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369647A

    公开(公告)日:2009-02-18

    申请号:CN200810146273.1

    申请日:2008-08-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85 H01M2/14 H01M2/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包括电池元件,其中具有设置在正极集流体上的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正极和具有设置在负极集流体上的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负极通过隔膜进行堆叠,并且负极的边缘被设置为相对于正极的边缘沿平面方向突出;正极端子,连接至正极;以及负极端子,连接至负极。负极端子具有与负极的边缘的连续方向交叉以及与负极的平面方向交叉的接触片,并且接触片总体分割并且接触多个负极的边缘。

    质子导体、单离子导体、其制造方法、及电解质电容器

    公开(公告)号:CN1711612A

    公开(公告)日:2005-12-21

    申请号:CN200380103464.5

    申请日:2003-11-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9/028 H01B1/122 H01G9/035

    Abstract: 提供质子或单离子导体,其具有高电导率和宽的工作温度范围;其制造方法;及使用该导体制造的电解质电容器。该导体包括具有由通式(1)代表的结构部分的化合物和具有由通式(2)代表的结构的化合物:(1)(2)[其中X为引起质子解离的基团;R1为含碳组分;R2和R3各自为含碳组分或氢;且n≥1]。在该导体中,质子可从具有由通式(1)代表的结构部分的化合物中解离,并通过具有由通式(2)代表的结构的化合物的=NCOH基团的作用转移,因此该导体可无需润湿且在宽的温度范围内展现出高的质子电导率。

    质子导体、单离子导体、其制造方法、及电解质电容器

    公开(公告)号:CN1711612B

    公开(公告)日:2010-05-26

    申请号:CN200380103464.5

    申请日:2003-11-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9/028 H01B1/122 H01G9/035

    Abstract: 提供质子或单离子导体,其具有高电导率和宽的工作温度范围;其制造方法;及使用该导体制造的电解质电容器。该导体包括具有由通式(1)代表的结构部分的化合物和具有由通式(2)代表的结构的化合物:(1)(2)[其中X为引起质子解离的基团;R1为含碳组分;R2和R3各自为含碳组分或氢;且n≥1]。在该导体中,质子可从具有由通式(1)代表的结构部分的化合物中解离,并通过具有由通式(2)代表的结构的化合物的=NCOH基团的作用转移,因此该导体可无需润湿且在宽的温度范围内展现出高的质子电导率。(化学式1)(化学式2)

    燃料电池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931424A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210419815.4

    申请日:2003-07-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16 H01M2008/1095 Y02E60/527

    Abstract: 一种使用生物新陈代谢时能够产生高的电流密度的燃料电池。在这种电池中,利用多种酶而燃料逐步地降解,同时转移与氧化有关而生成的电子到电极。在用于降解燃料的酶中,在前一步中实现降解的酶的酶活性不大于在后续步骤中实现氧化的酶的酶活性的和。在辅酶参与的情况下,实现辅酶氧化的氧化酶的酶活性不小于参与还原形式的辅酶的形成的酶的酶活性的和。

    燃料电池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579033A

    公开(公告)日:2005-02-09

    申请号:CN03801386.X

    申请日:2003-07-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16 H01M2008/1095 Y02E60/527

    Abstract: 一种使用生物新陈代谢时能够产生高的电流密度的燃料电池。在这种电池中,利用多种酶而燃料逐步地降解,同时转移与氧化有关而生成的电子到电极。在用于降解燃料的酶中,在前一步中实现降解的酶的酶活性不大于在后续步骤中实现氧化的酶的酶活性的和。在辅酶参与的情况下,实现辅酶氧化的氧化酶的酶活性不小于参与还原形式的辅酶的形成的酶的酶活性的和。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369647B

    公开(公告)日:2010-09-01

    申请号:CN200810146273.1

    申请日:2008-08-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85 H01M2/14 H01M2/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包括电池元件,其中具有设置在正极集流体上的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正极和具有设置在负极集流体上的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负极通过隔膜进行堆叠,并且负极的边缘被设置为相对于正极的边缘沿平面方向突出;正极端子,连接至正极;以及负极端子,连接至负极。负极端子具有与负极的边缘的连续方向交叉以及与负极的平面方向交叉的接触片,并且接触片总体分割并且接触多个负极的边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