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氢溶剂的生产装置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03949B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1910380736.9

    申请日:2019-05-0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供氢溶剂的生产装置及制备方法,所述生产装置包括供氢单元、原料油供给单元、加氢反应单元、分离单元及汽提塔;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原料油加热后与氢气混合,加氢反应后气液分离,得到加氢底油;分馏加氢底油,底油轻组分由所述汽提塔中上部进料,底油重组分由所述汽提塔中部进料;汽提底油轻组分与底油重组分,在汽提塔塔底得到供氢溶剂油。所得供氢溶剂的供氢指数高达20.82,供氢能力强;所述供氢溶剂制备方法的工艺流程简单,通过控制氢油比、反应温度、反应压力、空速等操作参数,防止供氢溶剂的过饱和,且供氢溶剂的收率高达88.64%。

    一种生产供氢溶剂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03943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380732.0

    申请日:2019-05-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煤化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生产供氢溶剂的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氢气加热炉、第一进料单元、第二进料单元、一级反应器、二级反应器、供氢溶剂储罐与换热器,所述装置结构简单,通过第一进油管、第二进油管与第三进油管的设置实现了第一次加氢反应与第二次加氢反应空速的灵活调节,从而实现了加氢深度的灵活调节,使制备得到的供氢溶剂的供氢指数达到20以上。所述方法简便,通过将第二原料油分为第一股物料、第二股物料与第三股物料,实现了第一次加氢反应与第二次加氢反应空速的灵活调节,从而使加氢深度灵活可控,使制备得到的供氢溶剂的供氢指数达到24。

    一种环氧丙烷生产过程中循环溶剂的净化回收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79318A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011596846.8

    申请日:2020-12-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氧丙烷生产过程中循环溶剂的净化回收装置及方法,所述净化回收装置包括加氢单元、精馏单元、冷却单元和离子交换单元,所述加氢单元的底部出口与精馏单元的入口相连,所述精馏单元的顶部出口与冷却单元、离子交换单元依次连接。本发明所述装置通过加氢、精馏以及离子交换等单元的设置,将环氧丙烷生产过程中生成的各类杂质成分去除,杂质总含量降至10ppm以下,实现循环溶剂的净化回收;通过对循环溶剂的净化回收,避免杂质的存在对催化剂使用寿命的影响,催化剂再生周期长,反应生成环氧丙烷的选择性高;所述装置结构简单,所述方法操作简便,装置及操作成本较低,适用于多种类杂质的去除,经济效益高。

    一种供氢溶剂的生产装置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03949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380736.9

    申请日:2019-05-0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供氢溶剂的生产装置及制备方法,所述生产装置包括供氢单元、原料油供给单元、加氢反应单元、分离单元及汽提塔;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原料油加热后与氢气混合,加氢反应后气液分离,得到加氢底油;分馏加氢底油,底油轻组分由所述汽提塔中上部进料,底油重组分由所述汽提塔中部进料;汽提底油轻组分与底油重组分,在汽提塔塔底得到供氢溶剂油。所得供氢溶剂的供氢指数高达20.82,供氢能力强;所述供氢溶剂制备方法的工艺流程简单,通过控制氢油比、反应温度、反应压力、空速等操作参数,防止供氢溶剂的过饱和,且供氢溶剂的收率高达88.64%。

    一种生产供氢溶剂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03943B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1910380732.0

    申请日:2019-05-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煤化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生产供氢溶剂的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氢气加热炉、第一进料单元、第二进料单元、一级反应器、二级反应器、供氢溶剂储罐与换热器,所述装置结构简单,通过第一进油管、第二进油管与第三进油管的设置实现了第一次加氢反应与第二次加氢反应空速的灵活调节,从而实现了加氢深度的灵活调节,使制备得到的供氢溶剂的供氢指数达到20以上。所述方法简便,通过将第二原料油分为第一股物料、第二股物料与第三股物料,实现了第一次加氢反应与第二次加氢反应空速的灵活调节,从而使加氢深度灵活可控,使制备得到的供氢溶剂的供氢指数达到24。

    一种碳氢物料热解与气化耦合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0656802U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921627631.0

    申请日:2019-09-27

    Inventor: 徐敏 任鹏 常伟先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碳氢物料热解与气化耦合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立管式热解反应器、第一气固分离单元、气化单元、循环粉焦提升管和第二气固分离单元;第一气固分离单元的下部出口独立地与气化单元的入口和循环粉焦提升管的入口相连,气化单元上部出口的连接管路分为两支,一支与立管式热解反应器相连,另一支与循环粉焦提升管、第二气固分离单元依次相连,第二气固分离单元的下部出口与立管式热解反应器相连。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碳氢物料进行热解、气化处理,得到的部分合成气作为气体热载体,并加热剩余的粉焦作为固体热载体,为热解反应提供热量,实现热量综合高效利用,同时极大提高了煤气和焦油产品的收率。

    一种降温系统及降温降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6281816U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621432565.8

    申请日:2016-12-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降温系统及降温降压系统,所述降温系统包括导气装置以及包裹于所述导气装置表面的隔热浇注料层和气体冷却层,所述隔热浇注料层和气体冷却层沿气体在导气装置中的流向依次设置。所述降温降压系统包括所述降温系统和降压装置。所述降温系统能够安全快速地将高温气体的温度降低至所需的温度,所述降温降压系统能够确保氧化锆氧量分析仪正常检测高温高压气体的氧含量,使得氧化锆氧量分析仪能够在产生高温高压气体的装置上正常测量气体中的氧含量。

    一种粉煤进料粒径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6296093U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621422937.9

    申请日:2016-12-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5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粉煤进料粒径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双切向入口旋风分离器、布袋除尘器、引风机和烟囱。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双切向入口且双锥形的旋风分离器,并控制旋风分离器入口处理量,来实现粉煤进料细粉粒径的控制,能够从粉煤进料的源头上减少下游高温油气的含尘量,不仅为粉煤热裂解装置成功开车打下基础,同时可以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Patent Agency Ranking