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87674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240666.8
申请日:2024-03-04
Applicant: 甘肃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3F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周边环境扰动的老旧渠道精细化可持续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老旧渠道退水后,获取老旧渠道的工况参数;S2、计算并判定老旧渠道是否需要修复;S3、设计初代修复方案;S4、按照步骤S3的初代修复方案进行施工,获得初代翻新渠道;S5、初代翻新渠道运行期间,对初代翻新渠道再执行步骤S1‑S2的操作方法;S6、设计迭代修复方案;S7、按照步骤S6的迭代修复方案进行施工,获得迭代翻新渠道;S8、迭代翻新渠道运行期间,对迭代翻新渠道再执行步骤S5‑S7的操作方法。本发明修复老旧渠道过程中,避免开挖动土,降低对周边环境的扰动,通过精细化数据采集和计算,避免了修复滞后或修复过度,修复后不减小过流截面积,并体现了可持续循环使用的技术路线,修复后的渠道能够调整两侧的压力平衡。
-
公开(公告)号:CN117802950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311597791.6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甘肃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的利用排洪沟地形退水的灌溉引水渠道,包括相互交叉的引水渠道和排洪沟,引水渠道通过倒虹吸管道从排洪沟底部过水,倒虹吸管道的上游和下游分别为上引水渠道和下引水渠道,所述倒虹吸管道的入水口设置控水闸,上引水渠道尾端与排洪沟通过退水闸连接;控水闸水平设在上引水渠道底部用于开闭倒虹吸管道的入水口;控水闸上游的上引水渠道底部设置沉沙池。本发明的倒虹吸管道与控水闸配合使用,不仅能够实现过排洪沟灌溉,而且能够在灌溉结束后阻断引水渠道,并通过退水闸将上引水渠道内的残留水引入排洪沟,实现退水。
-
公开(公告)号:CN118087674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240666.8
申请日:2024-03-04
Applicant: 甘肃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3F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周边环境扰动的老旧渠道精细化可持续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老旧渠道退水后,获取老旧渠道的工况参数;S2、计算并判定老旧渠道是否需要修复;S3、设计初代修复方案;S4、按照步骤S3的初代修复方案进行施工,获得初代翻新渠道;S5、初代翻新渠道运行期间,对初代翻新渠道再执行步骤S1‑S2的操作方法;S6、设计迭代修复方案;S7、按照步骤S6的迭代修复方案进行施工,获得迭代翻新渠道;S8、迭代翻新渠道运行期间,对迭代翻新渠道再执行步骤S5‑S7的操作方法。本发明修复老旧渠道过程中,避免开挖动土,降低对周边环境的扰动,通过精细化数据采集和计算,避免了修复滞后或修复过度,修复后不减小过流截面积,并体现了可持续循环使用的技术路线,修复后的渠道能够调整两侧的压力平衡。
-
公开(公告)号:CN119067304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148359.3
申请日:2024-03-04
Applicant: 甘肃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Q50/26 , G06F18/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渠道状态分析和再造方法,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老旧渠道退水后,获取老旧渠道的工况参数;S2、计算并判定老旧渠道是否需要修复;再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3、设计初代修复方案;S4、按照初代修复方案建造初代翻新渠道;S5、初代翻新渠道运行期间再执行步骤S1‑S2的操作方法;S6、设计迭代修复方案;S7、按照迭代修复方案建造迭代翻新渠道;S8、迭代翻新渠道运行期间再执行步骤S5‑S7的操作方法。本发明避免开挖动土,降低对周边环境的扰动,通过多源数据精细化采集和计算,避免了渠道不当维护,再造后不减小过流截面积,并体现了可持续循环使用的技术路线,再造后的渠道能够调整两侧的压力平衡。
-
公开(公告)号:CN117802950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597791.6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甘肃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的利用排洪沟地形退水的灌溉引水渠道,包括相互交叉的引水渠道和排洪沟,引水渠道通过倒虹吸管道从排洪沟底部过水,倒虹吸管道的上游和下游分别为上引水渠道和下引水渠道,所述倒虹吸管道的入水口设置控水闸,上引水渠道尾端与排洪沟通过退水闸连接;控水闸水平设在上引水渠道底部用于开闭倒虹吸管道的入水口;控水闸上游的上引水渠道底部设置沉沙池。本发明的倒虹吸管道与控水闸配合使用,不仅能够实现过排洪沟灌溉,而且能够在灌溉结束后阻断引水渠道,并通过退水闸将上引水渠道内的残留水引入排洪沟,实现退水。
