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577986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210161587.9
申请日:2022-02-22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人工生态环境碳汇的动态监测系统,包括:用于构建封闭的人工生态环境的主体结构,主体结构的内部设有用于监测和调节人工生态环境中二氧化碳和氧气浓度的气体浓度监测模块。本发明模拟外部环境的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氧气浓度、气压等,使封闭空间内的光合速率与外界同种植物相同,并通过橡胶条擦拭玻璃罩的受光面,防止起雾导致光照不足,在擦拭过程中通过长盒进行蓄水,返回后自动将积水倾倒,同时调整迎光角度,并分别记录二氧化碳注入量与释放量,以此计算出二氧化碳吸收量,对该封闭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消耗量进行计算,可以动态监测其在不同时段的碳汇能力,方便对该人工生态环境的在不同时间的碳汇能力进行有效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4577986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161587.9
申请日:2022-02-22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人工生态环境碳汇的动态监测系统,包括:用于构建封闭的人工生态环境的主体结构,主体结构的内部设有用于监测和调节人工生态环境中二氧化碳和氧气浓度的气体浓度监测模块。本发明模拟外部环境的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氧气浓度、气压等,使封闭空间内的光合速率与外界同种植物相同,并通过橡胶条擦拭玻璃罩的受光面,防止起雾导致光照不足,在擦拭过程中通过长盒进行蓄水,返回后自动将积水倾倒,同时调整迎光角度,并分别记录二氧化碳注入量与释放量,以此计算出二氧化碳吸收量,对该封闭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消耗量进行计算,可以动态监测其在不同时段的碳汇能力,方便对该人工生态环境的在不同时间的碳汇能力进行有效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4538618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0161628.4
申请日:2022-02-22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C02F3/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域生态环境修复装置及系统,包括方形浮板、固定组件、风板组件和若干个浮岛组件,固定组件设置在方形浮板一端的下表面,用于限制方形浮板在水域中的漂浮范围。本发明通过设置方向可缓慢旋转的风向板,不断改变生态浮岛整体的受力方向,使得生态浮岛在锚链控制的范围内不断的摆动,种植在块状浮岛中的水生植物在吸收该区域的氮磷等富营养物质后,可以变换位置,进一步吸收其他区域的富营养物质,增加吸收效果,通过设置独立的方便拆装的块状浮岛用于防止部分植物枯萎造成吸收效果减弱,块状浮岛可以进行垂直拆装,无需从边缘处逐个拆解,更换过程非常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06960267B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1610013906.6
申请日:2016-01-08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人工智能研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食叶类农业虫害风险评估方法,通过风险评估模型对选定待评估风险区域内的食叶类农业虫害风险进行评估,可以帮助相关植保部门了解和预测虫害发生的影响因素,有利于虫害防治的决策制定。在虫害可能爆发发生前,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对风险较高的区域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以控制虫情,将灾害损失减到最低。
-
公开(公告)号:CN117333055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270968.1
申请日:2023-09-27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G06Q10/0639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的环境评估方法及系统,涉及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后区域的地质特征信息以及生物特征信息;将地质特征信息以及生物特征信息进行联合处理分析得到环境质量值;其中,所述环境质量值包括地质特征值和生物特征值,效果是在如果环境评估值HJP≤预设的环境评估阈值P,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后区域的环境不合格,即需要对废弃矿山区域继续进行修复,如果环境评估值HJP>预设的环境评估阈值P,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后区域的环境合格,则不需要对废弃矿山区域继续进行修复。
-
公开(公告)号:CN116654307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848853.X
申请日:2023-07-12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城市生态空间研究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无人机技术的城市生态空间识别系统,包括:采集模块、传输模块以及处理模块,所述采集模块包括:无人机主体、采集设备以及设置在无人机主体底部两侧的两个支脚;所述支脚上设有安装箱,所述安装箱内滑动设有移动件以及弹性件,所述安装箱内设有电磁铁,所述移动件上设有支杆,所述支杆的底端延伸至支脚的下方并与支板连接,所述支板的下方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无人机主体上设有控制器;本申请中在无人机主体的下落区域凹凸不平时,此支脚上的压力传感器未与地面接触时,控制器接收到信息,控制此处电磁铁断电,使移动件带着支杆与支板下移与地面接触,阻止无人机主体发生侧翻。
-
公开(公告)号:CN114538618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161628.4
申请日:2022-02-22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C02F3/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域生态环境修复装置及系统,包括方形浮板、固定组件、风板组件和若干个浮岛组件,固定组件设置在方形浮板一端的下表面,用于限制方形浮板在水域中的漂浮范围。本发明通过设置方向可缓慢旋转的风向板,不断改变生态浮岛整体的受力方向,使得生态浮岛在锚链控制的范围内不断的摆动,种植在块状浮岛中的水生植物在吸收该区域的氮磷等富营养物质后,可以变换位置,进一步吸收其他区域的富营养物质,增加吸收效果,通过设置独立的方便拆装的块状浮岛用于防止部分植物枯萎造成吸收效果减弱,块状浮岛可以进行垂直拆装,无需从边缘处逐个拆解,更换过程非常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209400264U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920145565.7
申请日:2019-01-28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G01N1/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态环境监测用土壤取样装置,包括底座、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钻头和第二钻头,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外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杆,所述固定架与支撑板的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滑套,且滑套套设在导杆的表面,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监测技术领域。该生态环境监测用土壤取样装置,通过将第一钻头与第二钻头表面的螺旋槽反向设置,利用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使第一钻头与第二钻头反向转动,在钻孔取样的同时,两个反向的扭矩相互抵消,可减小外部框架的支撑负担,使装置工作使更稳定,且使用两个电机控制钻孔,工作效率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211014267U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922159651.6
申请日:2019-12-05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环境监测装置,涉及水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机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导流板,所述机体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远离隔板的一端与机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机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电动水泵,所述电动水泵的出水端固定连通有送水管,所述送水管远离电动水泵的一端贯穿机体的外表面并延伸至机体的内部,所述转动杆的顶端贯穿导流板的底面并延伸至导流板的上方,所述转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检测筒。该水环境监测装置,具备水汽两种检测方式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14622629U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20526052.8
申请日:2021-03-13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坡地水土保持监测装置,涉及到监测装置领域,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中部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内部贯穿设置有插钎,所述插钎的底端设置为为圆锥状,所述通槽的顶端外侧设置有弧形板。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插钎的外侧设置有弧形板,弧形板通过燕尾滑块在插钎的外侧滑动,工作人员可根据实际的坡度转动安装板,从而使安装板与坡面完全贴合,保证本装置安装后的稳定性,转动安装板的同时带动活动杆转动,进而使弧形板在插钎上移动,当固定好安装板后,通过设置的定位螺杆将弧形板的位置固定,进而通过活动杆对插钎进行支撑,提高了插钎的稳定性,进而保证了检测结果的精确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