.3
申请日:2023-10-2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力系统故障后暂态稳定性评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机新能源并网系统的暂态稳定集群协调控制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构建基于虚拟同步机控制的多机新能源并网系统;拟定故障发生电流限幅后的逆变器主从协调暂态稳定集群控制策略;构建多机新能源并网系统的单机无穷大等效模型,以基于构建故障后功角函数模型,以量化逆变器主从协调暂态稳定集群控制策略对暂态稳定裕度的提高数据,确定最终多机新能源并网系统的暂态稳定集群协调控制。由此,解决了没有考虑多逆变器设备输出电流限幅后相互影响对暂态稳定性提升的作用,仅关注单个逆变器连接无穷大系统的暂态稳定,缺乏适用于新能源多机并网系统的暂态稳定协调控制方法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677006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739989.1
申请日:2024-06-0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发电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逆变器动态功率解耦控制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构建基于电压定向控制VOC策略的功率耦合矢量图;基于矢量图计算逆变器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动态耦合分量;基于动态前馈功率补偿,将耦合分量补偿到逆变器外功率控制环的功率参考中,得到逆变器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动态解耦结果。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由于测量PCC处电压相位角的动态特性变差,逆变器输出有功无功动态耦合程度加深,且在解耦模块中的频率分量采用额定值,忽略了弱电网中PLL锁相动态误差对解耦的影响,可能导致功率波动、电压不稳定,降低电力系统稳定性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312564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421112.4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H02J3/24 , G06F17/11 , G06F17/16 , G06F111/1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网动态分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构网变流设备的频率‑电压耦合建模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电力系统中计及电流内环的构网变流设备数据,并基于构网变流设备数据建立构网变流设备的稳态功率、电压方程;基于稳态功率、电压方程,构建构网变流设备的功率‑频率‑电压耦合矩阵;基于功率‑频率‑电压耦合矩阵,确定构网变流设备接入目标电力系统后的扰动‑响应关系;根据扰动‑响应关系得到用于获取构网变流设备接入目标电力系统后扰动结果的频率‑电压耦合模型。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没有考虑接入电网电压动态对频率响应的影响,也没有考虑构网型变流设备的电流内环影响,使得分析结果不符合实际情况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202793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01299.4
申请日:2024-09-1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06F18/24 , G01R23/02 , G01R23/16 , G06F123/0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多频段变窗长的宽频振荡广谱辨识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基于目标频段中的多个频率测试点组成目标频段的频率测试集;计算单振荡模态对应的满足预设最短条件的窗长;计算单振荡模态对应的满足预设最长条件的窗长;整合频率测试集中满足预设最短条件的窗长,得到满足预设最短条件的窗长集;整合频率测试集中满足预设最长条件的窗长,得到满足预设最长条件的窗长集;整合频率测试集、满足预设最短条件的窗长集和满足预设最长条件的窗长集,以对目标频段进行频段划分和窗长选择。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在多模态振荡场景下难以兼顾检测响应速度和计算精度需求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882115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994584.8
申请日:2023-08-07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IPC: G06F30/18 , H02J3/00 , H02J3/38 , G06F30/20 , G06F119/0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新能源并网系统的暂态稳定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其中,方法包括:构建采用下垂控制的新能源并网单机无穷大系统的故障前功角函数模型和故障后功角函数模型;基于故障前功角函数模型和故障后功角函数模型,绘制故障前功角特性曲线和故障后功角特性曲线;根据故障前功角特性曲线和故障后功角特性曲线,分析单机无穷大系统和多机并网系统的暂态稳定性能。由此,解决了现有技术未考虑多电力电子设备的输出电流相互作用对暂态稳定性的影响,无法通过多机并网对暂态稳定性能进行分析和提升等问题。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