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834264A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910074527.1
申请日:2019-01-25
Applicant: 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
IPC: B22F1/02 , C06B23/00 , C06B45/32 , C06D5/06 , C08F120/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氟聚合物包覆微米或纳米铝粉复合微粒及其制备方法,首次采用自由基乳液聚合的方法在微/纳米铝粉表面原位聚合了一层含氟聚合物,实现了氟聚物在微/纳米铝粉表面的有效包覆,可以有效保护微米或纳米铝粉的活性,防止微米或纳米铝粉在使用过程中剧烈氧化,明显提高微米或纳米铝粉的高温氧化速率及热量释放速率;同时可以提高微米或纳米铝粉的分散性,改善微/纳米铝粉在使用过程中易团聚、难分散的问题,并且包覆均匀,致密度好,不易脱落。
-
公开(公告)号:CN108864386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745285.X
申请日:2018-07-09
Applicant: 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
IPC: C08F293/00 , C08F220/44 , C08F222/20 , C06B33/08 , C06B2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量调节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首次制备得到嵌段聚合物模量调节剂PAN‑b‑PEG‑b‑PAN,分子链中PAN段吸附在硝胺填料表面,形成一种不溶于硝酸酯的聚合物壳层,抑制硝酸酯等增塑剂对硝胺填料的溶解,增强硝胺填料的物理增强作用,提升复合材料的模量与强度;分子链中PEG链段与聚醚粘合剂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可以与粘合剂基体网络发生物理相互作用,促进模量调节剂分子在固化体系中有效分散。在不影响推进剂伸长率的前提下,两者相互作用增强填料与粘合剂基体之间的作用,显著提升复合推进剂的模量与抗拉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879869A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711005145.0
申请日:2017-10-25
Applicant: 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降低叠氮聚醚推进剂玻璃化温度的方法及制备的推进剂,采用叠氮类增塑剂:双叠氮基-二缩三乙二醇(bisazio-triethylene glycol)(TEGDA)替代叠氮聚醚推进剂常用的增塑剂,降低叠氮聚醚推进剂玻璃化温度。采用TEGDA作为推进剂含能增塑剂,可以显著降低推进剂的玻璃化温度。推进剂的增塑比控制在1.0~2.0之间。叠氮聚醚推进剂的玻璃化温度在-60~-70℃之间。低温时,推进剂具有良好的低温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748600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127300.1
申请日:2016-12-09
Applicant: 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6B33/08 , C06B23/009
Abstract: 一种含AlH3的高理论比冲和高密度推进剂,包含下列组份(质量百分比%):粘合剂5%~10%;增塑剂14%~20%;氧化剂5%~17%;含能炸药32%~54%;金属燃料5%~18%;金属氢化物7%~15%;固化剂0.5%~1.5%。其中粘合剂为GAP;增塑剂为NG和/或BTTN;氧化剂为AP;含能炸药为CL‑20和/或ADN;金属燃料为Al;金属氢化物为AlH3;固化剂包括各种含[NCO]的分子,如N‑100、TDI、IPDI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具有推进剂理论比冲高(≥2744N·s/kg,6.86MPa),密度高(≥1.80g/cm3)的特点,适用于远射程、大载荷、强突防、小型化的战略导弹。
-
公开(公告)号:CN106631644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191266.4
申请日:2016-12-21
Applicant: 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6B33/12 , C06B21/0025 , C06B21/0058 , C06D5/06
Abstract: 一种具备优良低温适应性的叠氮聚醚推进剂,包含下列组份(质量百分比):固化催化剂:0.01%~0.03%;粘合剂:6.0%~12.0%;增塑剂:12.0%~18.0%;交联剂0.1~2.0%;氧化剂:45.0%~60.0%;固化剂:0.5%~1.0%;燃料:16.0%~20.0%,还可以包括0.0~1.0%的扩链剂。本发明的固化催化剂为三乙氧基苯基铋;粘合剂选自3,3‑二叠氮甲基氧丁烷与四氢呋喃共聚醚、叠氮缩水甘油醚中的一种。本发明具有所制备的叠氮聚醚推进剂可室温固化、玻璃化温度低、同时具有较高的低温力学强度和优良的低温伸长率,良好的低温适应性、实测比冲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459293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482165.0
申请日:2024-04-22
