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064143B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1910977712.1
申请日:2019-10-15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接合结构,包括:盖,其具有开口部;块部件,其插入到开口部中;接合机构,其被构造为使块部件与开口部接合;以及接合稳定机构,其被构造为使接合机构的接合状态稳定。接合稳定机构包括第一稳定机构和第二稳定机构。第一稳定机构允许由接合机构中产生的侧隙所导致的过度插入,并且在块部件与开口部接合之后使过度插入恢复。第二稳定机构进行块部件与开口部之间的滑动接合,并且在完成滑动接合之后,限制盖的壁内表面离开块部件的侧部的外表面。
-
公开(公告)号:CN111064143A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910977712.1
申请日:2019-10-15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接合结构,包括:盖,其具有开口部;块部件,其插入到开口部中;接合机构,其被构造为使块部件与开口部接合;以及接合稳定机构,其被构造为使接合机构的接合状态稳定。接合稳定机构包括第一稳定机构和第二稳定机构。第一稳定机构允许由接合机构中产生的侧隙所导致的过度插入,并且在块部件与开口部接合之后使过度插入恢复。第二稳定机构进行块部件与开口部之间的滑动接合,并且在完成滑动接合之后,限制盖的壁内表面离开块部件的侧部的外表面。
-
公开(公告)号:CN106936103B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611088334.4
申请日:2016-12-01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今泉由仁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卡合机构的可靠性的卡合构造、电子元器件组件和电接线箱。卡合构造(100)包括:具有第一侧面(5a)、(5b)和第二侧面(5c)、(5)d,并保持电子元器件的组块(5);具有与第一侧面对置的第一内壁面(41a)、(42a)、以及与第二侧面对置的第二内壁面(43a)、(44a),将组块和电子元器件一体覆盖的罩(4);具有设置在第一侧面和第一内壁面中一者的凸状卡合部、设置在第一侧面和第一内壁面中另一者的凹状卡合部的卡合机构;以及设置在第二侧面和第二内壁面中的一个面,并在卡合机构卡合的状态下与第二侧面和第二内壁面中的另一个面接触并按压该另一个面,抑制第一侧面与第一内壁面在离开的方向相对移动的突起部(55)。
-
公开(公告)号:CN104253382A
公开(公告)日:2014-12-31
申请号:CN201410291043.X
申请日:2014-06-25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IPC: H02B1/18 , H01H85/14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H85/2045 , H01H85/2035 , H01H85/205 , H01H2085/2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后备熔断器的保持构造,其能够防止后备熔断器的端子、或收纳后备熔断器的树脂制收纳室发生破损。后备熔断器的保持构造(1)将具有一对端子(120)的后备熔断器(100)保持在树脂制收纳室(10)内,该一对端子在成为后备熔断器的树脂制的主体部分的熔断器树脂主体(110)的两侧部露出,后备熔断器的保持构造具有树脂制引导部(20),为了避免在将所述后备熔断器相对于插入方向倾斜地插入到所述树脂制收纳室内时,所述一对端子与形成所述树脂制收纳室的树脂制的壁接触,所述树脂制引导部通过与所述熔断器树脂主体接触,从而一边使所述后备熔断器的姿态改变成插入方向,一边将所述后备熔断器引导至所述树脂制收纳室内。
-
公开(公告)号:CN102097769B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申请号:CN201010587550.X
申请日:2010-12-14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IPC: H02G3/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6/0238 , B60R16/0239
Abstract: 一种电接线盒包括接线盒本体,该接线盒本体具有用于将其内侧的液体排出至其外侧的至少一个出口;以及设置在接线盒本体与车身面板之间的支架。支架适于将接线盒本体附接到车身面板上,使得支架在垂直方向上相对于接线盒本体位于下方空间中。支架包括与出口连通且适于将液体从出口引导至外侧的通孔。支架可包括多个肋条,多个肋条与彼此间隔开,且以板件形状朝车身面板直立,使得出口设置在肋条之间。肋条可通过以板件形状朝车身面板直立的支架底脚连接到彼此上。
-
公开(公告)号:CN106936103A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611088334.4
