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508051B
公开(公告)日:2017-12-19
申请号:CN201380040178.2
申请日:2013-02-14
Applicant: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IPC: C08L101/00 , C01B32/19 , C01B32/21 , C01B32/205 , C08F2/44 , C08F292/00 , C08K5/23 , C08K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K3/04 , C08F2/44 , C08F292/00 , C08K7/00 , C08K7/24 , C08L10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树脂等中的分散性高、容易处理的薄片化石墨‑树脂复合材料。所述薄片化石墨‑树脂复合材料,其通过将薄片化石墨和树脂进行复合化而形成,其中,在将基于10mg/L浓度的亚甲基蓝的甲醇溶液的吸光度、与将薄片化石墨‑树脂复合材料投入该亚甲基蓝的甲醇溶液中并通过离心分离而获得的上清液的吸光度之差测定的1g薄片化石墨‑树脂复合材料的亚甲基蓝吸附量(μ摩尔/g)设为y,将该薄片化石墨‑树脂复合材料的BET比表面积(m2/g)设为x时,比例y/x为0.15以上,且BET比表面积为25m2/g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5190965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480011542.7
申请日:2014-02-25
Applicant: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4/587 , H01M4/133 , H01M4/134 , H01M4/1393 , H01M4/1395 , H01M4/36 ,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0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4 , H01M4/133 , H01M4/1393 , H01M4/1395 , H01M4/366 , H01M4/38 , H01M4/386 , H01M4/587 , H01M4/622 , H01M4/623 , H01M4/624 , H01M4/625 , H01M2004/0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容易制造且不易发生充放电循环特性劣化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的制造方法。该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的制造方法包含以下工序:对包含树脂残留型的部分剥离型薄片化石墨和Si粒子的原料组合物进行加热,使Si粒子掺杂于部分剥离型薄片化石墨的工序,所述树脂残留型的部分剥离型薄片化石墨具备一部分石墨烯被剥离的结构,所述树脂残留型的部分剥离型薄片化石墨如下得到:使将树脂固定于石墨或一次薄片化石墨而得到的组合物中的树脂发生热分解,从而使石墨或者一次薄片化石墨剥离,并使所述树脂的一部分残留;准备含有所述掺杂了Si粒子的部分剥离型薄片化石墨、粘合剂树脂以及溶剂的组合物的工序;对所述组合物赋形的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04540779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380042624.3
申请日:2013-09-20
Applicant: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IPC: C01B3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31/0423 , C01B32/20 , C01B32/2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安全且有效地批量生产石墨烯或薄片化石墨等膨胀化石墨的制造方法。一种膨胀化石墨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在疏水性溶剂中使相对于石墨而言发挥电荷受体作用的化合物的配位化合物与原料石墨接触的第1工序;在所述第1工序之后,使与配位化合物接触后的原料石墨与极性溶剂接触的第2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04093665A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380007913.X
申请日:2013-02-12
Applicant: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31/0423 , C01B32/2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在不经过复杂工序的情况下剥离石墨来制造可较容易地处理的薄片化石墨的方法、及由此得到的薄片化石墨。所述薄片化石墨的制造方法具备如下工序:准备含有石墨或者一次薄片化石墨和聚合物,且所述聚合物固定于所述石墨或者一次薄片化石墨的组合物;通过使所述组合物中所含的所述聚合物热分解来剥离所述石墨或一次薄片化石墨,并且通过热分解来除去该聚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05493214B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480047039.7
申请日:2014-12-19
Applicant: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国立大学法人大分大学
Abstract: 提供一种不需要使用导电助剂、且可提高双电层电容器的静电容量的电容器用电极材料。一种电容器用电极材料,包含树脂残留部分剥离型薄片化石墨和粘合剂树脂,所述树脂残留部分剥离型薄片化石墨是将通过接枝或吸附而使树脂固定于石墨或一次薄片化石墨的组合物中的树脂热分解而成的,具有部分地剥离了石墨的结构,且所述树脂残留一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103339154B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280007128.X
申请日:2012-01-20
Applicant: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IPC: C08F2/44 , C01B31/04 , C08F292/00 , C08J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292/00 , C01B32/20 , C01B32/225 , C08F2/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同时实现石墨的剥离处理和将聚合物接枝于薄片化石墨的工序,因此能够容易且以短时间得到薄片化石墨-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所述薄片化石墨-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包括:将石墨或初生薄片化石墨和下述组分混合而得到混合物的工序,所述组分为解聚性单体、该单体的聚合物a、或在分解起始温度以上生成自由基的聚合物b,所述解聚性单体的所述聚合物通过加热而分解、产生自由基并生成单体或低聚物;以及将所述混合物设置于非敞开容器内并加热至上限温度以上且分解起始温度以下的第一温度区或温度高于第一温度区的高温的加热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13454023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080013043.7
申请日:2020-02-07
Applicant: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用于蓄电设备的电极材料时能够提高电容器容量、电池容量的碳材料‑树脂复合材料。本发明涉及一种碳材料‑树脂复合材料,其为包含碳材料和树脂的碳材料‑树脂复合材料,其中,树脂的至少一部分与碳材料进行了接枝,碳材料‑树脂复合材料的离子当量为0.1mmol/g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5493214A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480047039.7
申请日:2014-12-19
Applicant: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国立大学法人大分大学
Abstract: 提供一种不需要使用导电助剂、且可提高双电层电容器的静电容量的电容器用电极材料。一种电容器用电极材料,包含树脂残留部分剥离型薄片化石墨和粘合剂树脂,所述树脂残留部分剥离型薄片化石墨是将通过接枝或吸附而使树脂固定于石墨或一次薄片化石墨的组合物中的树脂热分解而成的,具有部分地剥离了石墨的结构,且所述树脂残留一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104508051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380040178.2
申请日:2013-02-14
Applicant: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IPC: C08L101/00 , C01B31/04 , C08F2/44 , C08F292/00 , C08K5/23 , C08K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K3/04 , C08F2/44 , C08F292/00 , C08K7/00 , C08K7/24 , C08L10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树脂等中的分散性高、容易处理的薄片化石墨-树脂复合材料。所述薄片化石墨-树脂复合材料,其通过将薄片化石墨和树脂进行复合化而形成,其中,在将基于10mg/L浓度的亚甲基蓝的甲醇溶液的吸光度、与将薄片化石墨-树脂复合材料投入该亚甲基蓝的甲醇溶液中并通过离心分离而获得的上清液的吸光度之差测定的1g薄片化石墨-树脂复合材料的亚甲基蓝吸附量(μ摩尔/g)设为y,将该薄片化石墨-树脂复合材料的BET比表面积(m2/g)设为x时,比例y/x为0.15以上,且BET比表面积为25m2/g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0405186C
公开(公告)日:2008-07-23
申请号:CN200380100653.7
申请日:2003-12-04
Applicant: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IPC: G02F1/133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以改善液晶显示装置的光遮断时及振动时的液晶显示装置用隔件周围的光泄漏而且干式分散性良好的液晶显示装置用隔件及液晶显示装置用隔件的制造方法。本发明是由基材粒子和覆盖所述基材粒子的表面的聚合体构成的液晶显示装置用隔件,是在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时的退火温度T1以上的温度下进行了1小时以上的退火处理后冷却,在25℃下测定时的水的接触角A1和不进行所述退火处理而在25℃下测定时的水的接触角B,满足下式(1)的关系的液晶显示装置用隔件。A1-B≥1°(1)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