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295801A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810057200.9
申请日:2018-01-22
Applicant: 燕山大学 , 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一种深度脱硫的负载型Pd基双金属吸附剂,它一种由直径为4~5nm、长达数微米的纳米线交错缠绕在纳米氧化铝载体上,与载体紧密结合的呈三维纳米线网状结构的Pd基双金属吸附剂。上述负载型Pd基双金属吸附剂的制备方法主要采用液相原位还原法,首先对载体改性后得到羟基纳米氧化铝载体;然后浸入到由硝酸盐金属盐溶液和稳定剂曲拉通X-114组成的混合溶液,搅拌混合均匀,利用静电吸附,使金属离子吸附到羟基纳米氧化铝载体表面;加入还原剂,即可制得Pd-M双金属/γ-Al2O3吸附剂。本发明制备的吸附剂具有长段光滑的线性吸附表面、结构稳定、脱硫效果好;同时制备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环境友好,操作方便,重复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08295801B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810057200.9
申请日:2018-01-22
Applicant: 燕山大学 , 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一种深度脱硫的负载型Pd基双金属吸附剂,它一种由直径为4~5nm、长达数微米的纳米线交错缠绕在纳米氧化铝载体上,与载体紧密结合的呈三维纳米线网状结构的Pd基双金属吸附剂。上述负载型Pd基双金属吸附剂的制备方法主要采用液相原位还原法,首先对载体改性后得到羟基纳米氧化铝载体;然后浸入到由硝酸盐金属盐溶液和稳定剂曲拉通X‑114组成的混合溶液,搅拌混合均匀,利用静电吸附,使金属离子吸附到羟基纳米氧化铝载体表面;加入还原剂,即可制得Pd‑M双金属/γ‑Al2O3吸附剂。本发明制备的吸附剂具有长段光滑的线性吸附表面、结构稳定、脱硫效果好;同时制备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环境友好,操作方便,重复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004222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926843.3
申请日:2023-07-26
Applicant: 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8L81/06 , H01M8/1041 , H01M8/1032 , H01M8/1027 , C08K3/14 , C08K9/04 , C08J5/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改性MXene‑磺化聚砜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改性MXene‑磺化聚砜复合材料包括磺化聚砜,以通过分子间氢键组装在所述磺化聚砜分子上的质子酸改性MXene;其中,所述质子酸为含磺酸基或羧基的质子酸。本发明提供的改性MXene‑磺化聚砜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质子传导率,较低的燃料渗透性和优异的稳定性,质子交换容量可达1.0mmol/g以上,质子导电率可达0.078S/cm以上,甲醇渗透率在9.4×10‑7cm2·s‑1以下,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898829B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110097121.2
申请日:2021-01-25
Applicant: 唐山开滦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B01J13/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膨胀微胶囊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荧光热膨胀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微胶囊包括囊芯和囊壁,囊芯为低沸点烷烃发泡剂,囊壁由内向外依次包括交联型聚脲缓冲层、荧光剂‑丙烯酸酯共聚物复合物层和互穿网络交联丙烯酸酯共聚物保护层。制备方法为:利用乳液模板法通过界面缩聚反应实现聚脲对低沸点烷烃发泡剂的内壳层包覆,再运用乳液模板自组装技术,通过表面自由基聚合,分别在聚脲内壳层表面包覆荧光剂‑丙烯酸酯共聚物的中间层和互穿网络交联丙烯酸酯共聚物外保护壳层。本发明的热膨胀微胶囊在应用于油墨印刷品时,能产生3D立体视觉/触觉效果和荧光指示两种功能,非常适合应用于防伪材料、特殊标记物、荧光路标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4874086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506978.X
申请日:2022-05-10
Applicant: 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烷基萘酰化反应液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搅拌条件下,将烷基萘酰化反应液滴加至碱金属碳酸盐的水溶液中,水解,静置分层,分液,得油相;将油相减压蒸馏,蒸馏产物加入C8‑C9的烷烃中溶解,过滤,干燥,得酰化反应粗品;将酰化反应粗品溶于醇溶液中,降温析晶,过滤,干燥,得酰化反应产品。通过将烷基萘酰化反应液加入含有碱金属碳酸盐的水溶液中,且配合滴加的方式,控制滴加水解过程的温度、搅拌速度等条件,实现了烷基萘酰化反应液的充分水解,促进了氯化铝、盐酸与硝基苯的充分分离,后续经过特定的烷烃溶解除杂以及重结晶过程,使酰化反应产品的纯度大于99.9%、收率95%可达以上,且能耗低,极具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559819A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110740580.8
申请日:2021-06-30
