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地下水库表土盐渍化的方法及配套设施

    公开(公告)号:CN110896694B

    公开(公告)日:2023-05-19

    申请号:CN201911220140.9

    申请日:2019-12-0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地下水库表土盐渍化的方法及配套设施,其中,该配套设施包括:外筒、底盘、孔板、内筒、橡胶塞、抽气管和抽气泵,底盘与外筒的底部密封连接,孔板设置在底盘以上且与底盘平行、与外筒的内壁固定连接,内筒的侧壁打孔、底部固定于孔板上、顶部塞入橡胶塞,抽气管与抽气泵连接在一起,抽气管的另一端穿过橡胶塞伸入内筒中;该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用前述配套设施模拟地下水库;(2)设计并进行控制变量试验;(3)确定地下水库最优回灌方案;(4)现场施工。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防治方法可以实现长期有效防治,防治成本较低,不存在污染环境的风险;配套设施结构简洁,操作简便,与工程实际结合紧密。

    研究碳酸盐岩溶蚀特征时空演化规律的试验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720360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210189512.1

    申请日:2022-02-2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的研究碳酸盐岩溶蚀特征时空演化规律的试验方法及装置,包括:将若干碳酸盐岩试块分层堆叠形成堆叠体,在其中设置管道;向堆叠体表面渗入酸液,测定反应后酸液中Ca2+和Mg2+的浓度;在反应后的管道入口端通入标定液,测定管道出口端流量,计算管道流量损失;将酸蚀反应后的堆叠体按照堆叠顺序拆分,称重并获取各试块的表面结构特征;利用三维建模方法重构堆叠体;重复上述步骤,分析得到碳酸盐岩溶蚀特征的时空演化规律。本公开通过“整体酸蚀+拆分测试”的思路,探究孔隙、裂隙、溶洞等在岩溶过程中的作用,解决了大尺寸岩样内部结构溶蚀演化规律难以获取的问题。

    一种防治地下水库表土盐渍化的方法及配套设施

    公开(公告)号:CN110896694A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911220140.9

    申请日:2019-12-0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地下水库表土盐渍化的方法及配套设施,其中,该配套设施包括:外筒、底盘、孔板、内筒、橡胶塞、抽气管和抽气泵,底盘与外筒的底部密封连接,孔板设置在底盘以上且与底盘平行、与外筒的内壁固定连接,内筒的侧壁打孔、底部固定于孔板上、顶部塞入橡胶塞,抽气管与抽气泵连接在一起,抽气管的另一端穿过橡胶塞伸入内筒中;该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用前述配套设施模拟地下水库;(2)设计并进行控制变量试验;(3)确定地下水库最优回灌方案;(4)现场施工。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防治方法可以实现长期有效防治,防治成本较低,不存在污染环境的风险;配套设施结构简洁,操作简便,与工程实际结合紧密。

    研究碳酸盐岩溶蚀特征时空演化规律的试验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720360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189512.1

    申请日:2022-02-2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的研究碳酸盐岩溶蚀特征时空演化规律的试验方法及装置,包括:将若干碳酸盐岩试块分层堆叠形成堆叠体,在其中设置管道;向堆叠体表面渗入酸液,测定反应后酸液中Ca2+和Mg2+的浓度;在反应后的管道入口端通入标定液,测定管道出口端流量,计算管道流量损失;将酸蚀反应后的堆叠体按照堆叠顺序拆分,称重并获取各试块的表面结构特征;利用三维建模方法重构堆叠体;重复上述步骤,分析得到碳酸盐岩溶蚀特征的时空演化规律。本公开通过“整体酸蚀+拆分测试”的思路,探究孔隙、裂隙、溶洞等在岩溶过程中的作用,解决了大尺寸岩样内部结构溶蚀演化规律难以获取的问题。

    一种用于确定地下水库最优回灌方案的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0955786U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922135129.4

    申请日:2019-12-0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确定地下水库最优回灌方案的试验装置,包括:外筒、底盘、孔板、内筒、橡胶塞、抽气管和抽气泵,其中,底盘与外筒的底部密封连接,孔板设置在底盘以上且与底盘平行、与外筒的内壁固定连接,内筒的侧壁打孔、底部固定于孔板上、顶部塞入橡胶塞,抽气管与抽气泵连接在一起,抽气管的另一端穿过橡胶塞伸入内筒中。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该试验装置结构简洁,操作简便,与工程实际结合紧密,可对地下负压井排布形式、同一回灌期内回灌水量、回灌次数、两次回灌时间间隔等进行控制变量试验,从而可在施工前确定地下水库最优回灌方案,对浅埋地下水库表土盐渍化防治方法的研究以及地下水库工程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用于获取物体内部结构特征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7132118U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20544033.2

    申请日:2022-03-1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的用于获取物体内部结构特征的装置,所述内部结构具有与所述物体的表面相交的至少一个端面,所述装置包括:防渗件,所述防渗件封堵于所述端面上;内模具,所述内模具设置于所述内部结构内,且所述内模具与所述内部结构之间不接触,在所述内模具的外周面和所述内部结构的外周面上分别包覆有脱模层;硅胶倒模液,所述倒模溶液填充于所述内部结构于所述内模具之间,硬化后形成硅胶模;和三维激光扫描仪,用于扫描脱模后的所述硅胶模的外表面,以获取所述物体的内部结构特征。本公开提供的装置可以将物体的内凹型表面转化为硅胶模的外凸型表面,以满足三维激光扫描仪的扫描条件,实现其对物体内陷型表面结构信息的获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