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519467B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210382005.X
申请日:2022-04-13
Applicant: 环球晶圆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邱锦桢
Abstract: 本发明描述了一种研磨碳化硅晶片以改善其几何曲率的方法。首先,将单晶晶体切成几个晶片,其中每个晶片都具有硅面,即第一表面。相反的另一面是碳面,称为第二表面。然后,将晶片的硅面朝下,并置于研磨载台上以执行第一次研磨。要强调的是,在晶片和研磨载台之间存在支撑承载件。承载件可以是凹形或凸形框架。研磨碳面后,取下晶片,脱除承载件,晶片将会在碳面上出现凸形或凹形。后来,晶片被上下翻转,碳面朝下,放置在一平坦的载台上。最后,将硅面打磨,这是第二次研磨。如此,使用本发明支撑承载件,可以改善晶片的几何曲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223846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365398.3
申请日:2022-04-06
Applicant: 环球晶圆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半导体衬底的制造方法,包括:对碳化硅晶片执行化学机械研磨工艺;对碳化硅晶片执行加热工艺以移除自然形成氧化层、去杂质、获得无刮痕表面及平坦化,其中加热工艺包括:将炉子的腔体以及碳化硅晶片升温至摄氏T度并维持时间t,并于腔体中通入氢气、氩气、氮气和/或氯化氢;然后降温炉子。
-
公开(公告)号:CN115458434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0413711.6
申请日:2022-04-15
Applicant: 环球晶圆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晶圆治具结构及引起高温潜变变形的处理设备,所述晶圆治具结构主要包括了两个可分离的治具。第一治具有一个第一斜面,第二治具含有另一个第二斜面。第一斜面及第二斜面相互平行,并同时倾斜于一个外力施压的方向。当第一治具及第二治具相互靠合,而将晶圆夹置于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之间时,通过施压外力,此芯片将受到一个沿着芯片表面的剪应力分量。若外力在高温下操作,此晶圆将会出现高温潜变。这个晶圆治具的倾斜结构,及辅助的处理设备,正是说明了利用夹具的倾斜设计,晶圆可以容易激活并发展高温潜变变形,从而改进晶圆的几何形状。
-
公开(公告)号:CN113471058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011380354.5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环球晶圆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L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碳化硅晶片的表面加工方法,其包括:提供碳化硅晶片;其中,碳化硅晶片的表面定义有碳面及硅面,并且碳面的晶向不同于硅面的晶向;实施有机薄膜形成步骤,其包含:以有机溶剂浸湿于碳化硅晶片的表面,以于碳化硅晶片的表面上形成有机薄膜;其中,有机溶剂的碳数不小于2、且挥发速率不大于250;以及实施牺牲氧化层形成步骤,其包含:将覆盖有机薄膜的碳化硅晶片置放于高温氧化炉内,以使得碳化硅晶片的表面形成为牺牲氧化层;其中,在牺牲氧化层形成步骤中,有机薄膜能辅助地使得硅面的氧化速率大于碳面的氧化速率。借此,此加工方法能减少材料的浪费、减少新的表面损伤产生的机会、及缩短牺牲氧化层的成长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3471058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011380354.5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环球晶圆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L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碳化硅晶片的表面加工方法,其包括:提供碳化硅晶片;其中,碳化硅晶片的表面定义有碳面及硅面,并且碳面的晶向不同于硅面的晶向;实施有机薄膜形成步骤,其包含:以有机溶剂浸湿于碳化硅晶片的表面,以于碳化硅晶片的表面上形成有机薄膜;其中,有机溶剂的碳数不小于2、且挥发速率不大于250;以及实施牺牲氧化层形成步骤,其包含:将覆盖有机薄膜的碳化硅晶片置放于高温氧化炉内,以使得碳化硅晶片的表面形成为牺牲氧化层;其中,在牺牲氧化层形成步骤中,有机薄膜能辅助地使得硅面的氧化速率大于碳面的氧化速率。借此,此加工方法能减少材料的浪费、减少新的表面损伤产生的机会、及缩短牺牲氧化层的成长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5519467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0382005.X
申请日:2022-04-13
Applicant: 环球晶圆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邱锦桢
Abstract: 本发明描述了一种研磨碳化硅晶片以改善其几何曲率的方法。首先,将单晶晶体切成几个晶片,其中每个晶片都具有硅面,即第一表面。相反的另一面是碳面,称为第二表面。然后,将晶片的硅面朝下,并置于研磨载台上以执行第一次研磨。要强调的是,在晶片和研磨载台之间存在支撑承载件。承载件可以是凹形或凸形框架。研磨碳面后,取下晶片,脱除承载件,晶片将会在碳面上出现凸形或凹形。后来,晶片被上下翻转,碳面朝下,放置在一平坦的载台上。最后,将硅面打磨,这是第二次研磨。如此,使用本发明支撑承载件,可以改善晶片的几何曲率。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