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8894110U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320134507.0
申请日:2023-01-13
Applicant: 福建永福电力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国家电投集团徐闻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桩吸力桩基础,属于海上风电机组基础技术领域,包括吸力桩、多段的单桩、风机机组、塔筒、吊具,单桩固定在吸力桩的上面,塔筒通过第一连接法兰固定在单桩的上面,风机机组固定在塔筒的上面,每段单桩之间采用连接第二连接法兰进行连接,吊具固定在位于单桩吸力桩基础中部位置的第二连接法兰上。本实用新型在充分利用单桩结构的施工和制造优势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单桩结构的施工和制造优势的基础上,可有效避免桩式基础打桩施工可能引发的一系列风险,同时避开打桩设备和风机安装船紧缺等一系列问题,可降低工程造价,提高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6254869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310038062.0
申请日:2023-01-10
Applicant: 福建永福电力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揭阳前詹风电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附带人工鱼礁的混凝土漂浮式风机基础及其安装方法,包括人工鱼礁、风机、混凝土装置和锚固装置,混凝土装置通过锚固装置固定在海底,人工鱼礁固定在混凝土装置外侧表面,混凝土装置包括混凝土框架、混凝土板、固定组件、混凝土承台、腔内填充物,风机通过固定组件与混凝土承台连接,混凝土承台与混凝土框架连接,混凝土板包覆在混凝土框架最外侧上,混凝土框架的内部分为上下两部分,混凝土承台设置在上半部分的中心位置,混凝土框架开设有顶部开孔,腔内填充物可填充在混凝土框架底部位置。本发明可有效降低海上风电基础造价,经济效益好,并且人工鱼礁与风机基础的结合对渔业资源保护和海洋生态环境修复具有积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254869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10038062.0
申请日:2023-01-10
Applicant: 福建永福电力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揭阳前詹风电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附带人工鱼礁的混凝土漂浮式风机基础及其安装方法,包括人工鱼礁、风机、混凝土装置和锚固装置,混凝土装置通过锚固装置固定在海底,人工鱼礁固定在混凝土装置外侧表面,混凝土装置包括混凝土框架、混凝土板、固定组件、混凝土承台、腔内填充物,风机通过固定组件与混凝土承台连接,混凝土承台与混凝土框架连接,混凝土板包覆在混凝土框架最外侧上,混凝土框架的内部分为上下两部分,混凝土承台设置在上半部分的中心位置,混凝土框架开设有顶部开孔,腔内填充物可填充在混凝土框架底部位置。本发明可有效降低海上风电基础造价,经济效益好,并且人工鱼礁与风机基础的结合对渔业资源保护和海洋生态环境修复具有积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084444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211099289.8
申请日:2022-09-08
Applicant: 上海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福建永福电力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型式的海上风电基础及施工安装方法,包括:单桩、重力式基础、吸力式基础和浮体;所述重力式基础上表面安装单桩,重力式基础下表面安装吸力式基础,所述重力式基础四周安装若干个浮体,单桩的顶部用于安装风机机组,将海上风电基础运输至海域的设定位置,通过向浮体注水使得海上风电基础下沉,下沉至指定位置后通过抽出吸力桩基础内海水进行基础沉贯,直至吸力式基础与土体接触,完成对海上风电基础的安装,充分利用单桩基础的施工和制造优势、重力式基础的稳定性优势以及吸力式基础无需打桩、嵌岩的优势,可有效避免桩式基础嵌岩施工引发的塌孔风险、施工工期延长、造价高和施工船机设备资源紧缺等一系列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883328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939736.9
申请日:2024-07-15
Applicant: 福建永福电力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原位测试参数的海洋土壤地震液化潜能量化分析方法,能够针对标准贯入测试和孔压静力触探的原位测试参数,进行参数修正、计算、分析,具体包括:实测数据提取、参数修正与规准化校正、地震信息明确、地震震级标定、细粒含量及土层深度影响的量化修正、土壤类型相关指数的循环迭代、循环抗力比及循环剪应力比的分析、抗液化安全程度指数及液化潜能指数分析。从而形成一套基于液化潜能指标来量化分析并评价地震作用下海洋土液化风险的方法。本发明基于实测数据将液化风险进行量化,可以考虑饱和状态及高水压作用、土壤受扰动影响小,可靠度高、计算成本低、运用方式简便高效、可批量化处理,对于工程的适用性极强。
-
公开(公告)号:CN109811786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1910231910.3
