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892710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210534732.3
申请日:2022-05-17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树承式挡土墙及其施工方法,挡土墙包括木桩、种植在相邻木桩之间的树木、放置于木桩与树木后的预制混凝土板和由底座和生态砌块组成的生态护坡;施工时,先将预制的混凝土板放置于被挡土体前,然后打入木桩,将混凝土板初步固定,之后在相邻两根木桩之间栽种树木,形成树桩;最后在混凝土板上部的土坡上挖坑,埋入底座,将底座上除了连接槽的部分以外多余的空隙用土回填并夯实;在底座上拼装层生态砌块,在每层生态砌块后填土或者碎石至相应层标高;最后在生态砌块顶部的种植槽内种植,完成施工。本发明充分利用了木桩和树桩各自的优势,利用绿色环保的手段实现了长久稳定的边坡挡土支护,弥补了传统挡土墙的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15034123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210593074.5
申请日:2022-05-27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IPC: G06F30/25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饱和黏性土抗拉强度的预测方法,包括建立土颗粒理想接触模型,令土颗粒均为微小的理想球体,彼此紧密接触,土颗粒间的孔隙液为纯水;对步骤S1中土颗粒理想接触模型各组分进行受力分析,计算土颗粒间湿吸应力表达式;对步骤S2中土颗粒间湿吸应力表达式的表面张力进行代换;对步骤S1中土颗粒理想接触模型的几何关系进行推导,结合步骤S3,利用填充角β表示土颗粒间湿吸应力表达式;结合等径球体空间填充理论,计算填充角与干密度和含水率的关系,并对步骤S4中土颗粒间湿吸应力表达式的β进行代换;结合饱和土体抗剪强度参数和步骤S5,建立非饱和黏性土抗拉强度预测模型,对非饱和黏性土抗拉强度预测,精度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892710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534732.3
申请日:2022-05-17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树承式挡土墙及其施工方法,挡土墙包括木桩、种植在相邻木桩之间的树木、放置于木桩与树木后的预制混凝土板和由底座和生态砌块组成的生态护坡;施工时,先将预制的混凝土板放置于被挡土体前,然后打入木桩,将混凝土板初步固定,之后在相邻两根木桩之间栽种树木,形成树桩;最后在混凝土板上部的土坡上挖坑,埋入底座,将底座上除了连接槽的部分以外多余的空隙用土回填并夯实;在底座上拼装层生态砌块,在每层生态砌块后填土或者碎石至相应层标高;最后在生态砌块顶部的种植槽内种植,完成施工。本发明充分利用了木桩和树桩各自的优势,利用绿色环保的手段实现了长久稳定的边坡挡土支护,弥补了传统挡土墙的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19822734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043643.2
申请日:2025-01-10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IPC: C04B28/04 , C04B111/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泥土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由海水、纳米二氧化硅与聚乙烯醇纤维配制的复合水泥土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干土粉63~70%、硅酸盐水泥9~10%、纳米二氧化硅1.8~2.2%、聚乙烯醇纤维0.6~1.2%、分散剂0.2%和海水16.4~25.4%。本发明复合水泥土不仅能够显著减少对淡水资源的依赖,还能有效解决海水腐蚀及长期周期荷载导致疲劳裂缝引起的劣化问题,从而显著提高水泥土地基的力学强度且延长了其在沿海环境中的使用寿命,还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纳米二氧化硅与聚乙烯醇纤维的协同作用显著增强了水泥土的力学性能、抗裂性及抗海水腐蚀能力,并有效抑制了水泥土的脆性破坏,使其能够长期稳定地应用于沿海软土地基加固工程中。
-
公开(公告)号:CN114960616B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210542300.7
申请日:2022-05-17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IPC: E02D3/12 , E02D29/16 , E02D15/02 , E02D17/20 , E02D31/02 , A01G17/00 , A01G20/00 , A01G22/00 , C05G3/8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边坡防护治理领域,涉及一种基于植物根系的高土边坡裂缝修复方法及防水结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边坡裂缝进行勘察;2)采用由水泥、植物营养液以及土壤构成的混合土填埋裂缝,直至混合土将裂缝填埋至与边坡齐平;3)沿边坡裂缝的走势在边坡裂缝的上方填埋原状土,在边坡裂缝上形成防水结构;4)选取植物根系发达的木本植物,根据木本植物的品种获取木本植物种植参数;5)根据步骤4)所获取得到的木本植物种植参数将木本植物种植;木本植物以及防水结构沿边坡走势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雨水入渗性能良好以及防止滑坡灾害的基于植物根系的高土边坡裂缝修复方法及防水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5419124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1149563.8
