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282276B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080004554.9
申请日:2010-01-15
Applicant: 独立行政法人物质·材料研究机构 ,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原田广史 , 横川忠晴 , 小泉裕 , 小林敏治 , 坂本正雄 , 川岸京子 , 冈田郁生 , 小熊英隆 , 鸟越泰治 , 种池正树 , 伊藤荣作 , 正田淳一郎 , 塚越敬三 , 小薮豪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D5/28 , C22C19/057 , C22F1/00 , C22F1/02 , C22F1/10 , C30B11/00 , C30B29/52 , F05D2300/607 , Y02T50/671
Abstract: Ni基单晶超合金为具有如下的化学组成的单晶,以质量%计含有Co:8~12%、Cr:5~7.5%、Mo:0.2~1.2%、W:5~7%、Al:5~6.5%、Ta:8~12%、Hf:0.01~0.2%、Re:2~4%、Si:0.005~0.1%,余量为Ni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
公开(公告)号:CN102282276A
公开(公告)日:2011-12-14
申请号:CN201080004554.9
申请日:2010-01-15
Applicant: 独立行政法人物质·材料研究机构 ,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原田广史 , 横川忠晴 , 小泉裕 , 小林敏治 , 坂本正雄 , 川岸京子 , 冈田郁生 , 小熊英隆 , 鸟越泰治 , 种池正树 , 伊藤荣作 , 正田淳一郎 , 塚越敬三 , 小薮豪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D5/28 , C22C19/057 , C22F1/00 , C22F1/02 , C22F1/10 , C30B11/00 , C30B29/52 , F05D2300/607 , Y02T50/671
Abstract: Ni基单晶超合金为具有如下的化学组成的单晶,以质量%计含有Co:8~12%、Cr:5~7.5%、Mo:0.2~1.2%、W:5~7%、Al:5~6.5%、Ta:8~12%、Hf:0.01~0.2%、Re:2~4%、Si:0.005~0.1%,余量为Ni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
公开(公告)号:CN106870012B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710091430.2
申请日:2014-03-20
Applicant: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轴流旋转机械及扩散器,轴流旋转机械具有:轴流旋转部,其由转子和定子形成,所述转子具备多个动叶且在轴线周围旋转自如,所述定子具备邻接于所述多个动叶而配置的多个静叶;以及,扩散器,其连接于轴流旋转部的下游,且向轴线方向延伸而形成为环状流路,其特征在于,轴流旋转部的内周侧内壁中,作为与末级叶片的轴线方向上的位置相对应的内周侧内壁的末级叶片部内周侧内壁的直径形成为,相对于末级叶片的前缘位置末级叶片的后缘位置的直径更小,末级叶片为多个动叶和多个静叶中的最下游一侧的叶片,作为扩散器的内周侧内壁的扩散器内周侧内壁,随着朝向作为下游一侧的轴线方向的第一侧,全部或一部分逐渐缩径。
-
公开(公告)号:CN106661947B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580043797.6
申请日:2015-10-20
Applicant: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减少在涡轮动叶与外壳之间的余隙漏出的漏流量、有效地抑制由漏流引起的损失的涡轮动叶以及燃气轮机。在轮机中使用的涡轮动叶(26)具备:具有由腹面(31)以及背面(32)形成的翼型的翼型部(30);在所述涡轮动叶的前端面(35)中从前缘侧(33)朝向后缘侧(34)延伸的一根以上的凸肋(40、42、44),所述凸肋中的至少一根(42)具有在所述凸肋的延伸方向上相连的棱线(43),与所述前端面对置的涡轮的外壳内壁面(23)和所述前端面之间的间隙(100)在所述棱线上具有极小值,在所述凸肋的宽度方向上的所述棱线的两侧中,所述间隙比所述极小值大。
-
公开(公告)号:CN103459781B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280015503.5
申请日:2012-03-22
Applicant: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D9/02 , F01D25/30 , F02C7/00 , F05D2250/52 , F05D2260/213
