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应力钢丝缠绕挤压筒

    公开(公告)号:CN102389906A

    公开(公告)日:2012-03-28

    申请号:CN201110343913.X

    申请日:2011-11-03

    Abstract: 一种预应力钢丝缠绕挤压筒,可应用于金属热挤压工艺,尤其是大口径厚壁无缝钢管的热挤压。该挤压筒由内衬、中衬、隔热层、外衬和钢丝层组成,在中衬上设有加热棒孔,孔内放置加热元件,用于对挤压筒进行预热。中衬和外衬之间有隔热层,隔热层由隔热层内护板、隔热材料和隔热层外护板组成,用于防止热量从高温的内衬和中衬传递至外衬和钢丝层。外衬内表面有环形冷却槽,用于通冷却介质,对外衬进行冷却,并通过温度传感器对钢丝层与外衬的接触界面附近的温度进行实时检测。本发明通过在中衬上设预加热孔对挤压筒进行预热,可使挤压筒获得沿径向和圆周方向较为均匀的预热温度场,并实现挤压筒内具有合理的应力分布,大大提高了挤压筒的疲劳寿命。

    一种预应力钢丝缠绕挤压筒

    公开(公告)号:CN102389906B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110343913.X

    申请日:2011-11-03

    Abstract: 一种预应力钢丝缠绕挤压筒,可应用于金属热挤压工艺,尤其是大口径厚壁无缝钢管的热挤压。该挤压筒由内衬、中衬、隔热层、外衬和钢丝层组成,在中衬上设有加热棒孔,孔内放置加热元件,用于对挤压筒进行预热。中衬和外衬之间有隔热层,隔热层由隔热层内护板、隔热材料和隔热层外护板组成,用于防止热量从高温的内衬和中衬传递至外衬和钢丝层。外衬内表面有环形冷却槽,用于通冷却介质,对外衬进行冷却,并通过温度传感器对钢丝层与外衬的接触界面附近的温度进行实时检测。本发明通过在中衬上设预加热孔对挤压筒进行预热,可使挤压筒获得沿径向和圆周方向较为均匀的预热温度场,并实现挤压筒内具有合理的应力分布,大大提高了挤压筒的疲劳寿命。

    一种轮毂的直锻模具及其锻造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0976733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311325.0

    申请日:2019-12-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轮毂的直锻模具及其锻造工艺,该轮毂的直锻模具包括上模,其上设有上型面;下模,其位于上模下方,其上设有下型面;侧模,多个侧模沿下模的周向设置,侧模上设有圆弧形的分侧型面;第一驱动装置,与侧模一一对应连接,能够驱动侧模沿下模的径向方向往复运动,且能够驱动侧模与下模贴合;锁模套,呈环形,用于在合模时将多个侧模和下模锁紧;合模时,多个侧模的分侧型面依次相连,并构成圆形的侧型面,上型面、下型面以及侧型面构成轮毂的型腔。通过侧模成形出轮毂的侧型腔,当锻造结束后,侧模均通过第一驱动装置远离下模,轮毂可顺利的从下模脱模,实现轮毂的直接锻造生产。

    电子束斑标定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31887B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1910359073.2

    申请日:2019-04-30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电子束斑标定装置和方法,装置包括:电子束发生装置、信号采集装置、标定板、真空室和计算机设备。该装置基于计算机设备和信号采集装置的结构,通过计算机设备控制电子束发生装置产生和驱使电子束按照预设轨迹扫描标定板产生过程信号,利用信号采集装置实时采集过程信号,利用计算机设备对过程信号进行处理,确定电子束位置偏差、束斑圆度和束斑尺寸,根据位置偏差、束斑圆度和束斑尺寸,调整电子束发生装置的位置状态矩阵、像散状态矩阵和聚焦状态矩阵,与传统的基于肉眼观察和基于成像的标定方式相比,避免了因视角倾斜导致的图像畸变的影响,具有较高的可靠性高和精度,同时大幅提高了标定效率。

    一种粉末床同步加热熔化增材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24875B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2010829754.3

    申请日:2020-08-1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增材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粉末床同步加热熔化增材制造方法,用以实现在真空环境及高粉末床温度条件下的材料增材制造。本方法通过在进行选择性熔化沉积成形零件截面的同时,对非零件截面区域进行同步的电子束加热,保持了非零件截面区域的粉末床温度,避免了粉末床温度的大幅波动,保证了电子束在粉末床不同位置单位面积上停留的时间相等,以使预热区域不同位置接收到电子束的能量密度相等、预热区域不同位置的温度均匀,从而增强了粉末床熔融技术中粉末床温度这一关键工艺参数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进而降低了成形零件的热应力,提高了成形零件性能的一致性,为难熔、难焊、脆性材料增材制造创造条件。

    电子束流能量密度分布测量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31886B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1910300519.4

    申请日:2019-04-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束流能量密度分布测量系统及方法,其中,该系统包括:电子束发生偏转聚焦装置用于控制电子束的产生、聚焦和偏转;电子束能量密度测量装置用于测量漏过电子束能量密度测量装置顶部直角缺口的电子束流强度,并记录电子束的偏转信号;控制器用于控制电子束发生偏转聚焦装置产生、聚焦和偏转电子束,同时控制电子束能量密度测量装置采集电子束强度信号和记录电子束偏转信号;数据处理装置用于将电子束流强度信号根据电子束偏转信号构建成二维数据矩阵,以采用二阶微分方法计算获得电子束能量密度分布。该系统简化测量装置的加工,无需假定电子束能量密度圆周对称,也可以准确测量不规则的电子束流能量密度分布。

    液浮粉末床增材制造设备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23977A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910185600.2

    申请日:2019-03-1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nventor: 林峰 张磊 王东方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浮粉末床增材制造设备和方法,液浮粉末床增材制造设备包括:成形室;工作台装置,工作台装置设于成形室且具有成形区域,工作台装置至少包括一个成形缸,成形缸被构造成适于盛装浮液;粉末供给装置,粉末供给装置被构造成适于将成形粉末铺展于浮液的表面,成形粉末在浮力的作用下浮于浮液表面以形成覆盖成形区域的粉末床;至少一个高能束发射聚焦扫描装置,高能束发射聚焦扫描装置被构造成发射高能束对粉末床进行成形处理,以使成形粉末逐层沉积而形成三维零件。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液浮粉末床增材制造设备能够减少成形粉末的用量、提高成形粉末的利用率、降低三维零件的热应力,且满足多种形式的复合加工制造和在线检验的需要。

    电子束流能量密度分布测量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31886A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910300519.4

    申请日:2019-04-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束流能量密度分布测量系统及方法,其中,该系统包括:电子束发生偏转聚焦装置用于控制电子束的产生、聚焦和偏转;电子束能量密度测量装置用于测量漏过电子束能量密度测量装置顶部直角缺口的电子束流强度,并记录电子束的偏转信号;控制器用于控制电子束发生偏转聚焦装置产生、聚焦和偏转电子束,同时控制电子束能量密度测量装置采集电子束强度信号和记录电子束偏转信号;数据处理装置用于将电子束流强度信号根据电子束偏转信号构建成二维数据矩阵,以采用二阶微分方法计算获得电子束能量密度分布。该系统简化测量装置的加工,无需假定电子束能量密度圆周对称,也可以准确测量不规则的电子束流能量密度分布。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