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往复式压缩机气缸活塞杆冷却密封导向总成

    公开(公告)号:CN116557268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310717551.9

    申请日:2023-06-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循环液封压缩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往复式压缩机气缸活塞杆冷却密封导向总成。包括气缸缸体,气缸缸体两端设有气缸压盖和气缸底座,气缸缸体内设有活塞和活塞杆,气缸缸体上安装有导向套,导向套与活塞杆之间设有衬套,衬套内设有对活塞杆进行润滑的润滑冷却结构;气缸压盖内设有循环液进出收集密封结构,气缸压盖外设有润滑油阻挡回流结构。可以对附着在活塞杆上的循环液进行储存和收集,避免附着在活塞杆上的循环液向驱动机构和气缸缸体方向泄漏,挡油环可以避免润滑油顺着活塞杆爬行对气缸压盖内的循环液和气缸缸体内的气体造成污染,驱动机构内的润滑油可飞溅到油线内,对衬套与活塞杆之间进行润滑及冷却,保证活塞杆滑动顺畅。

    一种循环液封压缩气缸总成

    公开(公告)号:CN116753137B

    公开(公告)日:2024-04-23

    申请号:CN202310636584.0

    申请日:2023-05-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循环液封压缩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循环液封压缩气缸及驱动总成。活塞的外表面安装支撑环结构,支撑环本体的外表面设有若干道支撑环环形槽,用于储存循环液对气缸缸体进行冷却、润滑和液封,压盖本体的环形冷却槽内用于储存循环液对活塞杆进行冷却、润滑和液封,提升了活塞和活塞杆的冷却效果,有利于活塞和活塞杆滑动顺畅,气缸缸体的端部安装有导向套对活塞杆进行支撑,活塞杆与十字头之间通过球形关节相连。使活塞杆摆动在控制范围内,保证活塞杆运行稳定性,球头关节在受到侧向力时进行平衡和缓冲,通过自身的摆动自动调整中心使活塞杆始终与缸体保持同轴,保证活塞杆滑动顺畅,降低密封件受到的侧向力,延长密封件的使用寿命。

    一种往复式压缩机气缸活塞杆冷却密封导向总成

    公开(公告)号:CN116557268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717551.9

    申请日:2023-06-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循环液封压缩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往复式压缩机气缸活塞杆冷却密封导向总成。包括气缸缸体,气缸缸体两端设有气缸压盖和气缸底座,气缸缸体内设有活塞和活塞杆,气缸缸体上安装有导向套,导向套与活塞杆之间设有衬套,衬套内设有对活塞杆进行润滑的润滑冷却结构;气缸压盖内设有循环液进出收集密封结构,气缸压盖外设有润滑油阻挡回流结构。可以对附着在活塞杆上的循环液进行储存和收集,避免附着在活塞杆上的循环液向驱动机构和气缸缸体方向泄漏,挡油环可以避免润滑油顺着活塞杆爬行对气缸压盖内的循环液和气缸缸体内的气体造成污染,驱动机构内的润滑油可飞溅到油线内,对衬套与活塞杆之间进行润滑及冷却,保证活塞杆滑动顺畅。

    空气压缩机的润滑油防泄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958626B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1910272125.2

    申请日:2019-04-04

    Inventor: 邢子义 王升科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气压缩机的润滑油防泄漏装置,空气压缩机的转子和齿轮相连,齿轮设置在油腔内,油腔内设有润滑油,其特征在于,包括:泄压单元,泄压单元包括和油腔相连通的排气孔,排气孔的端口设有通气阀,通气阀供油腔内的气体排出;润滑油循环单元,润滑油循环单元包括分别与油腔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相连通的排油通道和回油通道,排油通道和回油通道之间经管路相连。本发明能够对油腔进行快速泄压,设置润滑液循环通道,利用油腔内部压力使润滑油沿循环流动,使油腔内少量的润滑油进入通气阀位置,有效减少了润滑油的泄露量;不需要频繁向油腔中增添新的润滑油,使轴承和齿轮始终处于良好的润滑状态。

    一种电机端盖和齿轮室一体式结构及电机及空压机

    公开(公告)号:CN110581619B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1910860792.2

    申请日:2019-09-11

    Abstract: 一种电机端盖和齿轮室一体式结构,包括:集成壳体,所述集成壳体一侧与电机壳体相连,另一侧与增压器壳体相连,集成壳体内部设有齿轮室;水路结构,所述水路结构设在集成壳体内靠近电机壳体的一侧,水路结构与电机壳体内的水路系统相连通;油路结构,所述油路结构设在集成壳体内靠近增压器壳体的一侧,油路结构与齿轮室相连通。将齿轮室壳体与电机前端盖结合为一体,缩短了整个空压机的长度,减轻了整个空压机的重量,节省了一套循环水管路,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整个空压机的外形美观度。

