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225029C
公开(公告)日:2005-10-26
申请号:CN01807883.4
申请日:2001-03-13
Applicant: 索尼株式会社
IPC: H01L31/07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1/03682 , Y02E10/546
Abstract: 一种光能转换装置10,包含:形成在通用塑料衬底上的第一杂质掺杂的半导体层5,它是混有第一杂质的半导体材料层;形成在第一杂质掺杂的半导体层5上的光活性层6,它是含氢的非晶半导体材料层;和混有第二杂质并且形成在光活性半导体层6上的第二杂质掺杂的半导体层7。第二杂质掺杂的半导体层是氢浓度比光活性半导体层6的材料低的多晶半导体材料层。在光活性半导体层6和第二杂质掺杂的半导体层7之间的界面结构中,深度方向的平均晶粒粒径在从第二杂质掺杂的半导体层向衬底1前进的方向上逐步降低。通过控制第二杂质掺杂的半导体层7的氢浓度,显著降低了第二杂质掺杂的半导体层7中的悬挂键的数目,显示出较高的结晶度,提高了装置10的转换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422443A
公开(公告)日:2003-06-04
申请号:CN01807883.4
申请日:2001-03-13
Applicant: 索尼株式会社
IPC: H01L31/07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1/03682 , Y02E10/546
Abstract: 一种光能转换装置10,包含:形成在衬底上的第一杂质掺杂的半导体层5,它是混有第一杂质的半导体材料层;形成在第一杂质掺杂的半导体层5上的光活性层6,它是含氢的非晶半导体材料层;和混有第二杂质并且形成在光活性半导体层6上的第二杂质掺杂的半导体层7。第二杂质掺杂的半导体层是氢浓度比光活性半导体层6的材料低的多晶半导体材料层。在光活性半导体层6和第二杂质掺杂的半导体层7之间的界面结构中,深度方向的平均晶粒粒径在从第二杂质掺杂的半导体层向衬底1前进的方向上逐步降低。通过控制第二杂质掺杂的半导体层7的氢浓度,显著降低了第二杂质掺杂的半导体层7中的悬挂键的数目,显示出较高的结晶度,提高了装置10的转换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