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717331A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910159997.8
申请日:2019-03-04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A23K50/90 , A23K10/30 , A23K10/37 , A23K20/163 , A23K20/105 , A23K20/195 , A23K20/174 , A23K20/168 , A23K20/142 , A23K20/10 , A23L3/35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棕象甲低龄幼虫的人工饲料,该人工饲料是以纤维素类组分、维生素类组分、防腐剂类组分、抗生素类组分、碳源类组分、氮源类组分、溶剂类组分以及凝剂类组分为原料制成。该人工饲料成分简单、取材方便、操作简便、效果稳定,能够保证红棕象甲低龄幼虫生物测定实验的顺利进行,对红棕象甲这一入侵害虫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7156543A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710324582.2
申请日:2017-05-10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松墨天牛低龄幼虫的人工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木屑45~60份、韧皮部粉末85~110份、蔗糖35~45份、干酵母20~30份、麸皮45~70份、琼脂25~35份、苯甲酸钠3.5~4.0份、山梨酸1.5~2.0份、虾壳粉8~15份、250~350份蒸馏水。所采用的制备方法能够很好的控制饲料的理化性质,操作简单,适合实验室条件下的制备和幼虫的生长所需。采用本配方饲养Ⅰ、Ⅱ龄的松墨天牛幼虫,与其它人工饲料饲养的幼虫相比,生长快,活性强,个体大,利于幼虫的后续生长和传代饲养。可实现在人为控制环境条件下调控松墨天牛的生长,做到同时保有不同龄期、虫态松墨天牛,为实验提供长期稳定的天牛种群。
-
公开(公告)号:CN107410213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710324580.3
申请日:2017-05-10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A01K67/033 , A23K10/26 , A23K10/37 , A23K50/9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养殖松墨天牛的方法,用于实验室条件下饲养繁殖松墨天牛。所述方法包括:(1)松墨天牛亚成熟个体的人工饲养;(2)松墨天牛人工产房的配备;(3)松墨天牛性成熟个体的人工配对饲养及诱导繁殖;(4)松墨天牛各龄期幼虫人工饲料的制备;(5)松墨天牛初生幼虫的分离获取;(6)松墨天牛幼虫转入人工饲料的后续培养;(7)松墨天牛蛹期及羽化管理。本发明采用的人工养殖松墨天牛的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构建出一套适用于人工培养各生长阶段的松墨天牛的体系,在减少松材消耗的同时,显著提高松墨天牛各生长阶段的成活率,排除季节对松墨天牛生长繁殖的影响,缩短松墨天牛的生长周期,形成稳定的实验虫源。
-
公开(公告)号:CN209914813U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920348330.8
申请日:2019-03-19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A01K67/033 , A01M1/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红棕象甲低龄幼虫室内生物测定装置,包括测定座和用以盖设在测定座上方的测定盖板,所述测定座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用以放置测定试剂的测定孔穴,测定座的顶面覆盖有用以密封住测定孔穴的封口膜,所述测定盖板将封口膜压设在测定座的顶面,测定盖板的上方设有用以将测定座、封口膜以及测定盖板压紧的压紧组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能够满足生物测定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208001930U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820283994.6
申请日:2018-02-28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发光功能的松褐天牛诱捕器,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用于防雨的顶盖、若干个漏斗以及用于收集松褐天牛的集虫瓶,所述顶盖的外侧顶部设置有顶盖悬挂装置,顶盖的内侧顶部设置有诱剂悬挂装置;若干个漏斗之间经由伸缩杆连接,所述伸缩杆由夜光材料制成,伸缩杆的上端与顶盖固联,所述漏斗的外表面设置有夜光涂层,漏斗的侧壁还开设有多个诱剂散发孔,位于最下方的漏斗与集虫瓶相连接,所述集虫瓶的开口处设置有防复出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携带和使用方便,同时节能环保,诱捕效率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