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环境一号卫星的陆地气溶胶光学厚度反演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03204B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申请号:CN201110029197.8

    申请日:2011-0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环境一号卫星的陆地气溶胶光学厚度反演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S1.模拟观测几何、大气状况,进行辐射传输计算,获得大气参数,形成查找表;S2.根据辅助数据,提取各像元的观测天顶角以及方位角,并计算太阳天顶角以及方位角,获得观测几何;S3.对HJ-1A/B星的CCD数据进行预处理;S4.利用暗目标算法获得各波段地表反射率信息,将查找表插值到各像元的观测几何,根据经过预处理得到的表观反射率计算不同陆地气溶胶光学厚度下的地表反射率,然后拟合得到陆地气溶胶光学厚度。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快速、方便的实现大范围的陆地气溶胶监测,为颗粒物污染监测提供了数据源。

    基于高分四号卫星的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反演方法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7389617A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10500843.1

    申请日:2017-06-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高分四号卫星的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反演方法及设备。所述方法包括S1,获取高分四号卫星的遥感数据中每个像元的观测几何;S2,基于所述遥感数据中每个像元及所述遥感数据中蓝波段数据,利用所述观测几何插值大气参数查找表,获取当前大气参数;S3,基于所述当前大气参数,利用改进的深蓝算法获取当前地表反射率,并获取不同气溶胶光学厚度下的表观反射率;S4,利用所述当前地表反射率和所述表观反射率对所述高分四号卫星的归一化表观反射率进行插值,以获取反演的气溶胶光学厚度。本发明对高分四号卫星的遥感数据进行反演得到气溶胶光学厚度,能够快速方便的实现大范围的气溶胶监测,为颗粒物污染监测提供数据源。

    高光谱卫星数据反演氧化亚氮廓线的通道选取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908838B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1711057456.1

    申请日:2017-11-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光谱卫星数据反演氧化亚氮廓线的通道选取方法及装置,包括:高光谱卫星数据在氧化亚氮υ1和υ3吸收带随气体浓度变化时的亮温变化幅度,选取变化幅度最大的光谱区间作为敏感通道集;根据氧化亚氮υ1和υ3吸收带的气体透过率以及传感器观测噪声,从敏感通道集中选取不被其它气体吸收特性覆盖且传感器噪声较小的通道作为优化通道集;根据权重函数的物理意义,从优化通道集中选取权重函数峰值所在高度不重叠的通道作为反演通道集。本发明根据氧化亚氮的红外吸收特征以及高光谱数据不同通道对不同气压层氧化亚氮吸收敏感的特性选择最优通道,使在所选反演通道上目标气体信息量大,干扰气体信息量小,氧化亚氮廓线的反演精度高。

    一种PM2.5浓度的估算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678085B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610018267.2

    申请日:2016-0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M2.5浓度估算方法及系统。该PM2.5浓度的估算方法包括:接收卫星传输的卫星遥感数据,并根据卫星遥感数据获取气溶胶光学厚度AOD;从全球气象预报系统GFS中获取气象预报数据,并根据气象预报数据获取大气边界层高度HPBL和近地面相对湿度RH;获取地面站点采集的PM2.5数据;根据地面站点的地理位置信息,对相同时间点的PM2.5数据、AOD、HPBL以及RH进行空间匹配;根据空间匹配后的PM2.5数据、AOD、HPBL以及RH建立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并根据地理加权回归模型估算PM2.5浓度。本发明通过引入气象预报数据中的HPBL和RH,并对AOD、HPBL、RH以及地面站点采集的PM2.5数据进行空间匹配,以评估区域内的PM2.5浓度,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估算精确高的优点。

    一种PM2.5浓度的估算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678085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018267.2