Abstract: 在涡轮排气结构及燃气轮机中,设置呈圆筒形状而构成燃烧气体通路(A)的涡轮机室(26),在该涡轮机室(26)上连接呈圆筒形状而构成排气通路(B)的排气扩散器(31),在该排气扩散器(31)设置压力损失体(61),由此,通过进行高效的排气的压力恢复而能够提高涡轮效率、提高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089499B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0980127062.6
申请日:2009-12-24
Applicant: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D9/041 , F01D5/186 , F01D9/023 , F02C7/18 , F05D2260/202
Abstract: 一种一级定子叶片的冷却结构,具备:多个连结部件,其设置在沿燃气轮机的周向配置的多个燃烧器之间;以及冷却孔,其设置于各个所述一级定子叶片,为了对从所述多个燃烧器流入的燃烧气体的滞流线周边的所述一级定子叶片进行冷却,而从该一级定子叶片的内部向外部排放冷却气体,所述冷却孔形成于根据所述一级定子叶片与配置在该一级定子叶片附近的所述连结部件的相对位置而确定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3237958A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080070409.0
申请日:2010-12-27
Applicant: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D5/141 , F05D2240/122 , F05D2240/304 , Y02T50/673
Abstract: 本发明的叶身具备主体部(4)和后缘部(6),所述主体部(4)具有背面(2)和腹面(3),所述后缘部(6)以连续的曲面(5)连接背面(2)和腹面(3),后缘部(6)的曲面(5)从背面(2)或腹面(3)中的任意一方朝向位于流体的流动方向的最下游侧的后端部(7)而曲率半径逐渐减小,在后端部(7)曲率半径达到最小,然后,从后端部(7)朝向背面(2)或腹面(3)中的任意另一方而曲率半径逐渐增加并直至背面(2)或腹面(3)中的任意另一方。
-
公开(公告)号:CN102187013A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号:CN200980141180.2
申请日:2009-11-27
Applicant: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35/486 , C04B2235/3224 , C04B2235/96 , C04B2235/9607 , C23C4/04 , C23C4/11 , C23C28/3215 , C23C28/345 , C23C28/3455 , F01D5/288 , F05D2230/90 , Y10T428/1261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YSZ相比高温结晶稳定性优异、具有高韧性且具有高隔热效果的隔热涂层用材料。另外,提供一种具有使用该隔热涂层用材料形成的陶瓷层的热循环耐久性优异的隔热涂层、以及具备该隔热涂层的涡轮用部材及燃气轮机。隔热涂层用材料以含有作为稳定剂的Yb2O3和Sm2O3的ZrO2为主,所述稳定剂的含量为2mol%以上7mol%以下,所述Sm2O3的含量为0.1mol%以上2.5mol%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1080596B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0680001290.5
申请日:2006-06-02
Applicant: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燃烧室(500),具有预混合燃烧器(100),每个预混合燃烧器都包括在燃烧器管(120)中的燃料喷嘴(110),该燃料喷嘴(110)具有在其外周表面上的涡旋叶片(130)。每个涡旋叶片(130)具有喷射孔(133a、133b)。当燃气轮机处于满载荷条件下时,燃料从所有涡旋叶片(130)的喷射孔(133a、133b)喷射,且当处于部分载荷条件下时,执行分级控制。在分级控制中,燃料仅从特定数量的涡旋叶片(130)的喷射孔(133a、133b)喷射,这些涡旋叶片在周缘方向上相邻近,而停止从其余涡旋叶片(130)的喷射孔(133a、133b)喷射燃料。由于对每个涡旋叶片(130)来说燃料喷射和停止的分级控制,甚至在部分载荷条件下,燃料-空气比可以局部地增加,以使得能抑制CO和UHC的产生而实现高效的燃烧。
-
公开(公告)号:CN107250511A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680011269.7
申请日:2016-03-10
Applicant: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吸气冷却装置(150)具备供水管线(131)和热泵装置(151)。供水管线(131)向利用来自燃气涡轮(10)的废气(EG)的热而产生蒸汽的废热回收锅炉(110)输送水。热泵装置(151)使燃气涡轮(10)吸入的空气(A)的热向在供水管线(131)中流动的水移动而将空气(A)冷却,另一方面对水进行加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