申请日:2016-12-01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今泉由仁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7/02 , B60R16/023 , H01R12/58 , H01R12/724 , H05K5/0073 , H05K5/0221 , H05K5/03 , H02G3/14 , H02G3/081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卡合机构的可靠性的卡合构造、电子元器件组件和电接线箱。卡合构造(100)包括:具有第一侧面(5a)、(5b)和第二侧面(5c)、(5)d,并保持电子元器件的组块(5);具有与第一侧面对置的第一内壁面(41a)、(42a)、以及与第二侧面对置的第二内壁面(43a)、(44a),将组块和电子元器件一体覆盖的罩(4);具有设置在第一侧面和第一内壁面中一者的凸状卡合部、设置在第一侧面和第一内壁面中另一者的凹状卡合部的卡合机构;以及设置在第二侧面和第二内壁面中的一个面,并在卡合机构卡合的状态下与第二侧面和第二内壁面中的另一个面接触并按压该另一个面,抑制第一侧面与第一内壁面在离开的方向相对移动的突起部(55)。
-
公开(公告)号:CN102760514B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210179264.9
申请日:2012-04-20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6/0238 , H01R13/055 , H01R13/112 , H01R4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板构件、汇流条和具有该汇流条的电接线盒。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改进材料利用率的板构件。该板构件形成了一个连接于电接线盒的盒主体的汇流条并且包括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和将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连接的连接件。该板构件包括对应于该第一端部的第一端部对应物、对应于该第二端部的并且在沿着第一端对应物的纵向方向上相对于第一端部对应物具有一个间隔的第二端部对应物和对应于连接件的连接件对应物。该连接件对应物将第一端对应物连接于第二端对应物,从而第一和第二端对应物的纵向方向互相平行设置。
-
公开(公告)号:CN102760514A
公开(公告)日:2012-10-31
申请号:CN201210179264.9
申请日:2012-04-20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6/0238 , H01R13/055 , H01R13/112 , H01R4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板构件、汇流条和具有该汇流条的电接线盒。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改进材料利用率的板构件。该板构件形成了一个连接于电接线盒的盒主体的汇流条并且包括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和将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连接的连接件。该板构件包括对应于该第一端部的第一端部对应物、对应于该第二端部的并且在沿着第一端对应物的纵向方向上相对于第一端部对应物具有一个间隔的第二端部对应物和对应于连接件的连接件对应物。该连接件对应物将第一端对应物连接于第二端对应物,从而第一和第二端对应物的纵向方向互相平行设置。
-
公开(公告)号:CN111064144A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910870191.X
申请日:2019-09-16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IPC: H02G3/16
Abstract: 提供一种颤动防止结构。此外,提供采用该颤动防止结构的电子部件模块、电气接线盒和线束。电子部件模块包括具有矩形开口部的盖、插入到盖的开口部内的连接器块以及使块部件与盖的开口部卡合的卡合机构。颤动防止结构用于防止盖与块部件之间的颤动。在颤动防止结构中,在开口部处,在盖的四个拐角部或者在块部件的四个角部处形成四个按压突起。四个按压突起被构造为在使盖的四个拐角部向外移位的同时使盖的四个壁向内弯曲。
-
公开(公告)号:CN106973541B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611089504.0
申请日:2016-12-01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今泉由仁
IPC: H05K7/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G3/08 , H01R12/58 , H01R12/724 , H05K5/0039 , H05K5/006 , H05K5/0069 , H05K7/1402 , H05K7/14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基板晃动的基板保持构造、电子元器件组件和电接线箱。基板保持构造(100)包括:设置在具有将插入的基板容纳在内部的容纳部(7)的壳体(4),对容纳在容纳部的基板的插入方向入口侧的端部进行保持的保持部(44a);从侧壁面(41a)、(42a)突出,与插入到容纳部的基板接触而塑性变形的突起部(49),该侧壁面是壳体的沿着基板的插入方向的壁面,且与基板的侧面对置的壁面。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