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414800B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1910602888.9
申请日:2019-07-0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层建筑施工事故风险源评估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结合模糊理论计算得到在行业平均水平下每类风险源的风险荷载发生的概率,利用随机表达计算得到每类风险源的风险荷载发生的平均概率;确定不同风险抗力对风险荷载的影响权重;根据待评估项目的风险抗力水平和影响权重修正每类风险源的风险荷载发生的平均概率;根据修正后的每类风险源的风险荷载发生的平均概率和每类风险源的风险事故的影响程度计算得到待评估项目的风险源评估结果。该方法一方面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水平,从而降低事故率、节约成本和工期;另一方面,也将减少因安全事故造成的社会问题,且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并带来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0414800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10602888.9
申请日:2019-07-0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层建筑施工事故风险源评估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结合模糊理论计算得到在行业平均水平下每类风险源的风险荷载发生的概率,利用随机表达计算得到每类风险源的风险荷载发生的平均概率;确定不同风险抗力对风险荷载的影响权重;根据待评估项目的风险抗力水平和影响权重修正每类风险源的风险荷载发生的平均概率;根据修正后的每类风险源的风险荷载发生的平均概率和每类风险源的风险事故的影响程度计算得到待评估项目的风险源评估结果。该方法一方面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水平,从而降低事故率、节约成本和工期;另一方面,也将减少因安全事故造成的社会问题,且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并带来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8316479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1810339690.1
申请日:2018-04-16
Applicant: 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04B1/32
Abstract: 一种桁架拱门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其中桁架拱门系统包括桁架支撑、拱桁架结构以及连接在桁架支撑与拱桁架结构之间的支座;所述桁架支撑有两组,两组桁架支撑沿纵向平行间隔布置,其中每组桁架支撑沿横向平行间隔布置,并且桁架支撑的高度从中间向两边逐渐降低;所述拱桁架结构包括有主拱和连接在主拱顶部的曲面桁架;所述主拱为桁架结构,主拱的两端与基础中的埋件连接;所述主拱的底面中轴线为弧线,主拱的顶面中轴线为弧线;曲面桁架沿主拱顶部中轴线方向通长设置,曲面桁架的顶面为凹曲面;桁架拱门系统还包括有悬挑桁架。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的桁架拱门系统整体吊装需要预留较大的拼装场地以及整体吊装对起重机械要求较高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301563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1810239955.0
申请日:2018-03-22
Applicant: 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04C3/34 , E04C3/32 , E04B1/00 , E02D29/045
Abstract: 一种地下室劲性钢柱及其施工方法,地下室劲性钢柱整体为矩形柱状结构,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在柱脚垫板上的底部承重钢柱、中部承重钢柱一、中部承重钢柱二和顶部承重钢柱,底部承重钢柱、中部承重钢柱一和中部承重钢柱二外侧均均匀设有栓钉;柱脚垫板由若干组螺栓组件与地基固定,螺栓组件包括地脚螺杆,地脚螺杆穿过柱脚垫板后与地基固定,地脚螺杆自上而下依次设有止退螺母、紧固螺母、螺母上垫板、螺母下垫板和调整螺母,螺母上垫板和螺母下垫板分别设于柱脚垫板的上下两侧。本发明具有安全、适用等特点,有很好的推广和实用价值,广泛的推广应用后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5040945B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510558372.0
申请日:2015-09-06
Applicant: 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4F13/076 , E04F13/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清水混凝土预制外墙挂板连接节点结构,所述连接节点结构包括第一连接角钢、第二连接角钢以及支撑螺栓,所述第一连接角钢与主体框架结构中的预埋底座焊接固定,所述第一连接角钢、第二连接角钢上均开有长条形通孔,所述支撑螺栓设置在第一连接角钢上,用于支撑其上的上外墙挂板下牛腿,所述第一连接角钢和第二连接角钢通过第一连接螺栓连接固定,所述第二连接角钢的水平边通过第二连接螺栓与位于其下的下外墙挂板上牛腿中的预埋螺母固定。本发明连接方便、且在承受过大荷载时能够在上下左右方向产生一定的位移以防止外墙挂板破坏脱落。
