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72706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0846089.2
申请日:2023-07-11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6V10/40 , G06V10/82 , G06V10/77 , G06V10/46 , G06V10/764 , G06V40/20 , G06N3/0455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图像理解领域中的中的人物交互关系检测领域,是一种多尺度可变形的人物交互关系检测方法。目前基于Transformer的算法由于缺少多尺度特征,难以准确地从高分辨率特征图中识别小目标,进而影响人物交互关系的预测,多尺度特征的加入虽然可以为人物交互关系检测算法提供新的特征,但是特征的增加也会导致复杂度的急剧增加。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QPIC算法改进的人物交互关系检测算法,具体过程为:一:本发明使用Swin Transformer网络增强特征提取能力。二:引入多尺度特征提升了识别准确率。三:将特征向量通过多尺度可变形的注意力模块进行初步编码,采样特征最为显著的特征点,使算法轻量化从而降低计算复杂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157162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404073.1
申请日:2015-07-10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F24F1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室内环境监控方法及系统,基于用户位置信息来实现对室内空气质量的监测,并充分利用室内现有空调的换气和除甲醛功能来控制室内空气质量。设置了智能通信终端、无线通信模块、中央处理器等部分,通过智能通信终端获取用户与室内的距离,根据距离启动中央处理器,并进行VOC浓度、甲醛浓度和温湿度的检测,设置了遥控模块,该遥控模块受控于中央处理器,并可替代外部空调的标配遥控器向外部空调发送启停换气功能和除甲醛功能的指令。智能通信终端由用户随身携带,根据智能通信终端感知到的位置信息来自动启停室内环境监控系统,用户还可随时随地查看室内环境状况。
-
公开(公告)号:CN105105725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611676.9
申请日:2015-09-23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A61B5/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体温测量装置,包括能吸附于人体上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表面设有温度检测探头,在壳体的顶部安装有与温度检测探头信号连接的主控芯片,主控芯片无线连接有一移动接收终端,移动接收终端在开启状态下、用于接收及显示主控芯片发来的数据。本发明通过设于壳体上的温度检测探头、主控芯片实现对人体体温的采集,并通过主控芯片内的蓝牙模块或无线网络模块实现体温数据的传输,通过移动接收终端来接收及显示主控芯片发来的数据,该移动接收终端为装有APP的手机。本发明具有测量速度快、读数方便,性能稳定的特点,且在手机APP上能显示某一时间段内的连续测量体温,并具有分析、提醒及报警功能,满足人们个性化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668476B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311677514.6
申请日:2023-12-07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6F18/15 , G06F18/2135 , G06F18/27 , G06N3/096 , G01N21/3563 , G01N21/359
Abstract: 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和迁移学习的土壤碳酸盐预测方法,涉及土壤分析技术领域,包括下述主要步骤:获取包含有土壤碳酸盐数据及对应土壤近红外光谱数据的源域数据及目标域数据;对源域和目标域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再进行迁移成分分析光谱变换,对经过迁移成分分析光谱变换后的源域和目标域数据进行支持向量机回归建模,得到训练好的土壤光谱数据与土壤碳酸盐含量的支持向量机回归预测模型;将待测土壤的近红外光谱数据经过与用于建模的光谱数据相同的预处理方法处理过后,投入支持向量机回归预测模型中,即可得到待测土壤的碳酸盐预测结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成本低且能够普遍适用的土壤碳酸盐含量预测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7668476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77514.6
申请日:2023-12-07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6F18/15 , G06F18/2135 , G06F18/27 , G06N3/096 , G01N21/3563 , G01N21/359
Abstract: 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和迁移学习的土壤碳酸盐预测方法,涉及土壤分析技术领域,包括下述主要步骤:获取包含有土壤碳酸盐数据及对应土壤近红外光谱数据的源域数据及目标域数据;对源域和目标域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再进行迁移成分分析光谱变换,对经过迁移成分分析光谱变换后的源域和目标域数据进行支持向量机回归建模,得到训练好的土壤光谱数据与土壤碳酸盐含量的支持向量机回归预测模型;将待测土壤的近红外光谱数据经过与用于建模的光谱数据相同的预处理方法处理过后,投入支持向量机回归预测模型中,即可得到待测土壤的碳酸盐预测结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成本低且能够普遍适用的土壤碳酸盐含量预测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6614440B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1610869820.3
申请日:2016-09-30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农作物害虫智能测报系统,包括远程数据中心和至少一个测报装置;每个测报装置包括支架、以及固定在支架上的主控单元、图像采集单元、诱捕单元、喷气单元、环境监测单元和数据传输单元;图像采集单元位于诱捕单元的上方,并朝向诱捕单元;喷气单元位于诱捕单元的的一侧,并朝向诱捕单元;主控单元连接图像采集单元、诱捕单元、喷气单元、环境监测单元和数据传输单元;数据传输单元与远程数据中心连接。本发明不仅实现了无人值守的智能化监控,而且有助于提高农作物害虫发生危害预测预报的智能性和准确性,及时监测和预报其种群动态有助于科学合理采取措施控制该虫的危害,减少农药施用量和环境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6614440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0869820.3
申请日:2016-09-30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农作物害虫智能测报系统,包括远程数据中心和至少一个测报装置;每个测报装置包括支架、以及固定在支架上的主控单元、图像采集单元、诱捕单元、喷气单元、环境监测单元和数据传输单元;图像采集单元位于诱捕单元的上方,并朝向诱捕单元;喷气单元位于诱捕单元的一侧,并朝向诱捕单元;主控单元连接图像采集单元、诱捕单元、喷气单元、环境监测单元和数据传输单元;数据传输单元与远程数据中心连接。本发明不仅实现了无人值守的智能化监控,而且有助于提高农作物害虫发生危害预测预报的智能性和准确性,及时监测和预报其种群动态有助于科学合理采取措施控制该虫的危害,减少农药施用量和环境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205054178U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520741995.7
申请日:2015-09-23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A61B5/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体温测量装置,包括能吸附于人体上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表面设有温度检测探头,在壳体的顶部安装有与温度检测探头信号连接的主控芯片,主控芯片无线连接有一移动接收终端,移动接收终端在开启状态下、用于接收及显示主控芯片发来的数据。本实用新型通过设于壳体上的温度检测探头、主控芯片实现对人体体温的采集,并通过主控芯片内的蓝牙模块或无线网络模块实现体温数据的传输,通过移动接收终端来接收及显示主控芯片发来的数据,该移动接收终端为装有APP的手机。本实用新型具有测量速度快、读数方便,性能稳定的特点,且在手机APP上能显示某一时间段内的连续测量体温,并具有分析、提醒及报警功能,满足人们个性化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206078727U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621097408.6
申请日:2016-09-30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农作物害虫智能测报系统,包括远程数据中心和至少一个测报装置;每个测报装置包括支架、以及固定在支架上的主控单元、图像采集单元、诱捕单元、喷气单元、环境监测单元和数据传输单元;图像采集单元位于诱捕单元的上方,并朝向诱捕单元;喷气单元位于诱捕单元的一侧,并朝向诱捕单元;主控单元连接图像采集单元、诱捕单元、喷气单元、环境监测单元和数据传输单元;数据传输单元与远程数据中心连接。本实用新型不仅实现了无人值守的智能化监控,而且有助于提高农作物害虫发生危害预测预报的智能性和准确性,及时监测和预报其种群动态有助于科学合理采取措施控制该虫的危害,减少农药施用量和环境污染。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