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芯片散热用的级联式流体振荡射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634074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677944.2

    申请日:2024-1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芯片散热用的级联式流体振荡射流装置,包括:入口射流板;多个射流板,所述多个射流板采用串联形式贴合设置,所述入口射流板和射流板的一面设有流体振荡结构,所述流体振荡结构包括分流腔和至少两个振荡腔,用于将流体的稳态流动转变为周期性振荡射流;射流底板,所述射流底板设有多个流道,所述流体振荡结构的射流出口位于所述多个流道的正上方,各个流道之间形成肋片;出口盖板;所述出口盖板、射流板、入口射流板与位于底部的射流底板连接为一个整体。本发明能解决现有技术中非均匀发热芯片热源面的散热问题,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可形成同相位或反相位非稳态周期性振荡射流,提高散热效果。

    一种含π共轭芳香环的薄层多孔氮化碳、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454715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461143.6

    申请日:2024-04-17

    Inventor: 王婷婷 徐扬超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π共轭芳香环的薄层多孔氮化碳、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氮化碳为由超薄片层堆叠成的具有三维疏松多孔形貌的材料,芳香族单体以共价键合的形式嵌入氮化碳材料的有序庚嗪骨架中。芳香族单体同富氮前体共同加热聚合,实现了氮化碳材料的有机分子掺杂。基于共价键连带来的电子效应包括共轭效应和电子受体、电子供体对π电子分布影响的差异,氮化碳材料将受到供体‑受体(D‑A)体系的影响,材料的电子云重新分布,促进电子和空穴的定向迁移,提高材料抑制光生电子‑空穴对重新结合的能力,从而提高催化剂表面参与化学反应的电子或空穴的比例,解决了现有氮化碳材料的活性位点少,光生电子‑空穴对易复合,且可见光吸收不足,载流子迁移不顺畅的问题。

    一种智能装备带电作业预期效能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15136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010624479.1

    申请日:2020-06-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装备带电作业预期效能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分析智能装备带电作业功能系统的技术因子,解析智能装备带电作业的功能;2、分层确定待评估装备开展带电作业所需能力,构建评估指标体系;3、对照技术成熟度和集成成熟度等级判据,确定评估指标的技术成熟度及集成关系;4、逐层聚合计算各级指标的预期效能值;5、校正低于设定值的各级指标的预期效能值;6、构建效能‑成熟度翻译表,将智能装备带电作业预期效能值转换为整数形式的成熟度等级;7、评估各级指标预期效能;8、改进带电作业智能装备的研发决策。本发明可用于定位处于研发阶段的智能装备开展带电作业技术性能,优化研发资源配置,提升研发效率。

    一种智能装备带电作业预期效能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15136A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2010624479.1

    申请日:2020-06-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装备带电作业预期效能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分析智能装备带电作业功能系统的技术因子,解析智能装备带电作业的功能;2、分层确定待评估装备开展带电作业所需能力,构建评估指标体系;3、对照技术成熟度和集成成熟度等级判据,确定评估指标的技术成熟度及集成关系;4、逐层聚合计算各级指标的预期效能值;5、校正低于设定值的各级指标的预期效能值;6、构建效能-成熟度翻译表,将智能装备带电作业预期效能值转换为整数形式的成熟度等级;7、评估各级指标预期效能;8、改进带电作业智能装备的研发决策。本发明可用于定位处于研发阶段的智能装备开展带电作业技术性能,优化研发资源配置,提升研发效率。

    Ag/PANI/石墨烯复合光催化剂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433858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10684608.3

    申请日:2019-0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g/PANI/石墨烯复合光催化剂及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制备方法采用光引发法在石墨烯上包覆片层状的聚苯胺并负载纳米银颗粒,所述光引发法包括将苯胺ANI、硝酸银溶液和石墨烯三者的混合物或ANI与硝酸银溶液或石墨烯的混合物在搅拌的条件下置于全光光源下照射。本发明采用光聚合法制备三元复合材料,一步实现了苯胺的原位聚合和银纳米粒子的还原,制备方法简便,可重复性好;本发明提供的Ag/PANI/石墨烯复合光催化剂实现了纳米粒子的较好分散,具有较好的光催化活性;通过对香蕉皮进行两次煅烧,得到I2D/G高达0.8的少层石墨烯材料;与其他碳源相比,香蕉皮的使用,变废为宝,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一种XLPE材料热老化动态过程多相联合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21041A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811455748.5

    申请日:2018-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XLPE材料热老化动态过程多相联合检测方法,包括步骤:S1、制取老化的XLPE试片及气体;S2、冷却至室温后对XLPE试样进行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得到傅里叶红外光谱曲线;S3、绘制C、O以及H元素元素强度随老化时间的变化曲线;S4、通过气相色谱分析确定其老化过程释放的气体种类,得到气体含量随老化时间的变化曲线;S5、确定各老化阶段材料中结晶区含量的变化曲线;S6、确定材料结晶熔融焓以及熔融起始温度随老化时间的变化曲线;S7、根据所得变化曲线推测XLPE材料的老化机理。本发明包括老化过程的气相分析、固相分析以及晶相分析,能够全面的反映XLPE老化过程的材料分解机理。

    一种产β-紫罗兰酮基因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949599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695855.9

    申请日:2018-06-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K14/37 C07K14/415 C12N15/815 C12P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产β‑紫罗兰酮基因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本发明以解脂耶氏酵母为底盘细胞,将β‑紫罗兰酮表达模块(约14.5kb)线性化后转入解脂耶氏酵母体内并利用CRISPR/cas9技术介导整合到设计的染色体位置,具有简单快速高效的优点,2~3周即可获得大片段整合工程菌株,明显缩短工程菌构建周期。按照本发明的方法获得的基因工程菌的β‑紫罗兰酮的摇瓶发酵初产量可达到约6.3mg/L。本发明可利用简单培养基发酵生产香料β‑紫罗兰酮,可实现多基因一次性高效转化与整合,可明显缩短工程菌构建时间,所得工程菌可利用葡萄糖、甘油等简单碳源进行香料β‑紫罗兰酮的发酵生产,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