申请日:2022-09-21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直观测量边坡不同深度沉降的装置,包括支撑架和多个测量结构,支撑架包括第一横梁、以及下部支撑杆,多个下部支撑杆设在第一横梁底部,第一横梁上均匀分布有多个连接孔,测量结构包括贯入杆、以及固定架,贯入杆上设有刻度,固定架包括第一固定导管、第二固定导管、以及第三固定导管,第一固定导管和第三固定导管水平设置,第二固定导管竖直方向设置,第一固定导管能够通过延伸杆与连接孔相连,第二固定导管可拆卸的连接在贯入杆上,第三固定导管内设有可拆卸的百分表固定杆和锁紧百分表固定杆的第一锁紧件,百分表固定杆上设有百分表安装孔,百分表安装孔内设有百分表,能够直观、便捷、造价低且能测量边坡深层不同深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960616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542300.7
申请日:2022-05-17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IPC: E02D3/12 , E02D29/16 , E02D15/02 , E02D17/20 , E02D31/02 , A01G17/00 , A01G20/00 , A01G22/00 , C05G3/8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边坡防护治理领域,涉及一种基于植物根系的高土边坡裂缝修复方法及防水结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边坡裂缝进行勘察;2)采用由水泥、植物营养液以及土壤构成的混合土填埋裂缝,直至混合土将裂缝填埋至与边坡齐平;3)沿边坡裂缝的走势在边坡裂缝的上方填埋原状土,在边坡裂缝上形成防水结构;4)选取植物根系发达的木本植物,根据木本植物的品种获取木本植物种植参数;5)根据步骤4)所获取得到的木本植物种植参数将木本植物种植;木本植物以及防水结构沿边坡走势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雨水入渗性能良好以及防止滑坡灾害的基于植物根系的高土边坡裂缝修复方法及防水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4790751B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210533237.0
申请日:2022-05-12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高陡边坡的作用。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果、泥”复合型生态护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结构包括埋设于边坡内的多根锚杆,沿边坡坡面铺设且与锚杆固定的钢筋网,坡面与钢筋网之间放置有多个垫块用于支撑钢筋网;边坡坡面上依次覆盖有第一水泥土保护层和第二水泥土保护层;第一水泥土保护层喷射的水泥土中掺加生物菌肥发酵剂,即将腐烂的果子在水泥土喷射之后进行喷射,并嵌入第一水泥土保护层中;第二水泥土保护层喷射的水泥土中掺加了种子和生物基材。第一次喷射水泥土之后喷射即将腐烂的果子,利用易腐烂的果子和生物
-
公开(公告)号:CN115288164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902221.2
申请日:2022-07-29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陡边坡生态修复施工方法及装置,包括以下步骤:S1、平整坡面;S2、预留孔道:在坡面上间隔进行锚杆孔道的钻孔操作并清理;S3、铺设轻质塑钢:制作轻质塑钢并固定于坡面;S4、固定海绵橡胶绳:将海绵橡胶绳从轻质塑钢中穿过并固定:S5、填充木屑与蔗渣混合物:制备木屑与蔗渣混合物并填充入轻质塑钢内;S6、制备混合球体及植物种子:将木屑与蔗渣混合物做无菌处理,接种真菌后制备成大小不一的球体,选取自然界中的球状土块与球体混合均匀,选取植物种子进行催芽处理后混合均匀;S7、喷射水泥土防护层:将S6中的混合球体与水泥土混合均匀,再加入植物种子和肥料,将其喷射于轻质塑钢与坡面形成的空隙中;S8、进行养护。
-
公开(公告)号:CN114149206B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111390455.5
申请日:2021-11-23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IPC: C04B28/00 , C04B111/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改性黏土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垃圾填埋场防渗层的改性黏土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改性黏土包括纳米二氧化硅及剑麻纤维和黏土。本发明通过开展渗透试验和干湿循环试验,测得在各个掺量下改性黏土渗透系数的变化及在各个掺量下改性黏土的裂缝展开情况。本发明得出掺量为2%纳米二氧化硅和0.2%剑麻纤维的改性黏土渗透系数是6.88×10‑8 cm/s,与素土渗透系数相比下降了两个数量级,且经过三次干湿循环后开裂因子仅为0.116。本发明在掺量为2%纳米二氧化硅和0.2%剑麻纤维抗渗和抗裂效果显著,用于垃圾填埋场防渗层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