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组件、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712756B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1880019841.3

    申请日:2018-11-09

    Abstract: 一种框架组件、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该框架组件适用于固定至少一个膜片,该膜片的外缘设置至少一个第一组合部,该框架组件包含背板、边框单元及至少一个固定单元。该边框单元包括设置于该背板外缘的外框部及与该外框部连接的承载部,该承载部具有底面及相对于该底面的顶面。该固定单元结合于该承载部的底面,该固定单元包括第二组合部,该第二组合部未被该承载部所遮蔽并能与该膜片的第一组合部结合,以使该膜片固定于该框架组件中。

    框架组件、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053174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080027404.3

    申请日:2020-11-19

    Abstract: 一种框架组件(100),包含承载件(110)以及框件(120)。承载件(110)包含底壁(111)、内侧壁(113)以及外侧壁(115)。底壁(111)形成有开口(112),内侧壁(113)位于开口(112)中,且自底壁(111)朝远离底壁(111)的直立方向(D2)延伸,内侧壁(113)包含第一内卡结构(114)。外侧壁(115)沿着直立方向(D2)自底壁(111)延伸且与内侧壁(113)间隔设置,外侧壁(115)包含第一外卡结构(116)。框件(120)包含框本体(121)、内侧墙(123)以及外侧墙(125)。内侧墙(123)由框本体(121)延伸,内侧墙(123)包含第二内卡结构(124)。外侧墙(125)由框本体(121)延伸且与内侧墙(123)间隔设置,外侧墙(125)包含第二外卡结构(126)。第一内卡结构(114)与第二内卡结构(124)彼此卡合,且第一外卡结构(116)与第二外卡结构(126)彼此卡合。

    框架组件、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053174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080027404.3

    申请日:2020-11-19

    Abstract: 一种框架组件(100),包含承载件(110)以及框件(120)。承载件(110)包含底壁(111)、内侧壁(113)以及外侧壁(115)。底壁(111)形成有开口(112),内侧壁(113)位于开口(112)中,且自底壁(111)朝远离底壁(111)的直立方向(D2)延伸,内侧壁(113)包含第一内卡结构(114)。外侧壁(115)沿着直立方向(D2)自底壁(111)延伸且与内侧壁(113)间隔设置,外侧壁(115)包含第一外卡结构(116)。框件(120)包含框本体(121)、内侧墙(123)以及外侧墙(125)。内侧墙(123)由框本体(121)延伸,内侧墙(123)包含第二内卡结构(124)。外侧墙(125)由框本体(121)延伸且与内侧墙(123)间隔设置,外侧墙(125)包含第二外卡结构(126)。第一内卡结构(114)与第二内卡结构(124)彼此卡合,且第一外卡结构(116)与第二外卡结构(126)彼此卡合。

    框架组件、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712756A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1880019841.3

    申请日:2018-11-09

    Abstract: 一种框架组件、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该框架组件适用于固定至少一个膜片,该膜片的外缘设置至少一个第一组合部,该框架组件包含背板、边框单元及至少一个固定单元。该边框单元包括设置于该背板外缘的外框部及与该外框部连接的承载部,该承载部具有底面及相对于该底面的顶面。该固定单元结合于该承载部的底面,该固定单元包括第二组合部,该第二组合部未被该承载部所遮蔽并能与该膜片的第一组合部结合,以使该膜片固定于该框架组件中。

    背光模组及具有该背光模组的显示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6609957B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610237863.X

    申请日:2016-04-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背光模组及具有该背光模组的显示设备,该背光模组包含框架、散热装置、光源及导光板。该框架包括界定空气区的背盖单元,该散热装置位于该背盖单元的空气区的下方,该光源与该散热装置直接接触,该导光板与该光源对应设置以接收该光源所发出的光,且该散热装置位于该导光板与该背盖单元之间。利用该背盖单元界定空气区,并且将该散热装置设置在该空气区的下方,使得将该光源所产生的热限制在该背盖单元的位于该空气区下方的区域,从而使该空气区形成隔热设计,以大幅减少该光源产生的、传导至该背盖单元的上方的位置处的热,有效防止该背盖单元因热而产生弯折的现象。

    护角结构
    10.
    发明公开
    护角结构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5705803A

    公开(公告)日:2023-02-17

    申请号:CN202110916686.9

    申请日:2021-08-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护角结构,其包含框体以及至少一个保护件,框体的一侧能供一灯板组设,保护件沿组装方向组设于框体的一角隅处的配合区,配合区具有扣槽及沿组装方向延伸的导引槽,保护件具有卡扣及滑块,滑块及卡扣分别对应于导引槽及扣槽,框体及灯板组设成显示模组。在显示模组运送的过程中,保护件能保护灯板上位于角隅处的灯珠,由此避免维修显示模组的成本产生,且保护件借由卡扣及滑块与框体的配合区的扣槽及导引槽的对应组设,能使保护件牢固地设置于框体的配合区而不易脱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