申请日:2019-03-26
Applicant: 福建永福电力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上风电基础结构领域,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外钢管桩组合的海上风电复合基础结构,包括单桩、钢桩和至少一个的连接件,所述单桩的内径大于所述钢桩的外径,所述单桩和钢桩同轴设置,所述钢桩的一端嵌入所述单桩的一端内且所述钢桩的嵌入部分与单桩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所述钢桩的嵌入部分的顶端且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钢桩的外侧壁和单桩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钢桩的嵌入部分与单桩之间的间隙内填充灌注物且所述灌注物包裹连接件。采用小直径钢桩代替大直径钢管桩继续沉桩,钻孔的直径就减小,施工难度降低,嵌岩钻孔的工程量减少,缩短了施工周期,减小了用钢量,经济效益好。
-
公开(公告)号:CN116029033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310065503.6
申请日:2023-01-16
Applicant: 福建永福电力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上风电吸力桩基础地基土液化判断计算方法,能够基于CPT(静力触探试验)数据,计算相关指标,得到安全系数后进行液化判定。包括:首先,整理CPT(静力触探试验)数据;然后,将CPT参数通过有效覆盖层应力归一化,计算无量纲参数Qt和Fr,再计算可变应力归一化指数n,并修正Qt为Qtn;其次,求解SBT指数Ic值,根据Ic值求解修正归一化Qtn,cs参数;再次,计算土体的循环抗力比(CRR);最后,与循环应力比(CSR)相比,得到安全系数FSliq,进行吸力桩地基土体液化判断。本发明可以判断吸力桩地基土液化,通过计算相关指标来判断土体液化,使判断过程清晰明了;本发明计算方法,在判断吸力桩地基土液化时具有可操作性强、准确性高、可批量化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3250230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597034.3
申请日:2021-05-31
Applicant: 福建永福电力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海上风电吸力桩吸力泵舱盖自动插销结构及其工作方法,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部基础结构、吸力桩连接段以及吸力桩本体,所述吸力桩连接段上设有用以与吸力泵连接的吸力泵接口,所述吸力泵接口上方设有用以封闭吸力泵接口的舱盖组件,所述吸力泵接口两侧设有吸力泵接口耳板,其中一侧的吸力泵接口耳板与舱盖组件右侧转动连接,舱盖组件左侧设有自动插销结构,用以贯穿舱盖组件左侧以及另一侧的吸力泵接口耳板来锁定舱盖组件。本发明设计合理,构造简单,通过自动插销结构可以控制舱盖关闭,无需潜水员下潜至海底施工操作,化简了施工工序,减小了施工风险,提高了施工效率与实际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9811786A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910231910.3
申请日:2019-03-26
Applicant: 福建永福电力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上风电基础结构领域,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外钢管桩组合的海上风电复合基础结构,包括单桩、钢桩和至少一个的连接件,所述单桩的内径大于所述钢桩的外径,所述单桩和钢桩同轴设置,所述钢桩的一端嵌入所述单桩的一端内且所述钢桩的嵌入部分与单桩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所述钢桩的嵌入部分的顶端且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钢桩的外侧壁和单桩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钢桩的嵌入部分与单桩之间的间隙内填充灌注物且所述灌注物包裹连接件。采用小直径钢桩代替大直径钢管桩继续沉桩,钻孔的直径就减小,施工难度降低,嵌岩钻孔的工程量减少,缩短了施工周期,减小了用钢量,经济效益好。
-
公开(公告)号:CN109403318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11542368.5
申请日:2018-12-17
Applicant: 福建永福电力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上风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上风电植入型单桩基础及其施工方法,包括从上到下沿同一中心轴依次焊接连接的直段单桩、变径段单桩和缩径段单桩,直段单桩和缩径段单桩的形状分别为圆筒状,变径段单桩的形状为上大下小的圆台状;缩径段单桩的外部套设有圆筒状的钢筋笼,钢筋笼与缩径段单桩外壁焊接,钢筋笼与缩径段单桩外壁之间形成用于灌注混凝土的环形的灌注空间,灌注空间内安装有混凝土质量传感器。本发明在小直径的缩径段单桩外壁套设环向钢筋笼,向钢筋笼环形空间内灌入混凝土,灌注空间内设置混凝土质量传感器,通过传感器传输数据监控灌注质量,增大了单桩基础的刚度和水平承载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