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BNC同轴插座的同轴插头

    公开(公告)号:CN101595605A

    公开(公告)日:2009-12-02

    申请号:CN200780047029.3

    申请日:2007-12-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6335 H01R13/625 H01R24/40 H01R210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同轴插头(10),其具有壳体(16);插装侧端部(12),所述插装侧端部用于与BNC同轴插座(36)连接,所述BNC同轴插座具有卡口连接结构的两个BNC插脚(38);以及电缆侧端部(14),所述电缆侧端部用于与高频传输线、尤其是同轴电缆连接。根据本发明,所述同轴插头(10)的所述壳体(16)具有两个对置设置的、从所述同轴插头(10)的所述插装侧端部(12)出发在轴向上延伸的槽(18),所述槽相应如此设置和构造以接纳所述BNC插脚(38),即,所述槽分别形成所述BNC插脚(38)的轴向的止挡(20),其中,锁止叉架(22)设置在所述同轴插头(10)的所述壳体(16)上,所述锁止叉架具有两个锁止爪(26),其中,每个锁止爪(26)在所述止挡(20)和所述同轴插头(10)的所述插装侧端部(12)之间沿切向如此作用于所述同轴插头(10)所述壳体(16)的一个轴向槽(18),即,在所述同轴插头(10)插装到所述BNC同轴插座(36)上时,分别有一个BNC插脚(38)固定保持在所述锁止爪(26)和所述轴向槽(18)的所述止挡(20)之间,并且在所述同轴插头(10)和所述BNC同轴插座(36)之间建立锁止连接,其中,所述锁止叉架(22)可偏转地设置在所述同轴插头(10)的所述壳体(16)上,并且能够在锁止位置和松开位置之间偏转,在所述锁止位置上所述锁止爪(26)沿切向覆盖所述轴向槽(18),在所述松开位置上,所述锁止爪(26)在所述轴向槽(18)的整个长度上释放所述轴向槽(18),从而所述BNC插脚(38)能够在轴向上插入所述轴向槽(18),或者能够在轴向上从所述轴向槽拔出所述BNC插脚(38)。

    触片
    3.
    发明公开
    触片 有权

    公开(公告)号:CN112186370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1025343.5

    申请日:2013-10-29

    Inventor: F·塔茨尔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片(6;14),其用于至少两个元件(7、8;12、13)的导电连接,其中触片(6;14)被设计成对元件(7、8;12、13)中的至少一个元件施加接触压力,通过触片(6;14)的弹性变形施加所述接触压力,其中触片(6;14)的至少一部分由双金属制成,使得该双金属的温度升高导致接触压力增大。

    以低磨耗接触的插接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667452B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680023599.8

    申请日:2016-04-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插接系统(100),其包括具有至少一个接触元件(30)的插接部(10),并且包括在与插接方向(S)近似平行延伸的接触承载面(42)具有至少一个接触点(44)的配合插接部(20),其中插接部(10)能够沿插接方向(S)插入配合插接部(20),并且在最终位置(II)所述至少一个接触元件(30)与接触点(44)电接触,其中配合插接部具有反压面(52),反压面(52)在与插接方向横向延伸的加压方向(H)上和接触承载面(42)至少部分地面对,其中接触承载面(42)以能够相对于反压面(52)沿插接方向(S)移动的方式保持于配合插接部(20)。

    以低磨耗接触的插接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667452A

    公开(公告)日:2018-02-06

    申请号:CN201680023599.8

    申请日:2016-04-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2/72 H01R12/89 H01R13/19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插接系统(100),其包括具有至少一个接触元件(30)的插接部(10),并且包括在与插接方向(S)近似平行延伸的接触承载面(42)具有至少一个接触点(44)的配合插接部(20),其中插接部(10)能够沿插接方向(S)插入配合插接部(20),并且在最终位置(II)所述至少一个接触元件(30)与接触点(44)电接触,其中配合插接部具有反压面(52),反压面(52)在与插接方向横向延伸的加压方向(H)上和接触承载面(42)至少部分地面对,其中接触承载面(42)以能够相对于反压面(52)沿插接方向(S)移动的方式保持于配合插接部(20)。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