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232254A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910547640.7
申请日:2019-06-24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江苏开放大学(江苏城市职业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态模拟计算水稻生长的模型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用水稻材料:选用三个株型差异明显的水稻材料TQ、YIL55和PAY1;S2,水稻材料种植:将S1中选用的三种水稻材料分别在两个不同纬度地区进行种植,灌溉方式选择长期淹灌,水稻生长期内无病虫害发生,无强风天气及人为因素干扰水稻冠层结构。本发明构建的G-ORY模型在水稻研究工作的诸多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在水稻理想株型设计和良种选育中进行应用,同时G-ORY中可设置种植密度,为水稻栽培的生产决策(如灌溉、施肥、管理等)提供指导信息,在气候变化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及气象灾害预警中进行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264459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547775.3
申请日:2019-06-24
Applicant: 江苏开放大学(江苏城市职业学院) ,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壤裂缝特征信息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拍摄土壤裂缝图像;S2,土壤裂缝图像增强处理;S3,土壤裂缝图像分割;S4,二值图像的形态学处理;S5,土壤裂缝特征信息提取。本发明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提取土壤裂缝特征信息,该方法较传统方法具有图像采集简便、精确高、处理内容丰富、灵活度高、无随机误差及计算效率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579585A
公开(公告)日:2019-12-17
申请号:CN201910885336.3
申请日:2019-09-19
Applicant: 江苏开放大学(江苏城市职业学院) ,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土壤开裂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土壤开裂研究的样品厚度确定方法,包括步骤一、取相同土壤直径样品,设计基于土壤样品的不同土壤厚度开裂实验;步骤二、针对每一组土壤厚度开裂实验,计算各个重复样品的土壤裂缝表面特征的平均值和标准差,比较不同土壤厚度下裂缝表面特征的重现性;步骤三、针对每一组土壤厚度开裂实验,分别利用图像法计算样品的开裂面积,比较不同厚度下两种方法的差异性,确定相同厚度样品裂缝体积的可测定性,本发明在同一厚度下,不同重复之间土壤最终开裂指标参数值重复性较好,通过图像和细针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对铁粉法测定的土壤开裂体积值的替换;并且可以较为准确的测算出土壤开裂研究的最适厚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399390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437184.8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G06T17/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无人机激光雷达数据的芦苇湿地三维制图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无人机激光雷达扫描芦苇湿地,获取芦苇湿地的点云数据集;对采集到点云数据集进行预处理;对预处理后的点云数据集点进行特征提取和分类,然后进行配准和融合,生成三维场景。通过设置自动换电平台,无须人工值守,当无人机降落到对接平台时即可自动完成换电,无人机降落时,通过重力势能转化为换电池进行蓄能,完全降落后即通过蓄能组件带动电池组进行更换,更换后即可立即起飞,提高了效率,使激光雷达的扫描时间更加集中,有利于特征模块的配准融合,该无人机充电换电过程中不需要人工在现场频繁操作,有利于对芦苇湿地三维地图的频繁更新。
-
公开(公告)号:CN111699879B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010535810.2
申请日:2020-06-12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天津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土流失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由多个防护装置、及覆盖设于控制装置上的防护网组成,所述防护装置整体呈上下开口箱体结构,且由多个防护单元组成;所述防护单元包括一体设置的隔板和立柱,所述立柱的侧面上沿轴心环形阵列分布若干个嵌槽,所述隔板的一侧边与立柱一体连接,另一侧边上设有凸块,所述凸块嵌设于另一防护单元的嵌槽中;本发明通过该装置可以有效的组合布置在防护控制的区域,通过防护装置和防护网给草被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有利于草被的迅速成长,进而有效的控制水土流失。
-
公开(公告)号:CN112816242B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110132308.1
申请日:2021-01-31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nventor: 王书航 , 张孝飞 , 张博 , 张爱国 , 曹秉帅 , 顾羊羊 , 严岩 , 杜薇 , 李文静 , 单楠 , 徐德琳 , 敖文 , 庞博 , 王文林 , 窦华山 , 邹长新 , 张哲 , 郭鹏 , 赵姝彦 , 刘波
