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晶片的热处理方法和硅晶片

    公开(公告)号:CN104979191B

    公开(公告)日:2018-04-03

    申请号:CN201510167489.6

    申请日:2015-04-10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确保硅晶片的表层和主体的强度,并且提高晶体品质的面内均匀性。解决手段为构成硅晶片的热处理方法,该硅晶片的热处理方法具有如下工序:第1工序,在氧化气氛中以1300℃~1400℃的保持温度进行热处理;第2工序,将上述第1工序中热处理的硅晶片以10℃/秒~150℃/秒的冷却速度进行冷却;以及第3工序,将上述第2工序中冷却的硅晶片在氧化气氛中以800℃~1250℃的保持温度热处理1小时~100小时。

    硅晶片的热处理方法和硅晶片

    公开(公告)号:CN104979191A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510167489.6

    申请日:2015-04-10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确保硅晶片的表层和主体的强度,并且提高晶体品质的面内均匀性。解决手段为构成硅晶片的热处理方法,该硅晶片的热处理方法具有如下工序:第1工序,在氧化气氛中以1300℃~1400℃的保持温度进行热处理;第2工序,将上述第1工序中热处理的硅晶片以10℃/秒~150℃/秒的冷却速度进行冷却;以及第3工序,将上述第2工序中冷却的硅晶片在氧化气氛中以800℃~1250℃的保持温度热处理1小时~100小时。

    硅晶片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075076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780025439.1

    申请日:2017-02-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硅晶片,该硅晶片具备:最表层的无缺陷区域(10),该最表层的无缺陷区域(10)的作为空位与氧的复合体的空位氧复合体的浓度小于1.0×1012/cm3;中间层(11),该中间层(11)与无缺陷区域(10)的晶片深度方向内侧相邻地形成,从无缺陷区域(10)侧朝向厚度方向内侧,中间层(11)的所述空位氧复合体的浓度在1.0×1012/cm3以上且小于5.0×1012/cm3的范围内逐渐增加,与无缺陷区域(10)的宽度tDZ对应地决定中间层(11)的宽度tI;以及体层(12),该体层(12)与中间层(11)的晶片深度方向内侧相邻地形成,体层(12)的所述空位氧复合体的浓度为5.0×1012/cm3以上。

    硅晶片的制造方法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048732B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610198592.1

    申请日:2016-04-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1/32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硅晶片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可使半导体设备形成区域的COP或氧析出核等晶体缺陷减少,可抑制设备形成工序中的热处理时的滑移位错的发生。硅晶片的制造方法,具备如下工序:工序1,将由通过CZ法生成的硅单晶锭切成的原料硅晶片在氧化性气体环境中、在最高到达温度设为1300℃以上且1380℃以下进行热处理;工序2,对通过工序1得到的热处理硅晶片进行剥离处理,剥离该热处理硅晶片表面的氧化膜;以及工序3,将通过工序2得到的被剥离硅晶片在非氧化性气体环境中、在最高到达温度设为1200℃以上且1380℃以下、升温速度设为1℃/秒以上且150℃/秒以下进行热处理,使所得硅晶片的表面~深7μm的区域的氧浓度最大值达到1.3×1018atoms/cm3以下。

    硅晶片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075076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1780025439.1

    申请日:2017-02-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硅晶片,该硅晶片具备:最表层的无缺陷区域(10),该最表层的无缺陷区域(10)的作为空位与氧的复合体的空位氧复合体的浓度小于1.0×1012/cm3;中间层(11),该中间层(11)与无缺陷区域(10)的晶片深度方向内侧相邻地形成,从无缺陷区域(10)侧朝向厚度方向内侧,中间层(11)的所述空位氧复合体的浓度在1.0×1012/cm3以上且小于5.0×1012/cm3的范围内逐渐增加,与无缺陷区域(10)的宽度tDZ对应地决定中间层(11)的宽度tI;以及体层(12),该体层(12)与中间层(11)的晶片深度方向内侧相邻地形成,体层(12)的所述空位氧复合体的浓度为5.0×1012/cm3以上。

    硅晶片的制造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048732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198592.1

    申请日:2016-04-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1/3225 C30B3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硅晶片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可使半导体设备形成区域的COP或氧析出核等晶体缺陷减少,可抑制设备形成工序中的热处理时的滑移位错的发生。硅晶片的制造方法,具备如下工序:工序1,将由通过CZ法生成的硅单晶锭切成的原料硅晶片在氧化性气体环境中、在最高到达温度设为1300℃以上且1380℃以下进行热处理;工序2,对通过工序1得到的热处理硅晶片进行剥离处理,剥离该热处理硅晶片表面的氧化膜;以及工序3,将通过工序2得到的被剥离硅晶片在非氧化性气体环境中、在最高到达温度设为1200℃以上且1380℃以下、升温速度设为1℃/秒以上且150℃/秒以下进行热处理,使所得硅晶片的表面~深7μm的区域的氧浓度最大值达到1.3×1018atoms/cm3以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