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强型半准Z源逆变器

    公开(公告)号:CN114070051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111352123.8

    申请日:2021-1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强型半准Z源逆变器,属于电能变换技术领域。包括:电感L1、L2、L3,电容C1、C2,二极管D1、D2、D3、D4、D5、D6、D7、D8,直流电源和三相逆变桥。直流电源的正极和电感L1的一端相连,电感L1的另一端和二极管D1、D2的阳极相连,二极管D2的阴极和二极管D3、D6的阳极、电容C1的正极以及电感L2的一端相连,二极管D3的阴极和二极管D4的阴极、电感L3的一端相连,二极管D4的阳极和二极管D5的阳极以及电感L2的另一端相连,二极管D5的阴极和二极管D1的阴极、电感L3的另一端以及三相逆变桥直流母线的正极相连,二极管D7的阴极和电容C1的负极、二极管D8的阳极相连,二极管D7的阳极和二极管D6的阴极以及电容C2的正极相连,二极管D8的阴极和电容C2的负极以及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本发明较传统Z源逆变器具有更高的电压增益和更低的电流谐波。

    一种增强型半准Z源逆变器

    公开(公告)号:CN114070051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352123.8

    申请日:2021-1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强型半准Z源逆变器,属于电能变换技术领域。包括:电感L1、L2、L3,电容C1、C2,二极管D1、D2、D3、D4、D5、D6、D7、D8,直流电源和三相逆变桥。直流电源的正极和电感L1的一端相连,电感L1的另一端和二极管D1、D2的阳极相连,二极管D2的阴极和二极管D3、D6的阳极、电容C1的正极以及电感L2的一端相连,二极管D3的阴极和二极管D4的阴极、电感L3的一端相连,二极管D4的阳极和二极管D5的阳极以及电感L2的另一端相连,二极管D5的阴极和二极管D1的阴极、电感L3的另一端以及三相逆变桥直流母线的正极相连,二极管D7的阴极和电容C1的负极、二极管D8的阳极相连,二极管D7的阳极和二极管D6的阴极以及电容C2的正极相连,二极管D8的阴极和电容C2的负极以及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本发明较传统Z源逆变器具有更高的电压增益和更低的电流谐波。

    一种增强型半准Z源直驱永磁风电系统的低定子电流谐波调制策略

    公开(公告)号:CN114465464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210149252.5

    申请日:2022-02-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强型半准Z源直驱永磁风电系统的低定子电流谐波调制策略,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根据风力发电机的额定转速设定7个区域,每个区域对应一种调制策略。当转速大于0,且小于等于1/5倍额定转速时采用异步调制;当转速大于1/5倍额定转速,且小于等于3/10倍额定转速时采用CSVS‑15;当转速大于3/10倍额定转速,且小于等于4/10倍额定转速时采用BBCS‑11_30°;当转速大于4/10倍额定转速,且小于等于1/2倍额定转速时采用CSVS‑9;当转速大于1/2倍额定转速,且小于等于3/5倍额定转速时采用BBCS‑7_60°;当转速大于3/5倍额定转速,且小于等于9/10倍额定转速时采用BBCS II‑5_30°;当转速大于9/10倍额定转速,且小于等于额定转速时采用CSVS‑3。该方法可在提高变流器效率的前提下,降低发电机定子电流谐波。

    一种提高陶瓷烧结粉体分散性的方法及其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966123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886408.3

    申请日:2024-12-19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提高陶瓷烧结粉体分散性的方法,包括:提供一内设有上电极、下电极、上绝缘介质板和下绝缘介质板的密封真空箱;将陶瓷烧结粉体铺设于所述下绝缘介质板;控制所述密封真空箱内气氛;开启所述交流电源,所述上电极和所述下电极在所述交流电源的作用下,于所述上绝缘介质板和所述下绝缘介质板之间产生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以及利用所述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对所述陶瓷烧结粉体进行一定时间的处理。另外,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提高陶瓷烧结粉体分散性的设备。通过本申请前述方法和设备提升陶瓷烧结粉体分散性的步骤少,设备结构简单,大大提高了整体的生产效率,还有效降低陶瓷烧结制备成本。

    一种湿度、气压可解耦调节的先导放电试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797043B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1711105338.3

    申请日:2017-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湿度、气压可解耦调节的先导放电试验系统,属于空气间隙先导放电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罐体,嵌固在罐体顶部中心处的穿墙套管以及位于罐体外部的空气干燥装置、雾化器、温湿度及放电电场测量仪;其中,罐体外侧壁上分别安装有观察窗和透光镜、预留接口、多个阀门以及气压表;该罐体底部内侧中心通过一长度可调的支座设有平板电极,该支座下端与罐体底部外侧的皮带传输装置固连;穿墙套管垂直伸入罐体内部的下端安装有高压侧的放电电极,上端突出于罐体与高压引线连接,通过皮带传输装置调节穿墙套管下端与平板电极间的距离在10cm至70cm之间变动。本发明具有湿度和气压可解耦调节、耐气压和电压高间隙尺寸大且方便调节的特点。

    一种端部金具放电电压计算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7574726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592250.4

    申请日:2023-1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端部金具放电电压计算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涉及金具技术领域。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结构数据在多个预设海拔高度和多个预设间隙距离下的电场分布,生成电场分布数据。基于电场分布数据进行正极性操作冲击放电试验,确定流注临界起始电压和金具正极性操作冲击放电电压。按照流注临界起始电压对各预设海拔高度对应的中间海拔高度分别进行正极性操作冲击试验,生成放电电压试验值。基于金具正极性操作冲击放电电压和放电电压试验值进行模型更新,生成目标金具放电电压计算模型。通过目标金具放电电压计算模型计算端部金具放电电压。通过有限元仿真计算出流注临界起始电压,以该电压开始加压,减少试验时间和经济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