    一种具有泄压储液功能的循环液封压缩气缸

    公开(公告)号:CN116892496B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311013102.2

    申请日:2023-08-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循环液封压缩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泄压储液功能的循环液封压缩气缸。活塞的外侧设有循环腔,循环腔两端的活塞表面分别设有双密封圈结构,双密封圈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之间设有泄压槽,活塞内设有储液腔,储液腔经设在活塞内的连通通道与泄压槽相连通。即使一个密封圈发生损坏,另一个密封圈还可保持密封作用,从而提升密封等级和密封效果,泄压槽在活塞高速运动时可降低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之间循环液的瞬时压力,从而降低循环液对密封圈的冲击力,对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起到保护作用。泄压槽内的循环液可经连通通道进入储液腔进行储存,大大增加了对泄漏循环液的储存量。

    一种循环液封压缩机的压缩气缸

    公开(公告)号:CN116557261B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0637815.X

    申请日:2023-05-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循环液封压缩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循环液封压缩机的压缩气缸。支撑环本体的外表面设有若干道支撑环环形槽,所述活塞的外表面对应每道支撑环环形槽的位置分别设有活塞环形槽,每道支撑环环形槽内分别设有若干个将支撑环环形槽与活塞环形槽相连通的通孔。压盖本体的轴心孔侧壁设有环形冷却槽,所述压盖本体内设有与环形冷却槽相连通的径向进液通道和径向出液通道,径向进液通道与设在压盖本体内的轴向进液通道相连通,径向出液通道与设在压盖本体内的轴向出液通道相连通。提升了气缸缸体的冷却效果,提升了润滑和液封效果,提升了活塞的冷却效果,有利于活塞滑动顺畅,提升了活塞杆和气缸压盖的冷却效果,保证了气缸的正常工作。

    一种离心式空压机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022343B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1911315476.3

    申请日:2019-12-19

    Abstract: 一种离心式空压机,包括:附加板,所述附加板固定设在轴承座与叶片之间,附加板与轴承座之间的空腔形成副室,附加板中心设有通孔,所述附加板用于对泄露的机油进行阻挡和收集;甩油套,所述甩油套固定套设在驱动轴外侧随驱动轴旋转,甩油套外表面与附加板中心的通孔滑动配合,所述甩油套用于对泄露的机油产生离心力使机油向外飞溅到附加板上进行收集;出油孔,所述出油孔设在底部与副室相连通。有效避免机油向压缩腔泄露,避免污染压缩空气,保证了压缩空气质量。

    一种四叶罗茨式空压机出气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0836187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1911154778.7

    申请日:2019-11-22

    Abstract: 一种四叶罗茨式空压机出气结构,包括设在空压机壳体上的水平排气口和设在阳转子、阴转子端面与齿轮室壳体之间的竖直排气槽,所述竖直排气槽底部靠近阳转子一侧的齿轮室壳体上设有向下延伸的与竖直排气槽相连通的第一弧形槽,所述竖直排气槽底部靠近阴转子一侧的齿轮室壳体上设有向下延伸的与竖直排气槽相连通的第二弧形槽,所述竖直排气槽底部阳转子和阴转子之间的齿轮室壳体上设有向下延伸的与竖直排气槽相连通的第三弧形槽和第四弧形槽,所述第二弧形槽、第四弧形槽均可与阴转子的槽腔相连通,所述第一弧形槽、第三弧形槽均可与阳转子的槽腔相连通。排气量大、排气连续性好、排气效率高。

    一种具有破冰功能的氢循环泵

    公开(公告)号:CN110513306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1910709826.8

    申请日:2019-08-02

    Abstract: 一种具有破冰功能的氢循环泵,包括:电机壳体,旋涡泵壳体,所述旋涡泵壳体后侧与电机前端盖相连,旋涡泵壳体前侧与旋涡前端盖相连;旋涡转子,所述旋涡转子设在旋涡泵壳体与旋涡前端盖之间,旋涡前端盖中间安装有固定轴,旋涡转子通过轴承安装在固定轴上,所述旋涡转子叶片与旋涡泵壳体与旋涡前端盖之间形成环形流道,所述旋涡转子内嵌导磁体;它结构紧凑、坚固、耐磨损,安装容易,可靠性高,低震动,低噪音,干净无污染,压缩距离和时间长,压缩效率高,可自加热破冰保护电机,避免出现电机堵转现象。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