IPC: G01N1/04
Abstract: 本发明的草原植被样方采集装置,包括采集车主体,采集车主体的中部设置有若干个上端开口的植被烘干桶,采集车主体上还安装有左右驱动装置、样方采集装置以及样方回收装置,左右驱动装置包括丝杆、丝杆座、传送回路支撑杆、配重块、主动轮、第二电机、从动轮、传送带和第一电机,样方回收装置包括第三电机、偏心杆、第四电机、固定环、植被样方输送杯和输送板,样方采集装置包括横推气缸、挡板安装块、滑轨、滑铲安装块、滑铲装置横移气缸、滑铲升降气缸、滑铲转动气缸、滑铲、挡板升降气缸以及挡板。本发明实现了草原样方采集回收过程的智能化,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的投入。
-
公开(公告)号:CN111122224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2010126982.4
申请日:2020-02-28
Applicant: 呼伦贝尔市北方寒冷干旱地区内陆湖泊研究院 ,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nventor: 敖文 , 王文林 , 窦华山 , 邹长新 , 庞博 , 曹秉帅 , 刘波 , 张爱国 , 严岩 , 余岑涔 , 王增龙 , 杜薇 , 杜亮亮 , 李文静 , 姚俊学 , 张雪丹 , 徐德琳 , 顾羊羊 , 张弛 , 张文慧 , 周兴军 , 曲学斌 , 叶鑫 , 沈忱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湖泊冰层灰尘沉降附存对照冰柱取样装置和取样方法,通过冰层钻孔使湖水漫到冰面,然后清理湖冰后,钻孔中只有未经落灰的湖水,此时,在钻孔中放入本装置的取样管,并在取样管上加上封盖,保证灰尘不会落入取样管中,等到取样管中的水结冰,再将取样管取出,获得其中的冰柱,就可以得到完全由湖水冻结而成的对照冰柱,由于该对照冰柱的湖水组成与冰面上钻取冰柱的湖水组成是一致的,因此,可以消除湖水中本身污染对冰层灰尘沉降附存的影响,从而使高精度检测湖泊冰层灰尘沉降附存量成为可能。本发明的取样装置设置有内外双层加热层,在不影响冰柱形态的情况下,方便将取样管和冰柱的取出。
-
公开(公告)号:CN111122224B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010126982.4
申请日:2020-02-28
Applicant: 呼伦贝尔市北方寒冷干旱地区内陆湖泊研究院 ,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nventor: 敖文 , 王文林 , 窦华山 , 邹长新 , 庞博 , 曹秉帅 , 刘波 , 张爱国 , 严岩 , 余岑涔 , 王增龙 , 杜薇 , 杜亮亮 , 李文静 , 姚俊学 , 张雪丹 , 徐德琳 , 顾羊羊 , 张弛 , 张文慧 , 周兴军 , 曲学斌 , 叶鑫 , 沈忱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湖泊冰层灰尘沉降附存对照冰柱取样装置和取样方法,通过冰层钻孔使湖水漫到冰面,然后清理湖冰后,钻孔中只有未经落灰的湖水,此时,在钻孔中放入本装置的取样管,并在取样管上加上封盖,保证灰尘不会落入取样管中,等到取样管中的水结冰,再将取样管取出,获得其中的冰柱,就可以得到完全由湖水冻结而成的对照冰柱,由于该对照冰柱的湖水组成与冰面上钻取冰柱的湖水组成是一致的,因此,可以消除湖水中本身污染对冰层灰尘沉降附存的影响,从而使高精度检测湖泊冰层灰尘沉降附存量成为可能。本发明的取样装置设置有内外双层加热层,在不影响冰柱形态的情况下,方便将取样管和冰柱的取出。
-
公开(公告)号:CN118223449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557019.X
申请日:2024-05-07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IPC: E02B3/12 , C02F3/32 , C02F3/34 , E02B3/14 , E02D27/12 , E02D27/52 , A01G22/00 , A01G20/00 , A01G24/10 , A01G24/13 , A01G24/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河道治理的组合式生态驳岸及其构建方法,其中,生态驳岸包括从河道浅水水域沿河道坡面向上依次设置的生态驳岸基础、河道水质净化区和面源污染拦截区,生态驳岸基础包括沿河道走向设置的桩基础和下格梗,桩基础固定于河道浅水河床中,下格梗固定在桩基础上并沿河道走向设置,河道水质净化区从下格梗沿河道坡面延伸至河道洪水位线高度处,河道水质净化区种植挺水植物,河道水质净化区上端设置有上格梗,上格梗沿河道走向设置,面源污染拦截区从上格梗沿河道坡面延伸至河岸,面源污染拦截区种植草本植物。本发明是结合了传统的硬质驳岸和自然护坡的优缺点设计而出,实现了生态修复、水利防冲、景观提升等三方面的平衡,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易于建造,对河道治理工程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8110152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447566.2
申请日:2024-04-15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生态植被恢复用防风固沙装置,包括铺设于沙漠表面的多组固沙机构和对其之间进行限位固定的多组固定机构,以及安装在固定机构之间的防风机构和架设与固定机构上方的灌溉机构,本发明涉及生态恢复技术领域。该用于生态植被恢复用防风固沙装置,通过铺设在沙漠表面的固沙机构可以进行固沙处理,种植环可以对植被进行种植加固处理,灌溉机构可以对生态植被进行灌溉处理,增加了种植时的成活率,防风机构可以对风沙进行阻隔,通过对装置的拼接安装增加了安装时的便捷性,并且使得装置可以对大面积的沙漠区域进行固沙防风沙处理,大大增加了防风固沙与植被加固质量,提高了生态植被恢复的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