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101849595A
公开(公告)日:2010-10-06
申请号:CN201010301133.4
申请日:2010-02-03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A23F3/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树脂吸附法降低速溶茶中农药残留的方法,属于茶叶深加工卫生质量安全控制领域;主要处理为将含有农药残留的、溶液浓度为8%的速溶茶浓缩液在40摄氏度的温度条件下以10ml/min的流速通过装有农残吸附树脂的吸附柱,所处理的速溶茶浓缩液体积为吸附树脂体积的16倍。经过树脂吸附处理后的速溶茶粉其农药残留量的吸附脱除率达97.29%,同时该处理对速溶茶粉生化品质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3785715B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111095796.X
申请日:2021-09-18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改变茶树叶片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的含量来调控茶树叶片颜色的方法,包括:(1)茶树叶色白化:应用氟啶酮使茶树中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降低;(2)茶树叶色紫化:应用脱落酸使茶树中的花青素含量增加。本发明为可在田间对茶树叶色性状实施不同调控的创新型技术,易于操作且效果显著,调控处理组茶树叶色均可在短期内改变,稳定性强,叶色不易受外界环境条件影响而发生改变,且茶树生长状态正常,可以实现有效地调控和改变茶树叶色。
-
公开(公告)号:CN104651515B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510089500.1
申请日:2015-02-27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12Q1/6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构建茶树DNA指纹图谱的方法,属于茶叶分子生物技术领域。该方法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和二维码技术构建茶树DNA指纹图谱,将指纹图谱信息通过二维码技术处理,转化成二维码图形。通过该方法构建茶树DNA指纹图谱以二维码图形的形式体现,具有信息容量大、直观、简洁、应用性广的特点。在构建茶树DNA指纹图谱过程中进行通过二维码技术处理,将大量的指纹图谱信息,转化成二维码图形。构建的DNA指纹图谱既能正确反应该茶树样本的DNA指纹图谱信息,又能在茶叶的市场流通、栽培管理等领域进一步推广利用,并且应用于可追溯体系建设和管理。
-
-
公开(公告)号:CN104651515A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510089500.1
申请日:2015-02-27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12Q1/6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95 , C12Q2600/13 , C12Q2600/15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构建茶树DNA指纹图谱的方法,属于茶叶分子生物技术领域。该方法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和二维码技术构建茶树DNA指纹图谱,将指纹图谱信息通过二维码技术处理,转化成二维码图形。通过该方法构建茶树DNA指纹图谱以二维码图形的形式体现,具有信息容量大、直观、简洁、应用性广的特点。在构建茶树DNA指纹图谱过程中进行通过二维码技术处理,将大量的指纹图谱信息,转化成二维码图形。构建的DNA指纹图谱既能正确反应该茶树样本的DNA指纹图谱信息,又能在茶叶的市场流通、栽培管理等领域进一步推广利用,并且应用于可追溯体系建设和管理。
-
-
公开(公告)号:CN101849595B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1010301133.4
申请日:2010-02-03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A23F3/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树脂吸附法降低速溶茶中农药残留的方法,属于茶叶深加工卫生质量安全控制领域;主要处理为将含有农药残留的、溶液浓度为8%的速溶茶浓缩液在40摄氏度的温度条件下以10ml/min的流速通过装有农残吸附树脂的吸附柱,所处理的速溶茶浓缩液体积为吸附树脂体积的16倍。经过树脂吸附处理后的速溶茶粉其农药残留量的吸附脱除率达97.29%,同时该处理对速溶茶粉生化品质的影响。
-
-
公开(公告)号:CN113785715A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11095796.X
申请日:2021-09-18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改变茶树叶片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的含量来调控茶树叶片颜色的方法,包括:(1)茶树叶色白化:应用氟啶酮使茶树中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降低;(2)茶树叶色紫化:应用脱落酸使茶树中的花青素含量增加。本发明为可在田间对茶树叶色性状实施不同调控的创新型技术,易于操作且效果显著,调控处理组茶树叶色均可在短期内改变,稳定性强,叶色不易受外界环境条件影响而发生改变,且茶树生长状态正常,可以实现有效地调控和改变茶树叶色。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