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653623A

    公开(公告)日:2005-08-10

    申请号:CN03810881.X

    申请日:2003-05-13

    Abstract: 本发明具有输出特性不同的多个电池的输出由公共的端子输出、并且极力抑制电池间的连接而导致的能量效率降低的构造的电源装置。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都不同的多个电池(10a-10c)的输出被调节为相互同一的输出电压后,满足并联关系,从端子(4、5)输出。因各电池的输出为并联输出,所以不象串联那样,出现输出电流小的电池限制整个电源的输出电流的问题。再者,因为是在调节为同一的输出电压后进行连接,所以不产生逆流等的问题。在应用于串联式太阳能电池时,各个串联光电转换元件分配光吸收波长特性,以便最大效率利用太阳光,即使在太阳光的波长分布大大偏离标准分布时,也不降低光电能转换效率。

    光电转换器件、电子器件及制法、金属膜形成法及层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571170A

    公开(公告)日:2005-01-26

    申请号:CN200410034628.X

    申请日:2004-04-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9/2022 H01G9/2031 H01L51/0037 Y02E10/542

    Abstract: 对于含有由半导体细颗粒组成的半导体电极和作为相反电极的金属膜的光电转换器件而言,通过采用旋涂法在金属氧化物(如ITO)的透明电极上形成聚亚乙基二氧噻吩(PEDOT)/聚苯乙烯磺酸(PSS)膜,可显著提高该金属膜对于该金属氧化物膜的粘合性,并且,在该光电转换器件中,可防止由作为相反电极的该金属膜受到不同类型金属导致的污染。此外,采用低温的方法可在金属氧化物膜上很好地形成由半导体细颗粒组成的半导体电极,同时能防止该金属氧化物膜的洗脱,从而得到光电转换器件。

    光电转换器件的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11195C

    公开(公告)日:2008-08-13

    申请号:CN200410034628.X

    申请日:2004-04-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9/2022 H01G9/2031 H01L51/0037 Y02E10/542

    Abstract: 对于含有由半导体细颗粒组成的半导体电极和作为相反电极的金属膜的光电转换器件而言,通过采用旋涂法在金属氧化物(如ITO)的透明电极上形成聚亚乙基二氧噻吩(PEDOT)/聚苯乙烯磺酸(PSS)膜,可显著提高该金属膜对于该金属氧化物膜的粘合性,并且,在该光电转换器件中,可防止由作为相反电极的该金属膜受到不同类型金属导致的污染。此外,采用低温的方法可在金属氧化物膜上很好地形成由半导体细颗粒组成的半导体电极,同时能防止该金属氧化物膜的洗脱,从而得到光电转换器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