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构造体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271401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1811195663.8

    申请日:2018-10-1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护构造体,其为用于在车辆上搭载重量物体的壳体或者框体等构造体,能够分散负荷,并且耐振动性也优异。本发明的保护构造体的特征在于,包括:侧壁部,其通过内肋和外肋而形成有中空部;水平部,其具有沿水平方向形成的水平中空部,其中,以所述水平中空部贯通所述内肋的方式将所述水平部和侧壁部一体地形成。

    保护构造体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271401A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811195663.8

    申请日:2018-10-1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护构造体,其为用于在车辆上搭载重量物体的壳体或者框体等构造体,能够分散负荷,并且耐振动性也优异。本发明的保护构造体的特征在于,包括:侧壁部,其通过内肋和外肋而形成有中空部;水平部,其具有沿水平方向形成的水平中空部,其中,以所述水平中空部贯通所述内肋的方式将所述水平部和侧壁部一体地形成。

    车辆用电池模块搭载壳体

    公开(公告)号:CN115207543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328252.1

    申请日:2022-03-3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车辆用电池模块搭载壳体,在将多个电池模块分成多层搭载于车辆时,电池模块的支承或配置自由度高,且对于来自外部的冲击载荷的保护效果优异。一种壳体,用于将电池模块分成多层而搭载于车辆,其特征在于,具有前表面面板体和后表面面板体,具有被夹持于所述前表面面板体与所述后表面面板体之间且与所述前表面面板体和所述后表面面板体分别连结的中层支承体和配置于上端部侧的上面板体,所述中层支承体和所述上面板体具有至少局部地跨上述前表面面板体和后表面面板体的中空截面形状部,所述中层支承体用于对第二层以及比第二层更上层侧的电池模块进行支承,所述上面板体位于处于最上部的电池模块的上部。

    冲击吸收部件以及使用该冲击吸收部件的冲击吸收构造体

    公开(公告)号:CN109591564A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810999823.8

    申请日:2018-08-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对于来自外部的冲击保护效果大的冲击吸收部件以及使用该冲击吸收部件的冲击吸收构造体。本发明的冲击吸收部件为安装于基础部件的端部的冲击吸收部件,所述冲击吸收部件的特征在于具有中空部、纵壁部和斜肋,所述中空部与所述基础部件沿水平方向配置,所述纵壁部配置于所述中空部的上下方向的一方或者两方,所述斜肋将所述中空部和所述纵壁部倾斜地连接。

    保护框构造体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285977B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1810788683.X

    申请日:2018-07-1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护框构造体,即使对于来自前后方向、左右方向等任何一个方向的冲击负荷,保护效果都高。本发明的保护框构造体的特征在于,以隔开规定的间隔的方式具有第一框和第二框,所述第一框和第二框分别由中空截面形状构成,所述保护框构造体具有连结框,所述连结框将所述第一框和第二框的内侧之间对接连结。

    保护框构造体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285977A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810788683.X

    申请日:2018-07-1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护框构造体,即使对于来自前后方向、左右方向等任何一个方向的冲击负荷,保护效果都高。本发明的保护框构造体的特征在于,以隔开规定的间隔的方式具有第一框和第二框,所述第一框和第二框分别由中空截面形状构成,所述保护框构造体具有连结框,所述连结框将所述第一框和第二框的内侧之间对接连结。

    电池装置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6389588U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21406787.3

    申请日:2021-06-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装置,其为具备热交换器的电池装置,且实现轻薄化。电池装置包括:壳体;和多个电池单元(11)。上述壳体具备基体部(21)和罩部(22)。上述基体部(21)具有:基板(211),其载置上述多个电池单元(11);底壁部(L212b),其设置于上述基板(211)中的与载置有上述多个电池单元(11)的面相反面侧离开上述基板(211)的位置;以及板带状的多个纵壁部(S212b),其在上述基板(211)与上述底壁部(L212b)之间分别沿规定方向延设。上述多个纵壁部(S212b)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与上述底壁部(L212b)和上述基板(211)连接。

    电池冷却器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4477769U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022503019.1

    申请日:2020-11-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冷却器。电池冷却器(1)包含第一部件(2)和第二部件(3)。第一路径部(21)与第二路径部(31)被连接成使第一制冷剂路径(22)与第二制冷剂路径(32)经由开口部(24)而连通,并且通过包围所述开口部(24)的密封部(42)而对所述第一路径部(21)与所述第二路径部(31)的连接部进行密封。第一接合部(25)和第二接合部(35)具有在与所述密封部(42)不同的位置相互重叠的重叠部(41),并且在所述重叠部(41)相互接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