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盘式冲压自动上料机

    公开(公告)号:CN106064214B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610661034.4

    申请日:2016-08-13

    Inventor: 郑广会 赵培振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盘式冲压自动上料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送料机构、上料机构、分料机构以及抓料机构;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方便实现冲压过程的自动上料,同时设置了分料机构,在上料过程中能够将物料彼此分开,避免了上料过程中物料之间因相互接触摩擦而损伤的问题,保证了物料的合格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冲压上料过程中物料之间容易摩擦损伤的问题。

    一种用于深沟球轴承保持架的自动整列机

    公开(公告)号:CN105109982B

    公开(公告)日:2017-07-11

    申请号:CN201510554195.9

    申请日:2015-09-02

    Inventor: 郑广会 赵培振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深沟球轴承保持架的自动整列机。它包括机架,在机架上设有U形带式输送机,在U形带式输送机第一输送带的外表面上间隔设置有若干排挂钩组,每排挂钩组由若干个沿第一输送带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挂钩组成;一倾斜设置的滑板的高端部与U形带式输送机高端处的第一输送带相配合,滑板的低端部与第二带式输送机的一端相配合,在滑板上对应于每排挂钩组均固设有一弧形滑道,第二带式输送机另一端一侧的下方间隔设置有若干个竖直设置的收集杆。本发明能够实现深沟球轴承保持架的自动整列,省时省力,出错率低,无需占用大量的人力资源,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轴承保持器的自动整列机

    公开(公告)号:CN102556678B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210003085.X

    申请日:2012-01-06

    Inventor: 郑广会 赵培振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轴承保持器的自动整列机,它包括动力装置和固定工作台,所述固定工作台上方设置有由动力装置驱动并上下运动的旋转工作台,旋转工作台上方顺次设置有放料器、第一取料器、第二取料器和检测器,且第一取料器的高度大于第二取料器的高度,旋转上作台上设置有与放料器、第一取料器、第二取料器和检测器对应的下模。放料器不分正反每次放一个轴承保持器,由于正面保持器与反面保持器的球兜尺寸有差异,由第一取料器取相对较高的轴承保持器,第二取料器取相对较低的轴承保持器,从而实现了正、反面轴承保持器的分离。

    轴承保持器的自动整列机

    公开(公告)号:CN102556678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210003085.X

    申请日:2012-01-06

    Inventor: 郑广会 赵培振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轴承保持器的自动整列机,它包括动力装置和固定工作台,所述固定工作台上方设置有由动力装置驱动并上下运动的旋转工作台,旋转工作台上方顺次设置有放料器、第一取料器、第二取料器和检测器,且第一取料器的高度大于第二取料器的高度,旋转上作台上设置有与放料器、第一取料器、第二取料器和检测器对应的下模。放料器不分正反每次放一个轴承保持器,由于正面保持器与反面保持器的球兜尺寸有差异,由第一取料器取相对较高的轴承保持器,第二取料器取相对较低的轴承保持器,从而实现了正、反面轴承保持器的分离。

    一种轴承及加工该轴承的保持架的钢球

    公开(公告)号:CN102494028A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1110460130.X

    申请日:2011-12-31

    Inventor: 郑广辉 赵培振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轴承,包括滚动体和保持架,保持架上具有支撑滚动体的球兜,球兜包括球兜体和储油槽,储油槽设置于球兜的内表面且与球兜体承接,储油槽连通于滚动体与球兜之间的空隙。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加工上述轴承的保持架的钢球。轴承工作时,润滑油进入保持架后,滚动体与球兜之间的空隙中存储一定量的润滑油,而与该空隙连通的储油槽内将同样储存一定量的润滑油,从而保证轴承的良好润滑。该轴承对其保持架中的球兜进行结构改进,通过设置储油槽的方式,既保证球兜对滚动体提供足够的支撑力,又使得轴承转动的过程中,滚动体与球兜之间始终存在润滑油,较大程度地改善轴承易发生润滑失效的问题,有效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降低轴承的成本。

