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611193A

    公开(公告)日:2019-12-24

    申请号:CN201910514786.1

    申请日:2019-06-14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能够提高电连接的可靠性的连接器。容纳凹部(211、212)形成于板状的端子部件(2A),并且容纳在容纳凹部(211、212)中的线圈部件(3A)保持于端子部件(2A),从而使得当卷线部(31、32)夹在容纳凹部(211、212)的底面与配对端子(100)之间时,线圈部件(3A)的卷线部(31、32)能够在容纳凹部(211、212)内变形。因此,倾斜卷绕的线圈部件(3A)不太可能经历除了环部(311、321)的倾倒之外的变形,并且/或者不太可能移位,改善了线圈部件与端子部件(2A)和配对端子(100)二者之间的接触。结果,能够提高电连接的可靠性。

    连接器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144491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480021521.3

    申请日:2014-04-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405 H01R13/521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连接器的端子接头(2)具有电接触部(7)、电线连接部(8)以及用于电接触部(7)与电线连接部(8)的连结部(9)。连结部(9)形成为大致曲柄状,具有:阶部(10);板部(11),其安置在阶部(10)的朝着电接触部(7)的一侧上;和板部(12),其朝着电线连接部(8)安置。多个凹部(13)形成在板部(12)中的电线连接部(8)侧。凹部(13)形成为安置于板部(12)的外表面上的预定位置处的整个周边。凹部(13)形成为中间部(15)的至少一部分(17)相对于开口(14)比开口(14)的位置(R)更加向外移位的形状。

    连接器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471798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380037163.0

    申请日:2013-07-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5845 H01R13/504 H01R13/52 H01R13/5205

    Abstract: 一种连接器(11),设置有:端子(17),其固定到被覆电线(13)的导体(15);密封部(21),其一体地覆盖被覆电线(13)的护套(19)与并排布置的多个端子(17)的邻接部,并且由绝缘弹性材料制成,该绝缘弹性材料经由连接部(27)连接所述邻接部;以及壳体(23),其一体地覆盖整个密封部(21),并且由绝缘树脂制成,该绝缘树脂具有比弹性材料更高的刚度。

    连接器以及端子的连接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0021840A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811540633.6

    申请日:2018-12-17

    Abstract: 提供一种连接器以及端子的连接结构,其能够抑制部件的种类的增加且实现适当的保持力。连接器(1)具备:阳端子(3)、具有容纳阳端子的容纳部(21)的壳体(2)以及被设置于容纳部的按压部件(4),在容纳部插入阴端子(5),该阴端子具有基部(6)以及从基部延伸出的梁状的接触片(71),按压部件将被插入容纳部的阴端子的接触片夹入按压部件和阳端子之间并使接触片弹性变形,从而将接触片向阳端子按压。

    连接装置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092028B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711096043.4

    申请日:2017-11-09

    Inventor: 杉山史宪

    Abstract: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使触点稳定化的连接装置。连接装置(1)的特征在于,包括:形成为筒状,第1方向X的一侧开口且另一侧封闭的导电性的第1对方端子(21);设置在第1对方端子(21)的内部的导电性的中继端子(31);设置在第1对方端子(21)的内部且相对于交叉方向Y、Z存在于该第1对方端子(21)与中继端子(31)之间的导电性的中介部件(32);设置在第1对方端子(21)的内部且相对于第1方向X存在于该第1对方端子(21)的封闭侧的端部即封闭端部(21b)与中继端子(31)之间,能够沿着第1方向X弹性变形的弹性部件(33);以及是与第1对方端子(21)不同的导电性的端子相对于第1方向X与中继端子(31)的弹性部件(33)侧的相反侧的端部抵接的第2对方端子(41)。

    连接装置和中继连接器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281863A

    公开(公告)日:2018-07-13

    申请号:CN201711370517.X

    申请日:2017-12-19

    Abstract: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使触点稳定化的连接装置和中继连接器。适用有中继连接器(3)的连接装置(1)包括:中继端子(31),具有能沿着第1方向X弹性变形的第1连接部(31a)、能沿着第1方向X弹性变形的第2连接部(31b)、以及将第1连接部(31a)与第2连接部(31b)连接的相连部(31c),且第1连接部(31a)、第2连接部(31b)和相连部(31c)一体形成;保持器(32),具有反作用力承受部(32b)并保持中继端子(31),反作用力承受部(32b)以能从第1方向X的一侧在第1连接部(31a)连接第1对方端子(21),且能从第1方向X的另一侧在第2连接部(31b)连接第2对方端子(41)的位置关系支撑相连部(31c),承受第1连接部(31a)的弹性变形所导致的反作用力和第2连接部(31b)的弹性变形所产生的反作用力。

    连接端子以及连接器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980396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811557161.5

    申请日:2018-12-19

    Abstract: 本发明的减轻配对侧连接端子的插拔力和确保对配对侧连接端子的保持力的连接端子具有:端子金属件(20),其具有分别具有互相隔开间隔地对置配置的对置壁面(21a、22a)的平板状的第1和第2电连接部(21、22),且与插入第1和第2电连接部(21、22)的一端部(21b、22b)之间的配对侧连接端子(110)的电连接部(111)电连接,端子金属件具有:连结部(23),将第1和第2电连接部(21、22)的各自的另一端部(21c、22c)的一个侧端部彼此连结;及张开抑制部(24),在第1和第2电连接部(21、22)的各自的另一端部(21c、22c)的另一个侧端部之间确保第1和第2电连接部(21、22)的各自的另一端部(21c、22c)的对置壁面(21a、22a)彼此的间隔。

    连接器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144492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480023369.2

    申请日:2014-04-18

    Abstract: 连接器(1)具备:外侧硬质壳体(31),其具备被端子金属件(21)和电线(11)的端部(12)插通的电线插通筒体部(32),并由硬质材料一体成形;以及内侧软质壳体(41),其由软质材料与端子金属件(21)和电线(11)的端部(12)一起一体成形在电线插通筒体部(32)内。在电线插通筒体部(32)形成有内侧软质壳体贯通部(37)。内侧软质壳体(41)形成有从内侧软质壳体贯通部(37)露出到外部的外部露出部(43)。外部露出部(43)成为进行与对方侧连接器的密封的密封唇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