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起动的控制方法、装置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68688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510130363.5

    申请日:2025-02-0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发动机起动的控制方法、装置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在增程器系统启动的过程中,确定发动机转速为零的情况下,控制发动机配气机构的减压摇臂小活塞伸出;并对起发一体电机供电,以采用起发一体电机倒拖发动机,以升高发动机转速,并检测到发动机转速大于第一预设发动机转速的情况下,控制减压摇臂小活塞缩回;在检测到发动机转速大于第二预设发动机转速的情况下,控制发动机喷油点火,并点火成功的情况下,按照预设扭矩卸载策略调整起发一体电机的扭矩,在起发一体电机的扭矩调整到预设扭矩的情况下,完成发动机起动。解决了现有增程器启动过程中,起发一体电机倒拖发动机阶段发动机抖动影响整车驾乘人员舒适性的问题。

    发动机性能优化方法、装置及电子控制单元

    公开(公告)号:CN110905676B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1911227894.7

    申请日:2019-12-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发动机性能优化方法、装置及电子控制单元,分别针对每一个档位对动力性和NVH性能进行优化,得到每个档位对应的烟度修正表。当发动机运行时,首先获取变速箱的当前档位信号,并确定与当前档位信号相匹配的目标烟度修正表。然后,根据发动机的当前运行参数从目标烟度修正表中查找得到对应的烟度修正值,并利用该烟度修正值对当前运行参数对应的基础烟度值进行修正,得到修正后的烟度值。最后利用修正后的烟度值控制发动机的喷油量,从而使发动机的动力性和NVH性能都得到优化。该方案针对发动机的不同档位,综合考虑动力性和NVH性能对烟度值进行最优标定,从而使发动机在每个档位都实现动力性及NVH性能最优。

    发动机爆震识别方法、系统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2127998B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010875882.1

    申请日:2020-08-2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爆震识别方法、系统及设备,采集发动机各燃烧缸的时域信号;根据各燃烧缸的时域信号,结合爆震窗口及台架标定过程中确定的爆震频率,得到爆震窗口能量及参考窗口能量;将爆震窗口能量及参考窗口能量的比值,与比值阈值进行比较;将爆震窗口能量,与爆震窗口能量阈值进行比较;当爆震窗口能量及参考窗口能量的比值,大于或等于比值阈值,且,当爆震窗口能量大于或等于爆震窗口能量阈值时,输出发动机爆震信号。本发明可以有效识别发动机爆震现象,提高了识别精度,避免了爆震的误报,提高了数据鲁棒性,提升发动机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一种发动机运行模式切换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2392622A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2011301572.5

    申请日:2020-11-19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运行模式切换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方法包括:获取发动机在各种运行模式下的喷油控制策略;每一种运行模式下的喷油控制策略至少包括两种;从喷油控制策略中确定不同运行模式下的噪声值相差最小的一组喷油控制策略为最优控制策略组合;并根据最优控制策略组合下,不同运行模式之间的噪声值之差确定不同运行模式之间的切换时间;噪声值之差越小,运行模式之间的切换时间越短;根据不同运行模式之间的切换时间以及最优控制策略组合对发动机的运行模式进行切换控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改善了发动机不同运行模式切换时的燃烧噪声突变的问题,提高了客户的体验感。

    发动机异响检测设备、方法、发动机生产线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68830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510206437.9

    申请日:2025-0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异响检测设备、方法、发动机生产线及存储介质。发动机异响检测设备包括发动机试车台架、试车台架工控机以及制造执行系统;发动机试车台架用于采集在发动机试车下线过程中的发动机噪声数据;试车台架工控机用于将发动机噪声数据进行噪声阶次分析与振动粗糙度分析,并根据噪声阶次分析与振动粗糙度分析的分析结果判定发动机是否存在啸叫异响或者敲击异响;制造执行系统用于根据试车台架工控机判定的发动机是否存在啸叫异响或者敲击异响的结果,生成发动机的异响检测结果,异响检测结果用于显示发动机是否存在异响,并在确定存在异响时显示对应的异响类型。本发明实现在发动机试车下线过程中对发动机异响进行实时检测。