    一种圆锥、球面滚子保持器用自身定位加工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3639293B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310609192.1

    申请日:2013-11-27

    Inventor: 郑广会 赵培振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圆锥、球面滚子保持器用自身定位加工设备的技术方案,该方案包括定位装置和模具装置,所述的定位装置位于模具装置的一侧,定位装置包括靠盘,靠盘经能够调节高度和角度的调节组件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靠盘上置有待加工的轴承保持器,靠盘上有定位销孔,在定位销孔和轴承保持器等分孔内设有定位销,靠盘的中央有穿过轴承保持器中心的定位轴。该方案依靠定位轴和定位销两点一线的原理实现保持器的自身定位,减少了锁紧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消除了累积误差,消除了因涨紧套涨不紧所带来的等分误差。

    一种圆锥、球面滚子保持器用自身定位加工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3639293A

    公开(公告)日:2014-03-19

    申请号:CN201310609192.1

    申请日:2013-11-27

    Inventor: 郑广会 赵培振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圆锥、球面滚子保持器用自身定位加工设备的技术方案,该方案包括定位装置和模具装置,所述的定位装置位于模具装置的一侧,定位装置包括靠盘,靠盘经能够调节高度和角度的调节组件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靠盘上置有待加工的轴承保持器,靠盘上有定位销孔,在定位销孔和轴承保持器等分孔内设有定位销,靠盘的中央有穿过轴承保持器中心的定位轴。该方案依靠定位轴和定位销两点一线的原理实现保持器的自身定位,减少了锁紧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消除了累积误差,消除了因涨紧套涨不紧所带来的等分误差。

    圆锥、球面保持器全自动化生产线

    公开(公告)号:CN102641970A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1210124536.5

    申请日:2012-04-26

    Inventor: 郑广会 赵培振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械模具生产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包括圆锥保持器(TRB)、球面保持器(SRB)保持器全自动化生产线。该生产线包括提升机、内冲孔机、压坡模、切底扩张模、产品箱、传送履带和气缸,所述的提升机、内冲孔机、压坡模、切底扩张模与产品箱之间均由传送履带依次连接,内冲孔机上方和压坡模上方均有机械手,压坡模和切底扩张模之间的传送履带的外侧有气缸。采用上述结构的圆锥保持器全自动化生产线,实现了圆锥、球面保持器的自动化生产,缩短了生产流程,增加了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连贯性,减轻了劳动强度,节省了时间,大大了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产品生产中的安全性。

    一种直线式冲压自动上料机以及冲压自动上料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77339B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610661033.X

    申请日:2016-08-13

    Inventor: 郑广会 赵培振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线式冲压自动上料机以及冲压自动上料方法,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方便实现冲压过程的自动上料,同时设置了分料机构,在上料过程中能够将物料彼此分开,避免了上料过程中物料之间因相互接触摩擦而损伤的问题,保证了物料的合格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冲压上料过程中物料之间容易摩擦损伤的问题。此种上料方法利用同磁性磁铁之间相互排斥的原理,利用同磁性的磁铁块将物料磁化成同磁性,导致物料之间相互排斥彼此间隔分开,有效避免了上料过程中物料之间的相互接触,有效解决了上料过程中物料之间相互接触摩擦而损伤的问题。

    一种直线式冲压自动上料机以及冲压自动上料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77339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661033.X

    申请日:2016-08-13

    Inventor: 郑广会 赵培振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43/18 B21D43/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线式冲压自动上料机以及冲压自动上料方法,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方便实现冲压过程的自动上料,同时设置了分料机构,在上料过程中能够将物料彼此分开,避免了上料过程中物料之间因相互接触摩擦而损伤的问题,保证了物料的合格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冲压上料过程中物料之间容易摩擦损伤的问题。此种上料方法利用同磁性磁铁之间相互排斥的原理,利用同磁性的磁铁块将物料磁化成同磁性,导致物料之间相互排斥彼此间隔分开,有效避免了上料过程中物料之间的相互接触,有效解决了上料过程中物料之间相互接触摩擦而损伤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