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564198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510726852.3
申请日:2015-10-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3421 , B60H1/00564 , B60H1/3414 , B60H2001/00721 , F24F13/06 , F24F13/081 , B60H1/34 , B60H1/00 , F16K15/20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吹气装置,其能够保持排气口尽可能地不可见,而不削弱吹气装置的功能。吹气装置(10)包括:管状体(21),限定了气流通道(21a)和排气口(21b);引导壁(31),用于沿预期方向引导已穿过排气口的气流;和开关阀(32),形成引导壁的一部分,所述开关阀能够打开或关闭在引导壁中形成的凹部(34)。引导壁具有在与排气口的前向交叉的方向上突出的凸面形状,并且被布置为使得通过将引导壁投影到包括排气口的虚拟平面上而获得的投影图像覆盖整个排气口。开关阀被配置为根据预期方向来打开或关闭凹部。
-
公开(公告)号:CN102015399B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0980114113.1
申请日:2009-04-17
IPC: B60W10/02 , B60K6/48 , B60K6/547 , B60L11/14 , B60W10/04 , B60W10/06 , B60W10/08 , B60W10/10 , B60W20/00 , F02D29/00 , F02D29/02 , F16H61/02 , F16H63/40 , F16H59/74 , F16H61/68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W20/40 , B60K6/36 , B60K6/48 , B60K6/547 , B60W10/02 , B60W10/06 , B60W10/08 , B60W10/113 , B60W20/00 , B60Y2400/428 , F16H3/006 , F16H61/688 , Y02T10/6221 , Y02T10/6286 , Y10T477/26
Abstract: 在具有安装在经由第1摩擦离合器传递发动机的驱动力的第1输入轴上的第1齿轮变速机构、安装在经由第2摩擦离合器传递同一发动机的驱动力的第2输入轴上的第2齿轮变速机构、与第2输入轴连接的马达发电机、和与第1和第2齿轮变速机构的各输出轴连接的最终输出轴的混合动力装置中,在第2摩擦离合器结合的状态下,将马达发电机作为电动机来起动发动机,而在发动机起动后,解除第2摩擦离合器,以及当在第1齿轮变速机构选择了任一变速档,从而将发动机和马达发电机的驱动力经由利用第1齿轮变速机构选择的变速档传递到最终输出轴时,使第1和第2摩擦离合器同时结合。
-
公开(公告)号:CN1551436B
公开(公告)日:2010-10-20
申请号:CN200410038453.X
申请日:2004-04-26
Abstract: 一种电接线箱。其第一箱体具有在应该围成内部空间的第一方向上延伸设置的多个第一侧壁。二层壁部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的多个第一侧壁内的至少在上侧配置的侧壁,通过设有第一壁部和第二壁部,在该至少上侧配置的侧壁和该第二壁部之间形成槽;其所述第一壁部从该至少上侧配置的侧壁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大致垂直的第二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二壁部从该第一壁部连续在该第一方向延伸设置。第二箱体具有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设置的多个第二侧壁,通过将该多个第二侧壁嵌合在所述多个第一侧壁的外侧上,密封所述内部空间。在所述第二侧壁内从嵌入所述槽的侧壁前端连续在第二方向延伸设置肋。
-
公开(公告)号:CN101346532B
公开(公告)日:2010-09-08
申请号:CN200780000940.9
申请日:2007-05-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M11/04 , B60K15/04 , F01M11/0408 , F01M2011/049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体容器的注入连接器和注入口构造。在从液体容器的注入口注入液体时,抑制与排出气体的干涉,同时引导液体顺利地注入。一体形成有从主体部(11)的注入通道(40)的内周壁面(55)向中心部突出且具有导向面(51)的导向片(50)。在形成导向片(50)的注入通道(40)的部分,通过导向片(50)的下侧表面(54)和注入通道(40)的内周壁面(55)形成气体诱导部(56)。当注入连接器(10)在与液体容器的注入口连接后使用时,导向片(50)的突出前端(53)在重力方向上位于比注入通道(40)的内周壁面(55)侧的根部更靠下侧,注入到注入通道(40)的液体由导向面(51)引导并流向中心侧,而气体诱导部(56)在重力方向上位于比导向片(50)的突出前端(53)更靠上侧,容器内的气体从气体诱导部(56)的周向端末被排出至与注入方向相反的一侧。
-
公开(公告)号:CN100388598C
公开(公告)日:2008-05-14
申请号:CN200410038780.5
申请日:2004-03-24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车电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丰田汽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6485 , H01R9/0521 , H01R13/5208 , H01R220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能够减少零件数量并便于连接操作的、连接到装置屏蔽壳的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在被插入通孔的状态下固定的第一绝缘壳体、由壳体保持以面对通孔并且连接到电路上的第一端子。电线侧的第二壳体装配到第一壳体上。第二端子连接到第一端子。密封圈设置在壳体的外周和壳体的外周上的通孔之间,以使固定到屏蔽壳的支架电连接到屏蔽电线的屏蔽层。一个连接部件将支架和第二壳体的屏蔽层外侧电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298670C