-
公开(公告)号:CN101476298B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910300339.2
申请日:2009-01-24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1D22/00
Abstract: 一种桥梁整体下降施工方法和施工设备,在中断交通后先在各桥台盖梁和桥墩盖梁的两端头用钢结构将桥面与盖梁进行临时连接,再施工桥台和桥墩;在两个桥台盖梁梁端施工钢筋砼导向榫和导向槽;在桥台承台上的桥台墩柱两侧施工桥台托换支座和桥台限位座,在桥台托换支座上安装用来支托桥台盖梁的砂筒,并在桥台限位座上安装防倾垫块;截断桥台墩柱后,将桥台盖梁的竖向荷载完全转移至砂筒上;将桥台墩柱两侧的砂筒进行同步放砂下降,一直下降至设计标高;连接桥台墩柱。本发明使用一定数量的砂筒对桥梁进行整体下降,是解决旧桥降低改造的一种简单、经济、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2193733B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010872641.1
申请日:2020-08-26
Applicant: 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建筑工地用多功能环保传送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板车、安装在板车上水箱总成和安装在板车上、位于水箱总成上方的输送总成,所述水箱总成包括水箱、安装在输送总成侧的水管和分布在水管上、向输送总成喷水的喷头;输送总成包括传送带总成和用于支撑传送带总成的支撑总成,传送带总成包括主框架、通过滚轮内置在主框架内板沿上的副框架、设于主框架和副框架上的辊轴、设于主框架与副框架之间的液压油缸和顺次连接于辊轴上的传送皮带。本发明通过水箱与可伸缩传送带的结合,达到物料运输及洒水降尘的目的,有很好的推广和实用价值,广泛的推广应用后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2193733A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2010872641.1
申请日:2020-08-26
Applicant: 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建筑工地用多功能环保传送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板车、安装在板车上水箱总成和安装在板车上、位于水箱总成上方的输送总成,所述水箱总成包括水箱、安装在输送总成侧的水管和分布在水管上、向输送总成喷水的喷头;输送总成包括传送带总成和用于支撑传送带总成的支撑总成,传送带总成包括主框架、通过滚轮内置在主框架内板沿上的副框架、设于主框架和副框架上的辊轴、设于主框架与副框架之间的液压油缸和顺次连接于辊轴上的传送皮带。本发明通过水箱与可伸缩传送带的结合,达到物料运输及洒水降尘的目的,有很好的推广和实用价值,广泛的推广应用后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6436930B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610859552.7
申请日:2016-09-29
Applicant: 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地上超限沉降后浇带结构体系及施工方法,地上超限沉降后浇带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骤如下,步骤一:地下室顶板上的后浇带防护封闭;步骤二:主楼主体结构、裙房主体结构、主楼外扩结构以及裙房外扩结构的施工,并对超限沉降后浇带结构的梁、板钢筋做甩筋处理;步骤三:超限沉降后浇带结构的架体及梁、板模板搭设;步骤四:超限沉降后浇带结构梁、板钢筋的施工;步骤五:浇筑超限沉降后浇带结构混凝土;步骤六:养护。本发明解决了传统沉降后浇带施工方法存在的因沉降差过大导致梁无法闭合、建筑稳定性差、梁被截断无法正常起拱、结构整体受力不好以及模板架体之间连接形式复杂不好操作、模板及钢管等材料积压导致材料严重浪费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978907A
公开(公告)日:2017-07-25
申请号:CN201710223242.0
申请日:2017-04-07
Applicant: 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冯昊 , 杨发兵 , 李军 , 韩友强 , 李玉萍 , 张谦 , 李明科 , 孟维哲 , 高浩然 , 魏永清 , 张震 , 孟令尹 , 崔秀生 , 夏海林 , 李猛 , 张冬 , 赵华颖 , 魏昌智 , 范贵元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G23/0266 , E04H7/18
Abstract: 一种高大弧形墙体二次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骤如下:步骤一,施工准备;步骤二,对高大弧形墙体二次结构进行测量放线;步骤三,搭设脚手架;步骤四,植筋施工;步骤五,弧形填充墙的砌筑施工;步骤六,模板施工;步骤七,混凝土施工;步骤八,拆模;至此施工完毕。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的高大弧形墙体施工方法中,施工精度控制不精确以及施工完成的墙体平整度和垂直度达均不到要求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