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19199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621032.3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烟台泰利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 , 南京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模锻压力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轻量化铝合金热模锻压力机,包括内部安装有模具的压力机本体,压力机本体包括沿纵向运动的锻压块,以及位于压力机本体底部的压力机底座,压力机底座内部安装有可转动的弧形支撑座,弧形支撑座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延伸臂,延伸臂的末端铰接有连接杆,锻压块的一侧安装有与连接杆构成铰接的用于带动弧形支撑座转动的传动组件。本发明通过设置传动组件、连接杆以及弧形支撑座,能够实现在锻压块上升的过程中带动弧形支撑座转动,转动过程中,可以带动下模倾斜,同时导柱与导向滑槽相互挤压,在某一角度时,带动卸料推板将成型工件推出,实现成型工件的脱模目的,避免了工件残留或卡模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60899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889710.4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烟台泰利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 , 南京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冲压加工的汽车模具控制管理方法及系统,属于冲压加工技术领域。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异常分析模块、冲压管理模块和可视化模块;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历史日志和标准对照表,以及汽车模具下不同冲压模组的运行参数;异常分析模块通过分析历史日志和标准对照表计算各冲压模组的上限温度,根据每个冲压模组当前的运行参数计算达到上限温度的所需时长从而定义异常对象;冲压管理模块采用人工智能算法分析异常对象下运行参数之间的关系,判断能否通过调整运行参数解除异常并将异常对象反馈至数据中心;可视化模块通过可视化屏幕实时显示汽车模具的运行状态,及时更新调整异常对象,记录各冲压模组的加工信息后存入历史日志。
-
公开(公告)号:CN11961050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835856.0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烟台泰利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 , 南京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身成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轻量化塑化车身喷涂装置及整体成型方法,配合操作台使用,包括底座、架体、上模具、下模具、喷头、热压组件、喷涂组件和方向调节组件,架体底部与底座顶部固定连接,下模具底部与底座顶部固定连接,上模具可竖直移动的安装于架体上,喷头通过喷涂组件可水平移动的安装于操作台上,方向调节组件安装于底座上,方向调节组件用于调节喷头的方向,热压组件安装于架体上,本发明为了使脱模剂均匀附着于模具内壁,通过倾斜喷洒的方式使得脱模剂能够进入复杂模具内壁的角落,并且往复喷洒的方式从多个角度进行喷洒,避免出现喷涂死角,进一步提升脱模剂的喷涂效果,提升车身整体的成型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304047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488788.5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烟台泰利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 , 南京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轻量化铝保险杠型材折弯冲孔复合模具,包括,上模组件,所述上摸组件包括第一模组板以及开设在第一模组板上的上定位腔体;下模组件,所述下模组件包括与第一模组板对应的第二模组板以及开设在第二模组板上的下定位腔体;折弯定位组件,包括设置在下定位腔体内的底板、设置在底板上的折弯定位部件以及设置在底板上的折弯夹持件,所述折弯夹持件配合折弯定位部件共同实现对型材折弯的位置选取和卡接;以及,冲孔定位组件,包括设置在上定位腔体内的冲孔部件以及设置在冲孔部件上的冲孔定位部件,冲孔定位部件在底板上进行移动,并在型材折弯后移动到型材上对冲孔位置进行定位;所述折弯定位组件和冲孔定位组件一体化设置。
-
公开(公告)号:CN11963457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592181.1
申请日:2024-11-08
Applicant: 烟台泰利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 , 南京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轻量化挤压型材的成型模具及其使用方法,涉及热压模具技术领域,该汽车轻量化挤压型材模具包括基座,基座的顶面固定设置有缓存箱底座,且缓存箱底座的利用支撑块设置有电加热板,且电加热板的上方设置有下模具,所述电加热板的上方设置有定位座,且定位座的顶面设置有空心橡胶柱,所述空心橡胶柱的顶面设置有橡胶锥,且橡胶锥上开设有槽洞;拆卸安装于下模机构上方的上模机构,所述上模机构包含上模具,所述上模具的底面设置有上腔体,且上腔体与下模具相适配。该汽车轻量化挤压型材的成型模具便于在脱模时给型材降温,并且便于在模具脱模前给未彻底降温的型材平衡内外压力差,从而提高所生产型材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857777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253687.8
