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239592A
公开(公告)日:1999-12-22
申请号:CN98801318.5
申请日:1998-08-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25 , H01M4/0471 , H01M4/1393 , H01M4/583 , H01M4/587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7 , H01M2300/00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真密度为1.65-1.85g/cc,氢相对于碳的含量以原子比表示为0.01-0.15,(002)面的面间距为3.45-3.55埃,微晶的厚度为12.0-20.0埃,并且在X射线散射曲线上,以连接(002)衍射线两侧的极小值的共同连线作为基线,基线和(002)衍射线围成的面积为S1,衍射角2θ在4度以上的(002)衍射线低角侧的X射线散射曲线和基线围成的面积为SO,SO相对于S1的面积比为0.4-2.0的负极用碳质材料。负极用碳质材料是氧化处理γ树脂量为0.5-30重量%的碳质原料,在得到氧相对于碳的含量以原子比计为0.01-0.2的氧化产物之后,在惰性气氛中烧结制备的。
-
公开(公告)号:CN1156039C
公开(公告)日:2004-06-30
申请号:CN98801318.5
申请日:1998-08-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25 , H01M4/0471 , H01M4/1393 , H01M4/583 , H01M4/587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7 , H01M2300/00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真密度为1.65~1.85g/cc,氢相对于碳的含量以原子比表示为0.01~0.15,(002)面的面间距为3.45~3.55埃,微晶的厚度为12.0~20.0埃,并且在X射线散射曲线上,以连接(002)衍射线两侧的极小值的共同连线作为基线,基线和(002)衍射线围成的面积为S1,衍射角2θ在4度以上的(002)衍射线低角侧的X射线散射曲线和基线围成的面积为S0,S0相对于S1的面积比为0.4~2.0的负极用碳质材料。负极用碳质材料是氧化处理γ树脂量为0.5~30重量%的碳质原料,在得到氧相对于碳的含量以原子比计为0.01~0.2的氧化产物之后,在惰性气氛中烧结制备的。
-
公开(公告)号:CN1774826A
公开(公告)日:2006-05-17
申请号:CN200480010152.4
申请日:2004-02-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7 , H01M4/133 , H01M4/366 , H01M4/621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的主题是提供一种长寿命、高度安全的锂二次电池,其基于活性材料层厚度的减小可具有改善的高输出/高输入特性。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锂二次电池的负极,其包括具有提供在其上的包括活性材料和具有粘结和增稠作用的有机材料的活性材料层的集流体,其中该活性材料为包括无定形-材料-涂覆石墨的粉末活性材料,且当分散体通过根据JIS K5400的用于测定分散度的细度计法检测时,粒子开始出现处的粒径为50μm或更小,其中该分散体通过将100g活性材料粉末和2g羧甲基纤维素一起分散在200g水中制备;及使用该负极的锂二次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0377393C
公开(公告)日:2008-03-26
申请号:CN200480010152.4
申请日:2004-02-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7 , H01M4/133 , H01M4/366 , H01M4/621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的主题是提供一种长寿命、高度安全的锂二次电池,其基于活性材料层厚度的减小可具有改善的高输出/高输入特性。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锂二次电池的负极,其包括具有提供在其上的包括活性材料和具有粘结和增稠作用的有机材料的活性材料层的集电体,其中该活性材料为包括无定形-材料-涂覆石墨的粉末活性材料,且当分散体通过根据JISK5400的用于测定分散度的细度计法检测时,粒子开始出现处的粒径为50μm或更小,其中该分散体通过将100g活性材料粉末和2g羧甲基纤维素一起分散在200g水中制备;及使用该负极的锂二次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751405B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0480004769.5
申请日:2004-02-18
Applicant: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7 , H01M4/133 , H01M4/366 , H01M4/621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Y02T10/7011
Abstract: 一种长寿命的高安全性的锂二次电池,其可通过减小活性物质层的厚度实现增强的高输出/高输入性能。提供一种用于锂二次电池负极的含碳粉末的活性物质,其中对于通过将100g活性物质粉末和2g羧甲基纤维素分散在200g水中得到的分散体,在根据JIS K5400所述的研磨(细度)测量计法在分散度的基础上测量的在造粒起始时的粒径为50μm或更小。进一步提供锂二次电池的负极,包括集电体和其上叠加的包含活性物质和有机材料的活性物质层,该有机材料能够发挥粘结和增粘作用,其中活性物质层厚度为50μm或更小,和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5μm或更小,该粗糙度根据JISB0601测量。这种活性物质为由无定形涂覆石墨组成的粉状活性物质。提供的锂二次电池包括这种负极。
-
公开(公告)号:CN1199303C
公开(公告)日:2005-04-27
申请号:CN99127820.8
申请日:1999-11-26
Applicant: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3 , H01M4/133 , H01M10/0525 , H01M10/0568 , H01M10/0569
Abstract: 披露一种电极用碳质材料和电极用多层结构碳质材料,其特征在于,该电极用碳质材料按照广角X射线衍射法(002)面的面间隔(d002)不足0.337nm,微晶尺寸(Lc)在90nm以上,氩离子激光喇曼频谱的1360cm-1的峰值强度与1580cm-1的峰值强度比的R值在020以上,并且堆积密度在0.75g/cm3以上;在把该电极用碳质材料与有机化合物混合后,通过碳化该有机化合物来制造电极用多层结构碳质材料。使用本发明的电极用碳质材料或电极用多层结构碳质材料的电池容量大,初期循环中确认的不可逆容量小,循环的容量维持率优良,尤其快速充放电性被极大地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261729A
公开(公告)日:2000-08-02
申请号:CN99127820.8
申请日:1999-11-26
Applicant: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3 , H01M4/133 , H01M10/0525 , H01M10/0568 , H01M10/0569
Abstract: 披露一种电极用碳质材料和电极用多层结构碳质材料,其特征在于,该电极用碳质材料按照广角X射线衍射法(002)面的面间隔(d002)不足0.337nm,微晶尺寸(Lc)在90nm以上,氩离子激光器喇曼频谱的1360cm-1的峰值强度与1580cm-1的峰值强度比的R值在0.20以上,并且摇实密度在0.75g/cm3以上;在把该电极用碳质材料与有机化合物混合后,通过碳化该有机化合物来制造电极用多层结构碳质材料。使用本发明的电极用碳质材料或电极用多层结构碳质材料的电池容量大,初期循环中确认的不可逆容量小,循环的容量维持率优良,尤其快速充放电性被极大地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751405A
公开(公告)日:2006-03-22
申请号:CN200480004769.5
申请日:2004-02-18
Applicant: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7 , H01M4/133 , H01M4/366 , H01M4/621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Y02T10/7011
Abstract: 一种长寿命的高安全性的锂二次电池,其可通过减小活性物质层的厚度实现增强的高输出/高输入性能。提供一种用于锂二次电池负极的含碳粉末的活性物质,其中对于通过将100g活性物质粉末和2g羧甲基纤维素分散在200g水中得到的分散体,在根据JIS K5400所述的研磨(细度)测量计法在分散度的基础上测量的在造粒起始时的粒径为50μm或更小。进一步提供锂二次电池的负极,包括集流体和其上叠加的包含活性物质和有机材料的活性物质层,该有机材料能够发挥粘结和增稠作用,其中活性物质层厚度为50μm或更小,和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5μm或更小,该粗糙度根据JIS B0601测量。这种活性物质为由无定形涂覆石墨组成的粉状活性物质。提供的锂二次电池包括这种负极。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