-
公开(公告)号:CN219220616U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320747764.1
申请日:2023-04-07
Applicant: 甘肃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F03B13/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统筹联动上水库的抽水蓄能电站,包括上水库、下水库以及连接在上水库与下水库之间的水道系统,水道系统的下端接水泵水轮机组,所述上水库为至少2个,相邻上水库之间通过连通管连通,连通管中间连接放空管并设置2个闸门,2个闸门位于放空管两侧;所述下水库为至少1个。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建站条件差的地区,通过能够统筹联动多个上水库,增大上水库可利用库容,进而增大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和发电量,提高水道系统选址的自由度,降低工程风险,提高建站的经济指标。
-
公开(公告)号:CN219218911U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320441851.4
申请日:2023-03-10
Applicant: 甘肃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高水头抽水蓄能电站,包括工况切换控制器,至少三个依地形从低到高依次布置的水库,相邻水库之间均通过输水系统、水泵水轮发电机组和尾水系统连接,水泵水轮发电机组接入电网;所述工况切换控制器控制水泵水轮发电机组在发电工况和抽水工况之间进行切换。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充分利用超高水头差,而且能够降低压力管道和水泵水轮发电机组的制造、安装难度及开发成本,提高水泵水轮发电机组之间配合的灵活性,此外,还能够自动化切换工况,具有调峰填谷、储能、调频、调相和事故备用等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221895900U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20405847.7
申请日:2024-03-04
Applicant: 甘肃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3F3/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内部套衬加固防渗防倾的翻新渠道,包括老旧渠道,老旧渠道的内部预埋梅花状分布的插筋并设置有套衬层,套衬层沿老旧渠道的内表面布设,套衬层两侧壁高出老旧渠道的侧墙并向外延展出压在侧墙上的托耳;贯穿老旧渠道的侧墙和套衬层设置有降低侧墙外侧地下水压力的泄压排水管。本实用新型针对老旧渠道外部施工困难的情形,从内部进行修复加固,延长渠道的使用期限,翻新渠道不小于老旧渠道的过流截面积,而且能够降低外侧地下水压力,提高侧墙的横向平稳性。
-
公开(公告)号:CN221421841U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323210690.7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甘肃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灌溉引水渠道过排洪沟退水系统,包括相互交叉的引水渠道和排洪沟,引水渠道通过倒虹吸管道从排洪沟底部过水,倒虹吸管道的上游和下游分别为上引水渠道和下引水渠道,所述倒虹吸管道的入水口设置控水闸,上引水渠道尾端与排洪沟通过退水闸连接;控水闸水平设在上引水渠道底部用于开闭倒虹吸管道的入水口;控水闸上游的上引水渠道底部设置沉沙池。本实用新型的倒虹吸管道与控水闸配合使用,不仅能够实现过排洪沟灌溉,而且能够在灌溉结束后阻断引水渠道,并通过退水闸将上引水渠道内的残留水引入排洪沟,实现退水。
-
公开(公告)号:CN220057823U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21079124.4
申请日:2023-05-06
Applicant: 甘肃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水渠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大型输水渠退水口减能消波装置,包括消波装置,消波装置包括挡墙板、边墩、孔洞、导流板、工字钢支架、滑槽、滑动块、挡墙面板、弹性杆、缓冲弹簧和固定块,挡墙板两侧安装有边墩,挡墙板正面设有孔洞,边墩对应一侧安装有工字钢支架,边墩侧面设有滑槽,挡墙面板两侧安装有滑动块,弹性杆安装于挡墙面板背面,固定块安装于吧边墩底。该大型输水渠退水口减能消波装置通过导流板,工字钢支架、导流板底部及顶部留有一定空洞,下部孔洞为改变流态设置,在保证出水流量的前提下,压低导流板后方水位,减少水力的振荡,达到提高效率的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