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53639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800232.5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华南地区水源水库中拉式尖头藻水华的生物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水华程度等级划分;S2、防治单元构建;S3、防治体系构建;S4、防治体系维护。本发明的一种华南地区水源水库中拉式尖头藻水华的生物防治方法利用生物防治方法有效防治华南地区水源水库常见的拉氏尖头藻水华,拉氏尖头藻水华弥散性分布的特性,提供了一套石笼网与环棱螺的综合防治系统,针对可保障水源水库供水安全同时维护生态系统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4804243B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210359444.9
申请日:2022-04-07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华治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藻类水华暴发的应急处置方法,包括船体,所述船体内部的右端活动安装有第一横杆,所述第一横杆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清洁板,所述清洁板的表面开设有漏孔。本发明通过设置清洁板、刮板和第一弹簧,该装置利用清洁板转动时的挤压力对刮板施压,同时又通过刮板对其表面的水华进行清除,利用第一弹簧的弹力恢复作用,对刮板施加一个推力,使得刮板瞬间复位,利用刮板瞬间运动时与其表面的水华发生滑动摩擦,使得水华与刮板脱离并进入到收集盒的内部进行存储,且清洁板是转动时自下而上对水华进行清洁,与传统的横向过滤相比,防止过滤时水华向两侧流动,提高了水华的清洁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005732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0929975.6
申请日:2024-07-11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IPC: G06Q10/0637 , G06Q50/2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河流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河流生态资料信息,基于河流生态资料信息,获得评价指标;基于预设的多层次指标筛选规则,从评价指标中筛选获得当前河流相关指标;根据当前河流相关指标,建立当前河流指标评价体系;对应于当前河流指标评价体系,获取采样检测数据,以及从河流生态资料信息获取计算评级数据;基于当前河流指标评价体系,使用采样检测数据和计算评级数据进行匹配计算,获得多指标综合评价结果。本申请具有建立河流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并提高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与目标河流的适应性,保障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的准确性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515374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983416.3
申请日:2024-07-22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蓝藻水华快速应急处置一体化装置,适用于蓝藻水华处置技术领域,包括网兜固定架和水体处置结构,所述网兜固定架用于架设网兜;所述水体处置结构包括安装架组件和水体处置组件;水体处置组件包括多个相互可拆卸式安装的单位水体处置件,单位水体处置件包括壳体和水体调动处置件,水体调动处置件安装在壳体内部;水体调动处置件包括调水动力件和水体处置件,调水动力件用于调动水体流动,实现消除在网兜、网兜固定架和水体处置组件整体向前移动过程中对水体的推动力,避免蓝藻水华被推散,易于做到蓝藻水华聚集,提高网兜快速打捞漂浮蓝藻效率;水体处置件用于向水体中增加氧气;完成快速应急处置改善水体现有水动力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4802617B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0647471.6
申请日:2022-06-09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水域污染治理技术领域的一种水生态环境治理的污染物打捞方法,包括使用行驶在水面上的打捞艇,以及安装在所述打捞艇上并用于打捞污染物的打捞组件,上围网和下围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在固定环的外围,并在展开后形成球状用于包裹污染物,固定环上还安装有用于同步驱动上围网和下围网的一侧转动的旋转组件,打捞艇上还设有用于吸附水面油污的油污吸附端,且打捞艇内还安装有用于控制打捞艇吃水深度的配重组件。相较于传统的打捞方式,本申请避免了打捞机构在水下移动时,带动水波对污染物造成的直面冲击,也减小了产生的波浪幅度,进而使得污染物能够被稳定打捞,提高了对水下污染物的打捞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802617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647471.6