Applicant: 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芳烃脱硫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用于芳烃超深度脱硫的吸附剂及制备方法和脱硫方法。所述吸附剂包括Al2O3载体,以及负载在所述Al2O3载体上的活性金属组分和活性助剂;其中,所述活性金属组分为具有多孔蜂窝状结构的Ni单质和/或Ni‑Mo合金;吸附剂中Al2O3载体的含量为50‑80wt%,活性金属组分的含量为20‑50wt%,活性助剂的含量为0‑10wt%。将Ni基合金粉末、活性助剂、拟薄水铝石和成胶剂混合,混捏成胶,成型,并经干燥、焙烧、强碱浸渍活化得到所述吸附剂。采用本发明的脱硫吸附剂,在相对温和的条件下,通过简单的选择吸附对含硫苯原料进行深度脱硫,即可生产符合超低硫含量的苯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12898829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097121.2
申请日:2021-01-25
Applicant: 唐山开滦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9D11/50 , B01J13/14 , C08F220/14 , C08F220/18 , C08F222/14 , C08F220/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膨胀微胶囊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荧光热膨胀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微胶囊包括囊芯和囊壁,囊芯为低沸点烷烃发泡剂,囊壁由内向外依次包括交联型聚脲缓冲层、荧光剂‑丙烯酸酯共聚物复合物层和互穿网络交联丙烯酸酯共聚物保护层。制备方法为:利用乳液模板法通过界面缩聚反应实现聚脲对低沸点烷烃发泡剂的内壳层包覆,再运用乳液模板自组装技术,通过表面自由基聚合,分别在聚脲内壳层表面包覆荧光剂‑丙烯酸酯共聚物的中间层和互穿网络交联丙烯酸酯共聚物外保护壳层。本发明的热膨胀微胶囊在应用于油墨印刷品时,能产生3D立体视觉/触觉效果和荧光指示两种功能,非常适合应用于防伪材料、特殊标记物、荧光路标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8477637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589293.5
申请日:2024-05-13
Applicant: 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B01J23/58 , C07C209/16 , C07C21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催化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Ru基负载型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在己二醇临氢氨化制备己二胺中的应用。所述催化剂包括二元金属氧化物载体和负载在所述二元金属氧化物载体上的活性组分Ru,其中,所述二元金属氧化物载体为由氧化铝和碱土金属氧化物形成的固溶体。本发明通过简便的共沉淀法成功制备出一系列具有较高热稳定性的固溶体催化剂,通过在催化剂载体主成分氧化铝中引入碱土金属氧化物调控载体的酸碱性,并增强载体与活性金属Ru的相互作用,有效提高了己二醇制备己二胺反应的选择性,从而减少了环己亚胺和氨基己醇的生成,提高了己二醇的转化率,在制备己二胺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706107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706018.2
申请日:2023-06-14
Applicant: 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天津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催化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核壳结构Pd@PtRuNi纳米线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首先使用水热法制备Pd纳米线,通过金属共还原效应使Pt2+、Ru3+和Ni2+在Pd纳米线表面外延生长,最后获得高活性、高稳定性的双功能Pd@PtRuNi核壳纳米线。将其作为催化剂分别应用于燃料电池阴极氧还原反应和阳极甲醇氧化反应,均展示出优异的催化活性:在用作燃料电池阴极反应催化剂时,其质量活性是商业铂碳催化剂的5.31倍;在用作燃料电池阳极反应催化剂时,其前扫峰峰值处的质量活性是同电位处商业铂碳催化剂质量活性的3.18倍,为燃料电池双极催化剂的研究探索提供了一条新颖而简单的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6082650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211687549.3
申请日:2022-12-27
Applicant: 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苯深度脱硫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锌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以1,1'‑乙炔基联苯‑3,3',5,5'‑四羧酸和可溶性锌盐为原料,在特定的混合强极性溶剂中进行反应,得到上述锌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Zn2(H4EBTC)。本发明制备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具有高度分散的多面体型结构,且具有适宜的孔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从而通过中心金属Zn和噻吩类硫化物产生的强相互作用(化学吸附)与锌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适宜孔径对噻吩类分子的筛分作用形成协同效应,显著改善了材料的吸附性能和选择性,实现了苯中噻吩类硫化物的深度脱除,脱硫率高达99%以上,在苯精制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