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652888A

    公开(公告)日:2010-02-17

    申请号:CN200880010583.9

    申请日:2008-0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其能够防止由于在电化学装置部(膜-电极组件等)中产生的热引起的发电不稳定并防止发电效率的降低。在具有通过化学反应进行发电的膜-电极组件(4)的燃料电池中,膜-电极组件(4)设置成与另一膜-电极组件之间具有间隔,或者两个膜-电极组件彼此相邻设置,使得该对膜-电极组件设置成与另一膜-电极组件或另一对之间具有间隔,并且膜-电极组件(4)的主表面之一与外部空气接触而无需用另一膜-电极组件来密封。导电板(5)和(6)设置成与膜-电极组件(4)接触,以便将膜-电极组件内产生的电流与外部交换,并且散热片9设置在与外部空气接触的主表面侧上的导电板(6)上,使得导电板(6)用作散热构件。

    固态电解质电池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264928A

    公开(公告)日:2000-08-30

    申请号:CN00102411.6

    申请日:2000-02-23

    Inventor: 后藤习志

    Abstract: 本发明披露了一种具有高的能量密度并且可以避免内部短路的固态电解质电池,所述固态电解质电池包括:正电极;面向所述正电极设置的负电极;以及被至少形成在正电极和负电极的至少一个主要表面上的固态电解质层;所述正电极和负电极的具有所述固态电解质层的主要表面相互面对地层叠设置;所述正电极和负电极中的一个小于所述正电极和负电极中的另一个,形成在所述较小的电极上的固态电解质层大于所述较小的电极。

    固体电解质电池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27763C

    公开(公告)日:2005-11-16

    申请号:CN00106885.7

    申请日:2000-03-10

    Inventor: 后藤习志

    Abstract: 固体电解质电池,含有:长条状电极;正极引线,与正极相连,使正极引线的长侧基本上平行于正极的宽度方向并形成大致长方形;长条状负极,相对正极布置;负极引线,与负极相连,使负极引线的长侧基本上平行于负极的宽度方向并形成大致长方形;以及固体电解质层,形成在正极和负极的至少任一侧上,其中,层压正极和负极使在其上形成固体电解质层的表面互为相对布置并沿长度方向卷绕,从而装在外壳内,以及与正极或负极连接的正极引线或负极引线至少任一个的短侧,相对于正极或负极的长度方向端布置并向内偏移。

    电源系统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606261B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0880004380.9

    申请日:2008-0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源系统,其包括燃料电池作为其能源并且不仅具有高能量密度而且还具有高功率密度并且可以以简单方式对功率消耗的急剧变化进行响应。在电源系统(10)中,燃料电池(1)连接至DC/DC转换器的输入端,而锂离子二次电池和负载(4)并联连接至输出端。设置测量二次电池(3)的端电压的电压测量装置(6)以及设置转换器(2)的目标输出电压的控制微型计算机(5),并且将目标输出电压设置成稍微高于端电压。燃料电池(1)在提高最高燃料转换效率的发电条件下工作。由于这种构造,由燃料电池(1)和转换器(2)构成的系统所起的作用同以等于二次电池(3)的端电压的电压输出由燃料电池(1)产生的功率的恒定电压/电流源一样。该输出电流相对于用于驱动负载(4)的驱动电流的过量/不足自动地通过二次电池(3)的充电或放电来调整。

    燃料电池以及电子装置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689664A

    公开(公告)日:2010-03-31

    申请号:CN200880022961.5

    申请日:2008-06-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维持稳定供电的同时实现薄型化的燃料电池。燃料电池(1)包括发电部(10)、燃料罐(11)、燃料供给部(泵)(12)以及燃料汽化部(13)。发电部(10)具有将结合体(19)夹在电池板(15)与电池板(21)之间的结构。结合体(19)具有相对地配置阳极(16)和阴极(18)且在两者之间具有电解质膜(17)的结构。特别地,燃料供给部(12)和燃料汽化部(13)一体化设置,且由埋入其中的喷嘴部(14)连接。根据发电部(10)的状态,在燃料罐(11)中所包含的燃料由燃料供给部(12)抽取,然后由燃料汽化部(13)汽化,并且被供给到发电部(10)侧。

    电源系统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606261A

    公开(公告)日:2009-12-16

    申请号:CN200880004380.9

    申请日:2008-0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源系统,其包括燃料电池作为其能源并且不仅具有高能量密度而且还具有高功率密度并且可以以简单方式对功率消耗的急剧变化进行响应。在电源系统(10)中,燃料电池(1)连接至DC/DC转换器的输入端,而锂离子二次电池和负载(4)并联连接至输出端。设置测量二次电池(3)的端电压的电压测量装置(6)以及设置转换器(2)的目标输出电压的控制微型计算机(5),并且将目标输出电压设置成稍微高于端电压。燃料电池(1)在提高最高燃料转换效率的发电条件下工作。由于这种构造,由燃料电池(1)和转换器(2)构成的系统所起的作用同以等于二次电池(3)的端电压的电压输出由燃料电池(1)产生的功率的恒定电压/电流源一样。该输出电流相对于用于驱动负载(4)的驱动电流的过量/不足自动地通过二次电池(3)的充电或放电来调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