    空压机的声品质评价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7688515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157996.0

    申请日:2024-02-0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空压机的声品质评价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空压机不同位置的多种声源,获取各声源的单一评价指标,分别获取各声源的特征频带范围内的能量与总噪声能量的比值,得到多个比值,声源分别与比值和单一评价指标一一对应,对多个单一评价指标以及多个比值进行加权求和得到多种声源的综合评价指标;根据综合评价指标的大小确定空压机的声品质。通过将空压机工作状态下的不同位置声源进行分离,形成单一声源的声品质评价准则,然后结合每个声源的特征频带生成总的频谱,并基于声音的掩蔽效应对其进行修正,最终可获得综合所有声源及考虑其贡献量的声品质评价准则,该评价结果更加贴近实际。

    一种发动机声品质评价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705453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410160611.6

    申请日:2024-02-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声品质评价方法及装置。发动机声品质评价方法包括:获取发动机的运行噪声信息、声品质总体评价值、预设声品质总体评价值和声品质客观参数信息;根据声品质客观参数信息确定声品质参数语义表达特征信息、声品质客观参数上限值和声品质客观参数下限值;根据声品质客观参数信息、声品质客观参数上限值和声品质客观参数下限值获取声品质客观参数限值分布曲线;根据声品质客观参数信息和声品质客观参数限值分布曲线确定待优化声品质客观参数信息;根据待优化声品质客观参数信息确定优化信息;根据优化信息对待优化声品质客观参数信息调整,完成声品质评价。以提高声品质问题的精准排查,实现声品质的提升。

    一种发动机声品质确定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524255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249654.3

    申请日:2023-09-25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声品质确定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通过采集被测发动机的声音数据确定若干组发动机声音样本;根据专业人员的分类参数计算声音特征的分类概率分布密度;根据所述声音特征的分类概率分布密度和一般人员的成对比较排布序列确定一般人员对于若干组发动机声音样本的分类参数;根据专业人员和一般人员的分类参数确定所述被测发动机声品质分类结果。通过大数据统计经验丰富听审者的打分结果,形成概率分布图,对于经验不足的听审者,通过成对比较法得到声音样本的排布序列,以等效概率密度的原理实现序列与分级的一一对应,得到数据分布符合预期的发动机声品质分类数据。

    发动机爆震识别方法、系统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2127998A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10875882.1

    申请日:2020-08-2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爆震识别方法、系统及设备,采集发动机各燃烧缸的时域信号;根据各燃烧缸的时域信号,结合爆震窗口及台架标定过程中确定的爆震频率,得到爆震窗口能量及参考窗口能量;将爆震窗口能量及参考窗口能量的比值,与比值阈值进行比较;将爆震窗口能量,与爆震窗口能量阈值进行比较;当爆震窗口能量及参考窗口能量的比值,大于或等于比值阈值,且,当爆震窗口能量大于或等于爆震窗口能量阈值时,输出发动机爆震信号。本发明可以有效识别发动机爆震现象,提高了识别精度,避免了爆震的误报,提高了数据鲁棒性,提升发动机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一种风扇叶片及风扇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043079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1410085.X

    申请日:2019-12-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风扇领域,公开了一种风扇叶片及风扇。其中风扇叶片包括叶片本体,叶片本体的背风面具有沿风扇转动过程中气流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前缘和后缘;在背风面上增设多个导流筋,每个导流筋由后缘沿气流流动方向延伸至背风面上的边界层涡流分离点靠近前缘的一侧;多个导流筋沿第一方向分布,第一方向为由叶片本体的叶尖向叶片本体的叶根延伸的方向,多个导流筋分布的起始点为叶尖。通过设置导流筋,使边界层内气流在进入逆压梯度区前的气流流通面积减小,速度下降慢,使得边界层内边界层涡流分离点后移,而且边界层涡流分离点至后缘之间的分离区面积减小,从而抑制涡流脱落的产生,进而降低了涡流强度,辐射出的涡流噪声相应地也会降低。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