Applicant: 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射药制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压实现动能可控的变威力弹药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基于电压实现动能可控的变威力弹药,包括按质量百分比计的以下组份:粘合剂:10%~20%;氧化剂:55%~67%;固化剂:1%~5%;副氧化剂1:16%~24%;副氧化剂2:5%~10%;功能助剂:0%~4%。导电氧化剂硝酸羟胺的加入是该新型弹药具有导电特性的基础,由于弹药具有一定电阻,有电流通过时弹药产生热量,改变电压时,一方面会改变弹药电解反应速率,另一方面电流通过时弹药产生的热量也会发生改变,进而改变弹药的内部热解反应速率,最终实现发射药燃烧速率的改变。
-
公开(公告)号:CN118373764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482133.0
申请日:2024-04-22
Applicant: 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
IPC: C07D209/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化学合成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3‑甲硫基‑3‑烯基吲哚酮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一种3‑甲硫基‑3‑烯基吲哚酮衍生物,其特征在于,分子结构式如下:#imgabs0#其中,R1为乙酰基和碳原子数7‑13的芳乙酰基中的一种;R2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丁基、异丁基、叔丁基、烯丙基、苄基、苯基和乙酰基中的一种;R3为氢、氟、氯、溴、碘、甲基、三氟甲基、叔丁基、苯基、甲氧基、氰基和乙酰氧基中的一种。本发明的合成方法具有高原子经济、高选择性、高产率的优势,反应途径独特、合成步骤简捷、官能团耐受性好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以二硫缩烯酮为甲硫基试剂,是碳硫键插入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606398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310541727.X
申请日:2023-05-15
Applicant: 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
IPC: C08F220/44 , C08F220/22 , C08F220/20 , C06B33/12 , C06B23/00 , C06D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氟大分子键合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含氟大分子键合剂结构式为:#imgabs0#其中,x为0.5~2.0;y为0.2~1.0;z为0.2~1.0;n为1000~50000。含氟大分子键合剂固体推进剂具有宽温域的高力学性能,中高强度、高伸长率、高模量的特点,满足高装填、高界面可靠性、适应复杂环境,在宽范围变化条件下具有稳健的性能以及长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4394879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11564552.1
申请日:2021-12-20
Applicant: 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固体推进剂的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低温适应性的低易损性推进剂,以推进剂的总质量为100%计算,各组份的质量百分含量为:粘合剂10%~12%,增塑剂11%~15%,氧化剂45%~60%,硝胺炸药5%~12%,金属燃料5%~19%,固化剂0.6%~0.8%,助剂0.9%~1.5%,其中,粘合剂为3,3‑双叠氮甲基氧丁环‑四氢呋喃共聚醚;增塑剂为1,3‑双(2,3‑二叠氮丙氧基)丙烷和2,2‑二(叠氮甲基)丙烷‑1,3‑二丁酸酯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达到了推进剂具有良好的低温适应性和安全性等特点,可用于高性能战术武器系统或对低温具有较高要求的宇航姿轨控系统动力源。
-
公开(公告)号:CN109810210B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1811600473.X
申请日:2018-12-26
Applicant: 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
IPC: C08F8/30 , C08F220/44 , C08F220/10 , C08F220/20 , C06B23/00 , C06B33/08 , C06D5/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炔基化中性聚合物键合剂、制备方法及推进剂,本发明首次制备得到炔基化的中性聚合物键合剂,分子结构中同时含有羟基、端炔基、氰基等三种基团,分子链中氰基吸附在硝胺填料表面,形成一种不溶于硝酸酯的聚合物壳层,抑制硝酸酯等增塑剂对硝胺填料的溶解,增强硝胺填料的物理增强作用,提升复合材料的模量与强度;羟基通过异氰酸酯固化剂进入交联固化网络体系中,增强粘合剂与硝胺固体填料之间的作用;炔基与叠氮粘合剂分子的叠氮基发生click反应,增强粘合剂分子与键合剂以及粘合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三种相互作用可以显著增强填料与粘合剂基体之间的作用,显著提升复合推进剂的模量与抗拉强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