申请日:2022-06-09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水域污染治理技术领域的一种水生态环境治理的污染物打捞方法,包括使用行驶在水面上的打捞艇,以及安装在所述打捞艇上并用于打捞污染物的打捞组件,上围网和下围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在固定环的外围,并在展开后形成球状用于包裹污染物,固定环上还安装有用于同步驱动上围网和下围网的一侧转动的旋转组件,打捞艇上还设有用于吸附水面油污的油污吸附端,且打捞艇内还安装有用于控制打捞艇吃水深度的配重组件。相较于传统的打捞方式,本申请避免了打捞机构在水下移动时,带动水波对污染物造成的直面冲击,也减小了产生的波浪幅度,进而使得污染物能够被稳定打捞,提高了对水下污染物的打捞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360915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786322.7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体藻源异味物质高效削减系统,适用于水体藻源异味物质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异味收集削减组件;异味收集削减组件包括异味收集板、侧异味集中件和兜底异味收集件,异味收集板装配在藻类打捞组件上方,用于收集打捞藻类过程中的异味;侧异味集中件设置有两排,并对称分布在异味收集板两侧,用于将打捞藻类过程中的异味从打捞边缘处吹向中间;兜底异味收集件加装在两排侧异味集中件之间的异味收集板上,用于在向前移动打捞藻类过程中兜底收集异味收集板收集中遗漏的异味;实现两侧的两排侧异味集中件,与兜底异味收集件形成U型向前移动进行全方位对异味进行消除,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4656117B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565814.4
申请日:2022-05-24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IPC: C02F9/14 , C02F3/34 , C02F3/02 , C02F101/10 , C02F101/16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域污染物综合削减的脱氮除磷装置,涉及到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主流道和与所述主流道连接用于分流的第一支流道和第二支流道。本发明通过设置分流单元和脱氮除磷单元,当水质检测器检测到水质较差需要进行净化时,分流单元将水流导向第二支流道,通过第二支流道内的脱氮除磷单元对水流进行净化处理,通过分流单元的使用,保证是水质合格时,水流可正常通过,在水质较差时,进行分流净化,通过将脱氮除磷单元设置于第二支流道内,代替了现有在河道附近建设污水处理厂的净化方式,解决了成本需求高、占用空间大的问题,解决了在城镇内小型河流附近不适合建立污水处理厂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656117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10565814.4
申请日:2022-05-24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IPC: C02F9/14 , C02F3/34 , C02F3/02 , C02F101/10 , C02F101/16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域污染物综合削减的脱氮除磷装置,涉及到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主流道和与所述主流道连接用于分流的第一支流道和第二支流道。本发明通过设置分流单元和脱氮除磷单元,当水质检测器检测到水质较差需要进行净化时,分流单元将水流导向第二支流道,通过第二支流道内的脱氮除磷单元对水流进行净化处理,通过分流单元的使用,保证是水质合格时,水流可正常通过,在水质较差时,进行分流净化,通过将脱氮除磷单元设置于第二支流道内,代替了现有在河道附近建设污水处理厂的净化方式,解决了成本需求高、占用空间大的问题,解决了在城镇内小型河流附近不适合建立污水处理厂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75079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848980.0
申请日:2024-12-16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IPC: C02F3/32 , C02F1/38 , C02F1/00 , C02F11/123 , C02F11/122 , B30B9/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针对弥散性藻类水华的生物‑物理耦合治理设备及方法,设备包括底板、设在底板上的储水箱、设在储水箱内部的预处理组件和设在底板上的带式压滤组件;储水箱内部设置有网格格栅,网格格栅底端设置有收集斗;预处理组件用于对收集斗下落的藻颗粒聚集体进行重力脱水处理;带式压滤组件用于对藻颗粒聚集体进行挤压脱水处理;本发明利用铜锈环棱螺对游离藻颗粒的主动摄食、消化系统聚集、排泄成团聚集体的藻类富集行为,实现基于安全的藻水分离目的;同时,利用带式压滤组件将藻颗粒聚集体沿斜向上方向运至水面,在这个过程中藻颗粒聚集体逐渐与水分离,实现了弥散性藻类水华生物‑物理耦合治理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