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342513B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1910674466.2
申请日:2019-07-25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01B32/348 , C01B32/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三聚氰胺废弃物制备氮掺杂颗粒活性炭的方法,碱/尿素体系溶解植物原料中的纤维素,形成粘结物质,促进塑化成型;同时碱作为制备活性炭的活化剂,对植物原料具有脱水、催化及侵蚀作用,得到高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发达的活性炭。三聚氰胺废弃物进入到植物原料的孔隙内部,与植物原料中的甲氧基、酚羟基和脂肪烃基等活性基团发生化学交联,形成交联物,有利于原位生成含氮量高的颗粒活性炭。本发明是一种绿色、节能降耗和低碳环保的新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09894105A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910281836.6
申请日:2019-04-09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B01J20/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熔融共晶碱再生废弃活性炭的方法,属于活性炭再生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熔融共晶碱与废弃活性炭,在恒定温度下反应一定时间,之后降温,加入热水,趁热过滤,并继续用热水洗涤至pH为中性,干燥后即得再生后的活性炭。共晶碱在熔融状态下,具有更强的碱性以及催化性能,在再生过程中,对吸附质具有极快的润涨性能,从而破坏吸附质与活性炭表面之间的强作用,达到快速将废弃活性炭再生的目的。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反应时间短,生产效率高,实现了活性炭的有效再生;其所用共晶碱易于回收,可循环利用,无废液产生,成本低廉,绿色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05688810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610085479.2
申请日:2016-02-15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0/20 , B01D53/02 , B01D53/72 , B01D53/81 , B01D2257/406 , B01D2257/7027 , B01D2257/704 , B01J20/10 , B01J20/14 , B01J20/3204 , B01J20/3234 , B01J2220/48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成型活性炭的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核为粉末的载银颗粒状成型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初步定型:采用低浓度的有机粘结剂水溶液与粉末状活性炭混合,然后进行挤出成型,制得颗粒状物料;(2)包覆:在颗粒状物料外层形成均匀的载银无机包覆层;(3)热处理使物料中的有机粘结剂发生热分解,内核颗粒状物料的结构受到破坏,形成粉末;外层的无机包覆层形成坚硬的包覆层,保护粉末不漏出来;(4)筛分得到内核为粉末的颗粒状活性炭产品。本发明产品的内核为粉末状活性炭,结合了粉末状活性炭和颗粒状活性炭的优点,既有较高的吸附性能,又有良好的强度。并且操作过程简便,生产成本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09876786B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1910282358.0
申请日:2019-04-09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B01J20/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熔点固态酸再生废弃活性炭的方法,属于活性炭再生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熔融固态酸与废弃活性炭,在恒定温度下反应一定时间,之后降温,加入热水,趁热过滤,并用热水洗涤至pH5‑7,干燥,即得再生活性炭。利用固态酸在熔融状态下独特的性能,对有机类吸附质具有很强的降解催化作用,能快速将吸附质降解成小分子,并将其进行催化改变化学性质,使其溶于酸中,实现吸附质的脱除,达到再生的目的。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反应时间短,生产效率高,实现了活性炭的有效再生,并且所用固态酸易于回收,可循环利用,无废液产生,成本低廉,绿色环保。
-
-
公开(公告)号:CN109876786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282358.0
申请日:2019-04-09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B01J20/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熔点固态酸再生废弃活性炭的方法,属于活性炭再生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熔融固态酸与废弃活性炭,在恒定温度下反应一定时间,之后降温,加入热水,趁热过滤,并用热水洗涤至pH5-7,干燥,即得再生活性炭。利用固态酸在熔融状态下独特的性能,对有机类吸附质具有很强的降解催化作用,能快速将吸附质降解成小分子,并将其进行催化改变化学性质,使其溶于酸中,实现吸附质的脱除,达到再生的目的。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反应时间短,生产效率高,实现了活性炭的有效再生,并且所用固态酸易于回收,可循环利用,无废液产生,成本低廉,绿色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08084270A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711420985.3
申请日:2017-12-25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08B3/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B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步法制备羧基化纳米纤维素的方法,其是将纤维素原料加入到固体酸中,并将固体酸加热,从而使纤维素原料被预水解,然后将预水解的溶液于剪切乳化机中进行剪切处理,得到酸性羧基化纳米纤维素悬浮液,再将所得酸性羧基化纳米纤维素悬浮液经洗涤、脱酸,制得所述羧基化纳米纤维素。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反应时间短,生产效率高,避免了繁琐的中间产物的分离步骤,实现了纳米纤维素的制备与羧基化改性同步进行,且其所用固体酸可循环利用,无废液产生,绿色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07880965A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711189197.8
申请日:2017-11-24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10L5/4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10 , Y02E50/30 , C10L5/445 , C10L2290/24 , C10L2290/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农林剩余物成型燃料及其制备方法,将农林剩余物磨粉经硫酸盐皂化物预处理后制备成型燃料。本发明所述燃料中由于硫酸盐皂化物含脂肪酸和树脂酸化合物,因此提高了成型燃料的强度和抗吸潮性,并增加有机质助燃,热值提高。使成型燃料质量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5061201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461175.7
申请日:2015-07-31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67/00 , C07C45/52 , C07C45/59 , C07C45/64 , C07H1/00 , C07H3/02 , C07C47/19 , C07C49/17 , C07C49/185 , C07C49/175 , C07C69/6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乳酸酯的制备方法,将碳水化合物、过渡金属盐、醇和水混合,将混合后的混合液于温度为200-260℃、压力为4-15MPa条件下进行搅拌反应,获得所述乳酸酯,所述过渡金属盐为酸性,所述醇为碳原子数为1-4的低碳醇,所述碳水化合物为水解产物包括单糖的碳水化合物。本发明的乳酸酯的制备方法具有整体反应工艺简单、安全高效、成本低、对设备要求不高、推广应用、以及显著提高产物转化率的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294477B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1910674335.4
申请日:2019-07-25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
IPC: C01B32/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硫共掺杂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在低温条件下,碱/硫脲体系能溶解植物原料的纤维素,使分子内或分子间氢键断裂,同时硫脲和含氮化合物进入到植物原料的内部,与植物原料的酚羟基、甲氧基、醚键等基团发生作用,形成交联物质,固定氮、硫原子,提高活性炭的掺杂。同时,交联物质有助于形成活性炭骨架结构,增加活性炭的孔隙结构和比表面积。本发明操作简单、绿色环保,有望成为高性能活性炭的新生产技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