申请日:2025-03-05
Applicant: 烟台泰利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 , 南京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更换模具的汽车零部件冲压设备及其更换方法,涉及冲压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冲床,冲床包括机身、滑块部件、连接台、导轨部件、工作台和冲压模具,工作台上设置有导向机构,导向机构用于通过滑块部件的下移将工作台上的冲压模具移动进行位置调整。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现有模具更换中,叉车将模具摆放在冲床的工作台后,会由于模具重量较重而不便将模具进行进一步位置调整等问题进行改进。本发明具有通过导向块的设置,通过上滑块的下压即可将模具导向移动至摆放位置并且使得模具摆正,无需人工费力移动,避免模具过重而致使人工难以将模具进行移动,进而提高模具更换速度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351905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88829.0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烟台泰利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 , 南京工程学院
IPC: C22F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铝合金冲压工艺,包括,先将铝合金置入到低温冷却室内,进行低温处理;将低温处理后的铝合金型材浸润在盐酸溶液中;将铝合金型材转移到升温处理室,使铝合金型材升温,置于120℃~125℃下处理30min;升温后将铝合金型材移出,并立即进行油淬火;将铝合金型材进行静置,保持表面油在铝合金型材表面形成覆膜;将铝合金型材放置到冲压机处进行冲压,上述的操作工序使得铝合金型材在冲压之前具有了更强的抗热能力,使得自身在冲压之后不会发生多余变形,保证了冲压后铝合金型材的良品率,减少了剪切面与模具工作表面之间产生的强烈摩擦,保证了铝合金的耐冲压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64411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781057.X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 凯龙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用芯片性能检测系统及方法,属于性能管理技术领域。系统包括数据收集模块、检测分析模块、性能管理模块和数据存储模块;数据收集模块用于采集性能参数对照表、环境数据和所有芯片的运行日志,通过温度传感器采集实际温度;检测分析模块用于分析每个芯片运行日志中各项参数之间的关系,并建立关系表达式,计算每个芯片的异常系数从而找出异常芯片;性能管理模块从异常芯片中筛选出转出对象并在其他芯片中筛选出转入对象,将转出对象和转入对象之间进行关联,通过转入对象协同处理关联转出对象中的算力任务;数据存储模块实时采集每个芯片运行过程中的参数信息,生成参数记录后存入运行日志中。
-
公开(公告)号:CN118635064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651335.3
申请日:2024-05-24
Applicant: 苏州市华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南京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双极板粘接上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氢燃料电池双极板粘接上料机构,包括第一架体、第二架体和点胶机,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均为框架式结构,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之间通过一对铝合金杆固定连接,点胶机安装于第一架体上,点胶机用于对单极板本体进行点胶操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粘接组件、上料组件和联动组件,上料组件包括箱体、一对抬升机构和推杆,箱体可水平滑动的安装于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之间,本发明为了提升上料的稳定性,通过联动组件带动箱体移动,使上料组件可以同时为两个翻转板进行上料,再配合粘接组件可以省略点胶后的二次转移步骤,使上料更稳定,并且提升了粘接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192502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349753.7
申请日:2024-03-26
Applicant: 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 , 南京工程学院 ,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
IPC: G05B23/02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车载故障诊断系统及诊断方法,所述车载故障诊断系统包括:CAN总线,以及电性连接至CAN总线的监测模块、诊断模块和外设模块;CAN总线包括若干个CAN节点,CAN节点与外设模块一一对应,外设模块电性连接有若干个传感器,传感器用于采集外设模块的运行数据;监测模块通过CAN总线对外设模块的运行数据进行监测;诊断模块通过CAN总线将外设模块的运行数据分析处理,并进行故障诊断,通过CPU将诊断数据读取并写入寄存器;通过CAN总线技术实现车载设备的分布式与实时通信,防止不同车载设备故障分析诊断时的信号干扰,提高诊断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