    申请日:2016-01-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90/15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M2.5浓度估算方法及系统。该PM2.5浓度的估算方法包括:接收卫星传输的卫星遥感数据,并根据卫星遥感数据获取气溶胶光学厚度AOD;从全球气象预报系统GFS中获取气象预报数据,并根据气象预报数据获取大气边界层高度HPBL和近地面相对湿度RH;获取地面站点采集的PM2.5数据;根据地面站点的地理位置信息,对相同时间点的PM2.5数据、AOD、HPBL以及RH进行空间匹配;根据空间匹配后的PM2.5数据、AOD、HPBL以及RH建立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并根据地理加权回归模型估算PM2.5浓度。本发明通过引入气象预报数据中的HPBL和RH,并对AOD、HPBL、RH以及地面站点采集的PM2.5数据进行空间匹配,以评估区域内的PM2.5浓度,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估算精确高的优点。

    一种大气校正方法以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675016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015091.5

    申请日:2016-01-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C25/00 G01C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大气校正方法以及系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来自高分一号卫星的WFV相机的数据;根据所述数据计算得到WFV相机各波段像元的表观反射率;根据所述数据利用辐射传输模式和WFV相机的波段响应函数进行相关计算,完成WFV相机遥感图像上不同区域大气分子散射差异修正,得到修正后的大气参数,从而形成大气参数查找表;以及根据所述表观反射率和所述大气参数查找表获得WFV相机各波段像元的地表反射率,从而实现大气校正。本发明基于高分一号卫星的WFV相机的数据实现大气校正,能够快速、方便地获取真实的地表反射率,为定量应用提供了数据源。

    基于环境一号卫星的可吸入颗粒物估算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539336B

    公开(公告)日:2013-10-09

    申请号:CN201110034421.2

    申请日:2011-02-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环境一号卫星的可吸入颗粒物估算方法,包括:S1:环境一号A/B星的CCD相机获取的原始数据反演目标区域的气溶胶光学厚度,并对目标区域的气溶胶光学厚度进行插值和平滑处理;S2:通过激光雷达获取大气边界层高度,根据大气边界层高度对经过插值和平滑处理后的气溶胶光学厚度垂直订正,获得近地面气溶胶的消光系数;S3:通过气象仪的观测获得近地面相对湿度,对近地面气溶胶消光系数进行湿度订正,获得没有吸湿增长影响的干燥近地面气溶胶消光系数;S4:将干燥近地面气溶胶消光系数转化为近地面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本发明通过卫星遥感连续、动态获取大气信息的优势,全面、动态的反映了可吸入颗粒物在较大区域内的空间分布。

    基于环境一号卫星的陆地气溶胶光学厚度反演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03204A

    公开(公告)日:2011-06-22

    申请号:CN201110029197.8

    申请日:2011-0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环境一号卫星的陆地气溶胶光学厚度反演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S1.模拟观测几何、大气状况,进行辐射传输计算,获得大气参数,形成查找表;S2.根据辅助数据,提取各像元的观测天顶角以及方位角,并计算太阳天顶角以及方位角,获得观测几何;S3.对HJ-1A/B星的CCD数据进行预处理;S4.利用暗目标算法获得各波段地表反射率信息,将查找表插值到各像元的观测几何,根据经过预处理得到的表观反射率计算不同陆地气溶胶光学厚度下的地表反射率,然后拟合得到陆地气溶胶光学厚度。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快速、方便的实现大范围的陆地气溶胶监测,为颗粒物污染监测提供了数据源。

    一种水汽廓线的反演方法以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784624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125491.1

    申请日:2016-0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3504 G01S7/4802 G01S17/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水汽廓线的反演方法以及装置。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来自NCEP的模式数据和来自CrIS的高光谱卫星数据;根据所述模式数据和所述高光谱卫星数据在数据库中查找与所述高光谱卫星数据匹配的经验正交回归系数,所述数据库包括至少一个经验正交回归系数;以及根据所述高光谱卫星数据和所述经验回归系数反演得到所述水汽廓线。其中,利用最小二乘法对训练样本模拟辐射值和水汽样本廓线的经验正交展开矩阵进行拟合,计算得到所述经验正交回归系数。本发明能够较为稳定地且快速地利用高光谱数据反演得到水汽廓线,为监测水汽分布提供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适合于业务应用,进而为更深层次地理解和量化水汽对天气及气候系统的反馈作用提供数据产品支撑。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