公开(公告)日:2007-02-07
申请号:CN200410088425.9
申请日:2004-11-0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日本丰田汽车株式会社
IPC: C04B35/462 , C04B35/48 , C04B35/622 , H01L41/18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功能陶瓷制备技术领域的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一种钛酸铋钠-锆钛酸钡无铅压电陶瓷及其制备方法。所提供的钛酸铋钠系无铅压电陶瓷的组成成分以式(Bi0.5Na0.5)TiO3-xBa(Ti1-yZry)O3表示,其中x为陶瓷体系中BZT的摩尔量,x为0.03,0.06,0.09,0.12,y为BaTiO3中的Ti原子被Zr置换的原子数,y为0.058;采用两步烧结法制备BNT-BZT无铅压电陶瓷,能得到高致密度陶瓷,陶瓷晶粒大小均匀,同时降低了极化过程中的漏电流,易于陶瓷极化。该压电陶瓷不含铅,并且具有良好的压电性能和铁电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842376A
公开(公告)日:2006-10-04
申请号:CN200480024444.3
申请日:2004-08-26
IPC: B05B5/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5B5/1608 , B05B12/1463 , B05B15/55
Abstract: 静电涂装机(20)具有可拆装的罐体(24),当罐体(24)中的涂料袋(2)用完后更换新的罐体(24)。涂料袋(2)内的涂料由设于静电涂装机(20)的泵部(23)内的单螺杆泵(35)取出。单螺杆泵(35)具有设于涂料供给管(31)内的螺旋轴(36)。伺服电动机通过绝缘性的驱动轴(38)驱动单螺杆泵(35)。通过螺旋轴(36)的旋转对涂料袋(2)内的涂料进行吸引,将被吸引的涂料通过供给管(31)供给钟形杯(21)。由钟形杯(21)雾化的涂料的控制及喷雾停止是通过控制单螺杆泵(35)的旋转来执行的。
-
公开(公告)号:CN1755961A
公开(公告)日:2006-04-05
申请号:CN200510114218.0
申请日:2005-10-2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日本丰田汽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新能源材料及其制备技术领域,涉及具有高温差电效应的热电半导体化合物的一种Ag-Pb-Sb-Te热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机械合金化(MA)结合放电等离子烧结(SPS)的方法制备PbTe系高性能热电材料,该材料组成以Ag1-XPb18+YSbTe20表示,其中x表示Ag偏离等量取代的量,y表示原料粉末中超过计量比的Pb的量。与传统的粉末冶金工艺相比,本发明的MA+SPS工艺具有流程短,效率高,耗能少,适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等优点,所得到的温差电材料具有更加优异的热电性能。利用MA和SPS制备的Ag1-XPb18+YSbTe20热电材料的无量纲优值ZT在450℃达到1.37。
-
公开(公告)号:CN1551436A
公开(公告)日:2004-12-01
申请号:CN200410038453.X
申请日:2004-04-26
Abstract: 一种电接线箱。其第一箱体具有在应该围成内部空间的第一方向上延伸设置的多个第一侧壁。二层壁部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的多个第一侧壁内的至少在上侧配置的侧壁,通过设有第一壁部和第二壁部,在该至少上侧配置的侧壁和该第二壁部之间形成槽;其所述第一壁部从该至少上侧配置的侧壁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大致垂直的第二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二壁部从该第一壁部连续在该第一方向延伸设置。第二箱体具有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设置的多个第二侧壁,通过将该多个第二侧壁嵌合在所述多个第一侧壁的外侧上,密封所述内部空间。在所述第二侧壁内从嵌入所述槽的侧壁前端连续在第二方向延伸设置肋。
-
公开(公告)号:CN103534115A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280021380.6
申请日:2012-04-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345 , B60H1/34 , B60H2001/3492
Abstract: 空气吹出装置具备划分形成空气导出通路的筒体(10)和被筒体支撑的环状构件(20)。环状构件(20)具有从环状构件向筒体后端侧的开放部(12)延伸的延伸部(23b、23c)。面向筒体后端侧的开放部(12)的延伸部的端部位于面向筒体后端侧的开放部的环状构件(20)的端部(22)与筒体后端侧的开放部(12)之间。设置于筒体(10)的内周面、且从内周面向筒体划分的空气导出通路突出的第一突起部(13),与设置于环状构件(20)的延伸部(23b、23c)、且从延伸部向筒体内周面突出的第二突起部(24b、24c)相接触,由此环状构件(20)被筒体(10)支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