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85818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265523.2
申请日:2024-03-08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09J197/02 , C09J191/00 , B27D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竹木基生物环氧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其是通过将竹/木原料粉碎并磨粉后,将所得粉体与多元醇和水混合并静置,之后通过机械研磨实现竹粉、木粉的微纳化;再将其与环氧化合物、多元酸/酸酐和溶剂混合,经搅拌反应制得所述竹木基生物环氧胶黏剂。本发明利用丰富的竹木资源,创新性地开发了一种全新的胶黏剂,其具有优异的粘接强度、耐水性、耐热性以及良好的环境友好性,可直接应用于通过热压实现固化粘合的领域,如制备胶合板、纤维板、刨花板、竹木复合板等,以应对传统石油基胶黏剂的环境和健康问题,同时克服了现有生物基胶黏剂在粘接性能方面的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18085817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263383.5
申请日:2024-03-08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09J197/02 , C09J11/06 , B27D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生物基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特别适用于木制品制造行业。该技术解决了传统胶黏剂在生产和应用过程中释放有毒气体的问题,并针对化石资源的日益匮乏提供了替代方案。利用中国丰富的竹木资源,本发明采用天然木质素和纤维素为原料,通过一系列创新步骤转化为高效能胶黏剂。首先,将竹粉或木粉与分散剂和水混合,实现原料的充分溶胀和松散;其次,通过机械处理如胶体磨或高压均质机,实现原料的微纳化,得到光滑膏状体;最后,将此膏状体与改性剂和溶剂混合,在特定条件下进行搅拌反应,制备出胶黏剂。该胶黏剂无需移除分散剂和改性剂,因为它们在热压过程中与木质素反应,形成稳定的化学键,提高粘结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785932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1025819.9
申请日:2023-08-15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松香基配位聚合物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通过将水解马来松香溶于天然松节油中得到油相溶液,将其加入含有金属离子的水相溶液上方,在油‑水界面处发生配位反应形成松香基配位聚合物薄膜,并与多孔基膜结合形成复合膜。本发明通过界面分子自组装实现松香产品的纳米级加工,所得纳米复合薄膜应用于有机溶剂纳滤性能较好,可实现有机分子的分离和溶剂回收,在化工、制药、食品等行业的有机混合物分离纯化方面极具前景。本界面合成方法高效便捷,溶剂绿色可持续,反应条件温和、易放大。
-
公开(公告)号:CN110937860B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1911355688.4
申请日:2019-12-25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04B28/02 , C04B111/4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透水路面材料成型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改性环氧树脂合成及改性环氧树脂透水混凝土制备方法。采用木焦油‑甲醛改性剂对环氧树脂进行改性,将获得的改性环氧树脂与水泥、粗骨料按一定质量份数进行均匀搅拌,注入模具固化成型,20℃养护28d,制得高性能且环境友好的改性环氧树脂透水混凝土,本发明制备方法可以降低环氧树脂胶凝材料的制备成本,解决透水混凝土强度低、易开裂、脱粒掉渣、耐久性差等问题,所得的透水混凝土材料具有很高的抗折强度与抗压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894105A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910281836.6
申请日:2019-04-09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B01J20/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熔融共晶碱再生废弃活性炭的方法,属于活性炭再生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熔融共晶碱与废弃活性炭,在恒定温度下反应一定时间,之后降温,加入热水,趁热过滤,并继续用热水洗涤至pH为中性,干燥后即得再生后的活性炭。共晶碱在熔融状态下,具有更强的碱性以及催化性能,在再生过程中,对吸附质具有极快的润涨性能,从而破坏吸附质与活性炭表面之间的强作用,达到快速将废弃活性炭再生的目的。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反应时间短,生产效率高,实现了活性炭的有效再生;其所用共晶碱易于回收,可循环利用,无废液产生,成本低廉,绿色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05688810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610085479.2
申请日:2016-02-15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0/20 , B01D53/02 , B01D53/72 , B01D53/81 , B01D2257/406 , B01D2257/7027 , B01D2257/704 , B01J20/10 , B01J20/14 , B01J20/3204 , B01J20/3234 , B01J2220/48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成型活性炭的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核为粉末的载银颗粒状成型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初步定型:采用低浓度的有机粘结剂水溶液与粉末状活性炭混合,然后进行挤出成型,制得颗粒状物料;(2)包覆:在颗粒状物料外层形成均匀的载银无机包覆层;(3)热处理使物料中的有机粘结剂发生热分解,内核颗粒状物料的结构受到破坏,形成粉末;外层的无机包覆层形成坚硬的包覆层,保护粉末不漏出来;(4)筛分得到内核为粉末的颗粒状活性炭产品。本发明产品的内核为粉末状活性炭,结合了粉末状活性炭和颗粒状活性炭的优点,既有较高的吸附性能,又有良好的强度。并且操作过程简便,生产成本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03405778B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310295156.2
申请日:2013-07-15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纳米纤维素载体的结肠靶向前药及其制备方法。它以纳米纤维素为载体,以氨基酸为连接臂,通过化学键将载体与药物中间体相连,制得结肠靶向前药。研究表明,由于纳米纤维素粒径较小、表面反应活性位点多,可以紧密地将药物包覆。体外实验研究表明该前药可有效实现结肠靶向释药,满足结肠靶向药物载体的要求,可应用于研制新型治疗结肠部位疾病的靶向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2432686B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110246796.5
申请日:2011-08-26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纳米纤维素及其制备方法,它是由纤维素与金属盐—高沸点醇溶液反应得到的。该方法金属盐用量少,反应条件温和,对纤维素降解损伤小,设备腐蚀性小,且操作简单,收率高。经金属盐的醇溶液处理后降解纤维素的无定形区,使纤维素的聚合度下降,结晶度大大提高,同时增加了纤维素的比表面积和化学活性。获得的微纳米纤维素为棒状,网状结构,机械强度好,有利于其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768221B
公开(公告)日:2012-02-29
申请号:CN201010123123.6
申请日:2010-03-12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08B1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应用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来制备纳米晶体纤维素II的方法。该方法将纤维与离子交换树脂加入溶剂中,获得悬浊液;将悬浊液搅拌、超声或者进行微波辐射处理;然后进一步进行超声分散处理,过滤出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得到纤维悬浊液;纤维悬浊液进一步高速离心纯化得到纳米晶体纤维素II。本发明以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作为一种在溶液中可离解出OH-而呈碱性的催化剂,克服了液体碱反应的缺点,可重复使用、设备腐蚀性小,并且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使用温域宽、在不同pH下都能正常工作,并且具有对纤维素降解损伤小、环境污染小等优点。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