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482520B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1910645652.3
申请日:2019-07-17
Applicant: 温州大学新材料与产业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电流充放电的氮氧共掺杂球/片多孔碳材料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六溴苯与吡啶在高于大气压的反应压力下进行密闭反应;S2:反应结束后,泄压至常压,并自然冷却至室温,将所得固体洗涤、真空干燥,得到干燥样品;S3:将所述干燥样品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高温处理,从而得到所述氮氧共掺杂球/片多孔碳材料。所述氮氧共掺杂球/片多孔碳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学性能,从而可应用于超级电容器领域。应用于超级电容器中可支持大电流充放电,并且可以宏量合成。本方法过程简单,性能优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工业化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0482520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645652.3
申请日:2019-07-17
Applicant: 温州大学新材料与产业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电流充放电的氮氧共掺杂球/片多孔碳材料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六溴苯与吡啶在高于大气压的反应压力下进行密闭反应;S2:反应结束后,泄压至常压,并自然冷却至室温,将所得固体洗涤、真空干燥,得到干燥样品;S3:将所述干燥样品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高温处理,从而得到所述氮氧共掺杂球/片多孔碳材料。所述氮氧共掺杂球/片多孔碳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学性能,从而可应用于超级电容器领域。应用于超级电容器中可支持大电流充放电,并且可以宏量合成。本方法过程简单,性能优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工业化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357901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0942281.8
申请日:2020-09-09
Applicant: 温州大学新材料与产业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硫共掺杂微介孔碳球/片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六氯丁二烯与福美钠在高温高压下进行密闭反应;S2:反应结束后,泄压至常压,并自然冷却至室温,将所得固体干燥,得到干燥样品;S3:将所述干燥样品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高温焙烧处理,从而得到所述氮硫共掺杂微介孔碳球/片材料;还涉及所述碳材料、用途和包含其的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所述氮硫共掺杂微介孔碳球/片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可用来制备超级电容器的电极,在电化学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和工业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259745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0942245.1
申请日:2020-09-09
Applicant: 温州大学新材料与产业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氮硫共掺杂碳微球/碳片材料的氧还原电催化剂及其应用,该氧还原电催化剂包括有氮硫共掺杂碳微球/碳片材料,氮硫共掺杂碳微球/碳片材料通过以下方法制备:S1:将六氯丁二烯与福美钠在高温高压下进行密闭反应;S2:反应结束后,泄压至常压,并自然冷却至室温,将所得固体干燥,得到干燥样品;S3:将所述干燥样品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高温焙烧处理,从而得到所述氮硫共掺杂碳微球/碳片材料;还涉及所述碳材料、用途和包含其的氧还原电极。所述氮硫共掺杂碳微球/碳片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可用来制备燃料电池的氧还原电极,从而可用于燃料电池中,并表现出了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在电化学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和工业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477131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210075499.7
申请日:2022-01-22
Applicant: 温州大学新材料与产业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氧硫氯多重杂原子掺杂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六氯丁二烯、N,N‑2‑甲基硫代甲酰胺以及溶剂在高温高压下进行密闭反应;S2:反应结束后,泄压至常压,并自然冷却至室温,将所得固体干燥,得到中间产物;S3:将所述中间产物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高温焙烧处理,从而得到所述氮氧硫氯多重杂原子掺杂多孔碳材料;还涉及所述碳材料、应用和包含其的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所述氮氧硫氯多重杂原子掺杂多孔碳材料具有出优异的电学性能,可用于电容器领域,尤其是超级电容器电极方面,在电化学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和工业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259745B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010942245.1
申请日:2020-09-09
Applicant: 温州大学新材料与产业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氮硫共掺杂碳微球/碳片材料的氧还原电催化剂及其应用,该氧还原电催化剂包括有氮硫共掺杂碳微球/碳片材料,氮硫共掺杂碳微球/碳片材料通过以下方法制备:S1:将六氯丁二烯与福美钠在高温高压下进行密闭反应;S2:反应结束后,泄压至常压,并自然冷却至室温,将所得固体干燥,得到干燥样品;S3:将所述干燥样品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高温焙烧处理,从而得到所述氮硫共掺杂碳微球/碳片材料;还涉及所述碳材料、用途和包含其的氧还原电极。所述氮硫共掺杂碳微球/碳片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可用来制备燃料电池的氧还原电极,从而可用于燃料电池中,并表现出了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在电化学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和工业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464468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210075498.2
申请日:2022-01-22
Applicant: 温州大学新材料与产业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氮氧硫氯多重杂原子掺杂多孔碳材料为电极的3D打印柔性超级电容器,其包括电极与电解质,所述柔性超级电容器按照下述步骤进行制备:S1:将氮氧硫氯多重杂原子掺杂多孔碳材料溶于合适的溶剂,于上述溶剂中加入一定质量比例的添加剂,通过球磨法得到打印墨水;S2:以上述打印墨水为原料,通过3D打印技术印刷得到叉指状电极;S3:以聚乙烯醇为原料,加入酸调节PH,高温加热搅拌,制备出酸性电解质,涂抹在上述叉指电极间隙中,即得到柔性微型超级电容器。所述3D打印技术操作简便,工艺精准,且所得柔性超级电容器具有出优异的电学性能,能够在稳定工作中保持高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以及良好的导电性能和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464468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210075498.2
申请日:2022-01-22
Applicant: 温州大学新材料与产业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氮氧硫氯多重杂原子掺杂多孔碳材料为电极的3D打印柔性超级电容器,其包括电极与电解质,所述柔性超级电容器按照下述步骤进行制备:S1:将氮氧硫氯多重杂原子掺杂多孔碳材料溶于合适的溶剂,于上述溶剂中加入一定质量比例的添加剂,通过球磨法得到打印墨水;S2:以上述打印墨水为原料,通过3D打印技术印刷得到叉指状电极;S3:以聚乙烯醇为原料,加入酸调节PH,高温加热搅拌,制备出酸性电解质,涂抹在上述叉指电极间隙中,即得到柔性微型超级电容器。所述3D打印技术操作简便,工艺精准,且所得柔性超级电容器具有出优异的电学性能,能够在稳定工作中保持高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以及良好的导电性能和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357901B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010942281.8
申请日:2020-09-09
Applicant: 温州大学新材料与产业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硫共掺杂微介孔碳球/片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六氯丁二烯与福美钠在高温高压下进行密闭反应;S2:反应结束后,泄压至常压,并自然冷却至室温,将所得固体干燥,得到干燥样品;S3:将所述干燥样品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高温焙烧处理,从而得到所述氮硫共掺杂微介孔碳球/片材料;还涉及所述碳材料、用途和包含其的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所述氮硫共掺杂微介孔碳球/片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可用来制备超级电容器的电极,在电化学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和工业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477131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075499.7
申请日:2022-01-22
Applicant: 温州大学新材料与产业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氧硫氯多重杂原子掺杂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六氯丁二烯、N,N‑2‑甲基硫代甲酰胺以及溶剂在高温高压下进行密闭反应;S2:反应结束后,泄压至常压,并自然冷却至室温,将所得固体干燥,得到中间产物;S3:将所述中间产物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高温焙烧处理,从而得到所述氮氧硫氯多重杂原子掺杂多孔碳材料;还涉及所述碳材料、应用和包含其的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所述氮氧硫氯多重杂原子掺杂多孔碳材料具有出优异的电学性能,可用于电容器领域,尤其是超级电容器电极方面,在电化学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和工业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