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组装轮胎胎坯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07504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580070960.8

    申请日:2015-12-22

    Abstract: 本发明特别地涉及用于生产轮胎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由在肩鼓(2)上组装胎坯(1)构成的步骤,所述胎坯包括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3)和周向胎圈增强体(11、12),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肩鼓包括肩部(21),所述肩部(21)具有至少等于25mm的高度(H),‑周向胎圈增强体是在胎坯上卷绕数圈的增强体,‑周向胎圈增强体抵住鼓的肩部螺旋形设置,周向胎圈增强体以基本上最后的排列设置在所述胎坯中,‑胎体帘布层不包括围绕周向胎圈增强体的卷边。本发明进一步涉及根据所述方法获得的轮胎。

    用于两轮车辆的防摔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154695B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180049373.2

    申请日:2011-10-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H1/12 G01M17/0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两轮车辆的防摔装置,对于给定圆形轨迹和给定的抓地力系数,当倾角达到对应于轮胎抓地力的极限的极限角时,所述防摔装置旨在防止车辆及其驾驶者摔倒,并同时允许该极限角被测量。根据本发明,所述目的已通过用于安装有轮胎的两轮车辆(1)的防摔装置(2)而实现,所述车辆的重心(G)以速度V围绕中心为O且半径为R的圆形轨迹移动,含有重心(G)的车辆的中平面(P)和与所述轨迹相切的竖直平面(XZ)形成倾角(C),倾角(C)随着车辆的速度V而增加,并在零角度与极限角(Clim)之间变化,超过所述极限角(Clim),则失去轮胎的横向抓地力,引起车辆摔倒,防摔装置(2)侧向固定至所述轨迹内部的车辆侧,并当速度V增加时,将倾角(C)限制为严格大于极限角(Clim)的最大角度(Cmax),防摔装置(2)包括具有中心(G1)的安全轮(3)、调节最大角度(Cmax)的工具(4)和在安全轮(3)与车辆(1)之间的连接工具(5),所述安全轮(3)的中平面(P1)沿着位于地面之上的直线切割车辆的中平面(P),并形成与所述最大角度(Cmax)相差至多5度的角度(a)。

    用于两轮车辆的防摔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154695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180049373.2

    申请日:2011-10-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H1/12 G01M17/0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两轮车辆的防摔装置,对于给定圆形轨迹和给定的抓地力系数,当倾角达到对应于轮胎抓地力的极限的极限角时,所述防摔装置旨在防止车辆及其驾驶者摔倒,并同时允许该极限角被测量。根据本发明,所述目的已通过用于安装有轮胎的两轮车辆(1)的防摔装置(2)而实现,所述车辆的重心(G)以速度V围绕中心为O且半径为R的圆形轨迹移动,含有重心(G)的车辆的中平面(P)和与所述轨迹相切的竖直平面(XZ)形成倾角(C),倾角(C)随着车辆的速度V而增加,并在零角度与极限角(Clim)之间变化,超过所述极限角(Clim),则失去轮胎的横向抓地力,引起车辆摔倒,防摔装置(2)侧向固定至所述轨迹内部的车辆侧,并当速度V增加时,将倾角(C)限制为严格大于极限角(Clim)的最大角度(Cmax),防摔装置(2)包括具有中心(G1)的安全轮(3)、调节最大角度(Cmax)的工具(4)和在安全轮(3)与车辆(1)之间的连接工具(5),所述安全轮(3)的中平面(P1)沿着位于地面之上的直线切割车辆的中平面(P),并形成与所述最大角度(Cmax)相差至多5度的角度(a)。

    用于组装轮胎胎坯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07504B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1580070960.8

    申请日:2015-12-22

    Abstract: 本发明特别地涉及用于生产轮胎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由在肩鼓(2)上组装胎坯(1)构成的步骤,所述胎坯包括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3)和周向胎圈增强体(11、12),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肩鼓包括肩部(21),所述肩部(21)具有至少等于25mm的高度(H),‑周向胎圈增强体是在胎坯上卷绕数圈的增强体,‑周向胎圈增强体抵住鼓的肩部螺旋形设置,周向胎圈增强体以基本上最后的排列设置在所述胎坯中,‑胎体帘布层不包括围绕周向胎圈增强体的卷边。本发明进一步涉及根据所述方法获得的轮胎。

    包括由两个层制成的胎体增强件的轮胎

    公开(公告)号:CN107000507B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580068344.9

    申请日:2015-12-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胎,所述轮胎具有不低于6巴的充气压力并且由增强元件的至少两个层(2、6)制成。第一层(2)围绕胎圈线反向折叠并且第二层(6)从一个胎圈延伸至另一个胎圈,其端部沿轴向位于每个胎圈线的轴向最外点的外部。根据本发明,胎体增强件的每个层(2、6)具有大于2250daN/dm的每单位宽度的断裂强度,对于小于10%的伸长测得的胎体增强件的第二层的每单位宽度的最小刚度严格地大于等于对于小于10%的伸长测得的胎体增强件的第一层的每单位宽度的最小刚度的20%的值,两个胎体增强件层的增强元件具有小于750特克斯的丝线支数,第二胎体增强件层的增强件层在20daN的力作用下的伸长大于4%并且在拉力作用下在10%伸长下的割线弹性模量Mt、Mj满足关系Mt/Mj>1。

    包括由两个层制成的胎体增强件的轮胎

    公开(公告)号:CN107000508B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580068362.7

    申请日:2015-12-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胎,所述轮胎具有不低于118的负荷指数并且由增强元件的至少两个层(2、6)制成。第一层(2)围绕胎圈线反向折叠并且第二层(6)从一个胎圈延伸至另一个胎圈,其端部沿轴向位于每个胎圈线的轴向最外点的外部。根据本发明,胎体增强件的每个层(2、6)具有大于2900daN/dm的每单位宽度的断裂强度,对于小于10%的伸长测得的胎体增强件的第二层的每单位宽度的最小刚度严格地大于对于小于10%的伸长测得的胎体增强件的第一层的每单位宽度的最小刚度的20%的值,胎体增强件的第一层的增强元件具有大于300特克斯的丝线支数,胎体增强件的两个层的增强元件具有小于750特克斯的丝线支数,胎体增强件的第二层的增强件层在20daN的力下的伸长大于8%并且在拉力作用下在10%伸长下的割线弹性模量Mt、Mj满足关系Mt/Mj>1。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