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内转印薄膜压纹制造系统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07441A

    公开(公告)日:2009-12-23

    申请号:CN200810110273.6

    申请日:2008-06-19

    Abstract: 一种模内转印薄膜压纹制造系统,包括:一转印压纹装置,该转印压纹装置具有一第一模具、及一第二模具,以该转印压纹装置的第一模具与该第二模具相互压合于一薄膜,产生具有压纹的该薄膜;以及一射出成型机台,该射出成型机台包括一送料滚筒、一卷料滚筒、一模穴可动板、及一模芯固定板,该送料滚筒与该卷料滚筒连续带动具有压纹的该薄膜经过该模芯固定板,该模穴可动板往复式运动于相对应的该模芯固定板,以射出成型产生一具有压纹的成品。本发明另提供一种模内转印薄膜压纹制造方法。

    具有高光泽表面的成品的制造方法及注塑成型机

    公开(公告)号:CN101058226A

    公开(公告)日:2007-10-24

    申请号:CN200610077109.0

    申请日:2006-04-19

    Inventor: 洪俊彦 蔡竹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高光泽表面的成品的制造方法,适用于一注塑成型机,该注塑成型机包括一模座、一固定于该模座上且包括一公模与一母模的模具,以及一用以将一薄膜传送至该模具的一内表面的薄膜供应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设置该薄膜于该模具的内表面。(B)由该注塑成型机加热一原料,并将熔融的该原料注塑成型在该模具中。由于增加设置于模具内表面的薄膜表面很细致,故在注塑成型后,与薄膜接触的成品表面直接具有高光泽。

    用于电脑数值控制的模具加工方法及模具加工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543695B

    公开(公告)日:2017-06-16

    申请号:CN201210262048.0

    申请日:2012-07-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19/4097 G05B19/4099 G05B2219/35044 Y02P90/2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脑数值控制的模具加工方法包含:建立一立体图案;以该立体图案对一模具材料进行初步加工;计算对应该立体图案的一总加工面积;根据该总加工面积以及一预定加工面积将该立体图案划分为多个精雕区域,且使每两个相邻精雕区域的分界线对应该立体图案的棱线;以及对每一该精雕区域进行精雕加工,且于每两个相邻精雕区域的分界线处进行换刀。通过本发明加工完成的模具可制造出无换刀痕迹以及高表面光泽的产品,以真实呈现原立体图案的设计。此外,本发明还可省去后加工抛光研磨且减低工时,进而提升经济效益。

    成型机及其操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47060A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210557067.6

    申请日:2012-12-20

    Inventor: 萧雅琪 洪俊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45/14778 B29C45/14016 B29C45/56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成型机及其操作方法。成型机包含有一第一机组以及一第二机组。该第一机组包含一本体以及一第一模体。第一模体设置于该本体的一端面。该第二机组包含一活动部、一第一顶出机构、一喷嘴以及一第二顶出机构。该活动部的一第二模体与该第一模体结合而形成一容置空间。该第一顶出机构连接于该活动部,用来移动该活动部,以使该第二模体与第一模体结合。该喷嘴设置于该第二模体,用来将一塑料注射进入该容置空间。该推动件以可活动方式穿设该活动部。该第二顶出机构用来驱动一推动件穿出该活动部,以将一成型塑料推出该容置空间。

    用于电脑数值控制的模具加工方法及模具加工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543695A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210262048.0

    申请日:2012-07-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19/4097 G05B19/4099 G05B2219/35044 Y02P90/2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脑数值控制的模具加工方法包含:建立一立体图案;以该立体图案对一模具材料进行初步加工;计算对应该立体图案的一总加工面积;根据该总加工面积以及一预定加工面积将该立体图案划分为多个精雕区域,且使每两个相邻精雕区域的分界线对应该立体图案的棱线;以及对每一该精雕区域进行精雕加工,且于每两个相邻精雕区域的分界线处进行换刀。通过本发明加工完成的模具可制造出无换刀痕迹以及高表面光泽的产品,以真实呈现原立体图案的设计。此外,本发明还可省去后加工抛光研磨且减低工时,进而提升经济效益。

    模具吸气结构改良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670668A

    公开(公告)日:2010-03-17

    申请号:CN200810149411.1

    申请日:2008-09-12

    Inventor: 洪俊彦 谢振丰

    Abstract: 一种模具吸气结构改良,其包括有:一模座本体、二密封结构、多个吸气孔以及多条吸气沟,其中该二密封结构为间隔地设置在该模座本体上并且该二密封结构之间形成一吸气区,该多个吸气孔设置在该吸气区内,该多条吸气沟设置在吸气区内并连接该多个吸气孔,借助该吸气区、该多个吸气孔与该多个吸气沟的互相配合,使薄膜能快速且平整的吸附,以提升模内装饰(In-Mold Decoration,IMD)制程的良品率。

    物品金属外壳的表面花纹形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490431A

    公开(公告)日:2004-04-21

    申请号:CN02145870.7

    申请日:2002-10-16

    Inventor: 蔡竹嘉 洪俊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物品金属外壳的表面花纹形成方法,该金属外壳预先成形为一既定的形状,该方法包括:于该金属外壳的表面上形成一具有一预定图案的隔离层;将该金属外壳浸泡于一蚀刻溶液中,用以蚀刻未被该隔离层覆盖的金属外壳表面;以及清除该蚀刻溶液及该隔离层。

    模内转印注塑成型模具及利用该模具所成型的塑料半成品

    公开(公告)号:CN201067965Y

    公开(公告)日:2008-06-04

    申请号:CN200720146547.8

    申请日:2007-05-15

    Inventor: 洪俊彦 蔡竹嘉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模内转印注塑成型模具,用以成型一壳体,并包含可相结合的一第一模件及一第二模件。第一模件具有一可供设置一印刷薄膜的第一模穴内壁。第二模件具有一第二模穴内壁与一塑料浇道、一位于该第二模穴内壁外围的周缘成型区,该周缘成型区具有一第一内壁部、一较该第一内壁部远离该第一模穴内壁的第二内壁部,以及一设置于该第二内壁部的进料口,该塑料浇道一端通过该进料口连通至该周缘成型区,另一端供连接一注塑成型设备的喷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